2015秋多专业考前复习指导
复习思考题
单选
1.关于解剖学位置中轴和面的描述 p2
垂直轴 矢状面(存在正中矢状面) 轴 矢状轴 面 冠状面(额状面) 冠状轴(额状轴) 水平面(横切面)
纵切面(与长轴平行) 描述器官的切面 横切面(与长轴垂直的恶切面) 2.骨的基本结构组成 p7
骨质:骨密质、骨松质(骨小梁、外板、内板、板障) 骨膜:内膜、外膜
骨髓:红骨髓(5岁以前都是红骨髓。椎骨、髂骨、肋骨、胸骨 、肱骨、股骨的近侧端骨松质内终生都是红骨髓) 黄骨髓
3.胸骨角的位置和组成 p13 组成:胸骨柄和胸骨体的集合物
位置:两侧平对第二胸椎,向后平对第四胸椎下缘
4.关于豌豆骨的描述:指腕骨中如豌豆状的骨,是八块腕骨中最小的一块骨头(百度的) p24。
5.具有鞍状关节面的腕骨 p34.2.(2)。
由大多角骨和第一掌骨组成;可沿两轴作屈、伸、收、展和环转运动 6.颧弓的组成 :颧弓由两块骨骼组成,颧骨颞突与颞骨颧突结合形成的颧弓 p19。
7.冠状缝的位置和组成 p17.三.1(已经熟记) 8.棘孔的位置和内容物 (颅中窝内)p18 位置:在蝶骨大翼上 内容物:含脑膜中动脉 9.颅中窝中圆孔的交通 p18 三叉神经的第一支
10.椎间盘脱出的方向:突入椎管和椎间孔 p35 11.肩关节脱位:临床意义 p41 向下脱位
12.一侧胸锁乳突肌收缩的作用 p58.一.2.
一侧收缩时使头向同侧倾斜,脸转向对侧;两侧收缩时使头后仰;一侧肌痉挛时,出现斜颈 13.有腱划的肌:腹直肌 p64
14.腋窝后壁的构成:大圆肌、背阔肌、肩胛下肌和肩胛骨构成 p72 15.(很重要,见书)鼻旁窦的开口:4个开口 p109.三 16.环甲肌的作用 p112 图表5-1
收缩时使甲状软骨前倾,从而拉长并紧张声韧带 17.喉腔容易水肿的部位:声门下腔 p113 18.肺循环起始部位: 右心室p157
19.卵圆窝的描述 p160
房间隔下部的卵圆形凹陷,为胎儿期卵圆孔闭合后的遗迹,此处壁较薄弱,是房间隔缺损的好发部位
20.心传导系的组成 p165-p166(六个大标题)
窦房结;房室结;结间束(前结间束,中结间束,后结间束);房室束;左右束支(左束支,右束支);变异的副传导束 21.窦房结的位置 p165(一)
位于上腔静脉与右心房的交界处,在界沟上端的心外膜下。窦房结呈长梭形(或半月形),其长轴与界沟大致平行,结中央有窦房结动脉穿过 22.(具体看书,很重要)冠状窦的描述 p170
位于心的膈面,左心房与左心室之间的冠状沟之内,长约5cm,向右最终借冠状窦口注入右心房 23.心包横窦的位置 p171
心包腔内位于升主动脉、肺动脉干后壁与上腔静脉、左心房前壁之间的间隙称心包横窦
24.脑膜中动脉 p175 (上颌动脉)
自上颌动脉发出,穿棘孔入颅中窝,紧贴颅骨内面走行,分前后两支分布于硬脑膜
25.腹腔干的分支 p179
胃左动脉(沿胃小弯) 胃右动脉 肝固有动脉 左支 右支(又分出胆囊动脉) 肝总动脉 胃网膜右动脉 网支 胃十二指肠动脉 胰十二指肠上动脉 胃支 腹腔干 胰支 脾动脉 胃短动脉 胃网膜左动脉 26.肠系膜下动脉分支的分布范围 p180(降结肠既是左结肠) 降结肠,乙状结肠和直肠上部
左结肠动脉(与中结肠动脉和乙状结肠动脉吻合) 乙状结肠动脉(与左结肠动脉和直肠上动脉均有吻合) 直肠上动脉(与直肠下动脉的分支相吻合) 27.子宫动脉的来源:髂内动脉脏支 p184 28.有关板障静脉的解剖特点 p190
?颅盖骨骨松质中的扁平静脉;②壁薄无瓣膜;③借穿颅骨的导血管连接头皮静脉和硬脑膜窦;④与导血管一起参与脑血量的调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