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界营销金锣中国肉食产业升级的创新模板
“肉食产业正面临三十年未有的发展前景,却也面临三十年未有过的挑战。”对于从业者来说,站在2012年与2013年之交梳理肉食加工业,总有些许尴尬。
何去何从?大家都在思考。不过,答案或许并不复杂,用金锣一位管理层的话来说,答案早有共识,只是愿不愿行、能不能行的问题,“创新驱动是十八大报告提出的发展战略,是国家一直推崇的企业发展方向,也是民营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生存法则。”事实上,金锣这么说的底气来自于这几年的巨大飞跃:从饲料到餐桌的全产业链整合完成、创新品类受到全行业模仿、跨界营销成功借姚晨将金锣品牌推向时尚化……
“对于整个肉食行业来说,金锣的模板值得研究。”一位行业人士认为,对于很多肉食企业来说,从技术研发、经营模式到企业组织结构都亟需优化,事实上,不管这些企业愿不愿意推进创新,消费者生活水平升级已经在倒逼他们进行产业升级了,做与不做、又能做到何种地步,不仅要看企业战略眼光,还与一贯以来的积累密切相关。 “模式创新自深耕行业始”
“中国百姓餐桌上最为普遍的肉制品发生着深刻的变化,人们的需求逐渐多元化。”中国肉类协会相关人士表示,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国人的饮食结构正在由传统饮食文化习惯向倚重肉类、鸡蛋和奶制品的新饮食习惯转变,饮食方式在从家庭烹饪逐步走向家庭外用餐,食品购买也从基本需求转向更加注重品质、品牌。
“这一变化,意味着中国的肉制品加工企业将会快速实现由低层次竞争向高端发展,由量的满足转向质的提高。如此一来,兼并、重组、并购、联合将成为行业的主流,在这当中,龙头企业的作用将越来越明显。”在行业人士看来,这显然是一个时机把握的问题,与饮料行业中的加多宝、乳制品行业里的伊利一样,前三十年的品牌、技术积累,决定了接下来的一鸣惊人、一飞冲天。
“在肉制品行业中,金锣的表现显然是最让人感到振奋的。”由金锣推进的肉食产业的整合与创新革命实际上早已经开始,只不过这场创新革命是从产业链上游开始演进,进行的悄然无声。
“为了让消费者彻底放心,我们自建了饲料厂,全部采用谷物饲料,并且添加了从东北大豆中提取的肽这种营养物质来增加动物的活性与抵抗力,保证了产品无药物残留。” 一直到推出创新品类产品“金锣肉粒多”之后,金锣负责人才公开表示,食品行业不同于其他产业,产业链上每一个环节都可能影响最终产品的品质,高端细分产品更是需要高品质的配合。
“表面上看是创新品类、提高产品品质、维护品牌声誉,背后则必须要苦练内功才行,说白了,在推出高品质产品之前,先得做好产业链整合,仅仅这一点,在国内还是很少有企业能做到的。”行业人士认为,产业链整合是一个非常耗时间、费力气的过程,不过回报也是巨大的,伴随这整合而来的是企业综合实力的全面提升。
基于全产业链整合,20世纪初金锣集团率先在行业内推出了金锣王中王、加钙金锣王等“王系列”产品,这些拳头产品品质优良、价格低廉,一经推出便吸引了业界好评,至今依然在行业内保持着销售领先的优势。2010年,金锣集团再次重磅出击,在行业内推出“金锣肉粒多”,凭借创新概念和前所未有的卓越品质,一举赢得市场认可,同时引发行业内众企业的跟风效仿,也因此对中国肉制品行业产生了划时代的意义,中国肉食行业3.0时代自此开启。此外,金锣还进一步整合了牛肉等产业链,并推出了高品质、纯正味道的清真系列“尚清斋”,一举塑造成为中国肉食清真第一品牌。据内部人士透露,接下来,金锣集团将再出
大手笔,对“王系列”产品予以升级,也就是说一个全新的“无淀粉王中王”即将上市,市场反响如何,格外值得期待。
“金锣的创新能力确实值得研究。目前为止,高温肉制品由原来单一的猪肉火腿肠发展为鸡肉肠、牛肉肠、鱼肉肠等9大系列60多个品种、500多个规格;低温肉制品由原来的12个品种增加到灌肠类、火腿类、烤肉类及酱卤制品等60多个品种、200多个规格。更重要的,虽然这些创新举措引发同行业其它企业跟风效仿,但是金锣总能领先一步。”行业人士指出,表面上看,金锣引领行业的创新行为只是其生产经营理念的先进,深层次来讲,则不得不归结到金锣在产业链上的深厚积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