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作业4 世界的气候
建议用时:30分钟 实际用时:
一、选择题
1.关于世界降水量分布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赤道附近地区降水多 B.两极地区降水少
C.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西岸夏季降水多 D.中纬度地带的近海地区降水多
解析:赤道附近地区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降水丰富;两极地区受极地高气压和极地东风影响,降水稀少;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西岸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信风带影响,降水稀少,大陆东岸受季风影响,夏季多雨;中纬度地区大陆东西两岸降水多,内陆地区降水少。
答案:C
读世界植被类型分布图,回答2—4题。
2.上图中,图例所示的植被类型是( ) A.森林
B.草原
C.沼泽 D.荒漠
解析:根据该植被分布所处的海陆位置和纬度位置,可判断出该植被类型为草原。
答案:B
3.a所代表的植被类型,其分布面积最大的是( ) A.亚欧大陆 C.澳大利亚大陆
B.非洲大陆 D.美洲大陆
解析:结合图例的分布范围可以判断a所代表的植被类型分布面积最大的是亚欧大陆。
答案:A
4.b所代表的植被类型,对应的气候类型是( ) A.热带雨林气候 C.热带草原气候
B.温带大陆性气候 D.亚寒带针叶林气候
解析:结合图例的分布范围可以判断b植被主要分布于南北纬10°~20°,对应的气候类型是热带草原气候。
答案:C
下图为海陆某月等温线分布图,读图回答5—6题。
5.造成X、Y两地气温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纬度位置
C.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B.人类活动 D.大气环流
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X地位于海洋,Y地位于陆地,两者吸热和放热的速度(海陆热力性质)不同导致了气温的差异。
答案:C
6.造成M、N、P三地降水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 A.纬度 C.地形
B.大气环流 D.海陆位置
解析:P、N、M三地都位于大陆西岸的沿海地区,P地位于北纬40多度,常年受西风的影响;N地位于北纬30~40度之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西风带的交替控制;M地位于北纬20多度,受副热带高气压带的控制;因此大气环流是造成三者降水差异的主导因素。
答案:B
读下图,完成7—9题。
亚欧大陆气候类型分布模式图
7.己地的主要降水类型为( ) A.地形雨 C.锋面雨
B.对流雨 D.台风雨
解析:己地位于赤道地区,气温高,空气对流作用强,降雨多为
对流雨。
答案:B
8.表示温带季风气候与地中海气候的代号分别是( ) ①甲 ②乙 ③丙 ④丁 A.①③ C.②③
B.①④ D.②④
解析:结合气候类型分布模式图可知,甲为温带海洋性气候,乙为温带季风气候,丙为地中海气候,丁为亚热带季风气候,戊为热带沙漠气候,己为热带雨林气候。
答案:C
9.符合终年多雨(湿润)气候特征的代号是( ) ①甲 ②丙 ③戊 ④己 A.①③ C.②③
B.①④ D.②④
解析:温带海洋性气候和热带雨林气候具备终年多雨(湿润)的气候特征。
答案:B
(2010·江苏地理)下面左图为世界1月平均气温10~22℃范围示意图,右图为某地年内各月气温变化曲线与降水量柱状图。读图,回答10—11题。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