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VIP专享]沐川县初中2016届二调考试及答案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7/27 23:48:46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沐川县初中2016届二调考试

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本试题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共8页。考生作答时,须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本试题卷、草稿纸上答题无效。总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考

第Ⅰ卷(选择题 共24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每题3分,共15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喧腾(xuān) 威慑(shè) 剽悍(piāo) 扑朔迷离 (shuò)B.斑斓(lán ) 嗥鸣(hào ) 阴霾(mái ) 味同嚼蜡(jiáo )C.搓捻( niǎn) 锥形(zhuī) 尴尬(gà) 恃才放旷(sì)D.哺育(pǔ) 开拓(tuò) 归咎(jiū) 即物起兴(xìng)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骈进 伫立 恪敬职守 左右逢源B.沉缅 承蒙 鸿鹘之志 宽宏大量C.憔悴 轮番 窸窣作响 广袤无垠D.媲美 酬和 吹毛求痴 龙吟凤哕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过去,他好听书,也会说书;在荣膺这个尊称之后,当真看起书来。

B.然而圆规很不平,显出鄙夷的神色,仿佛嗤笑法国人不知道拿破仑,美国人不知道华盛顿似的……

C.现在的电信诈骗案层出不穷,行骗手段之荫蔽,伎俩之巧妙,蒙骗形式之多样,简直令人叹为观止。

D.站在罗布泊的边缘,看到沧海桑田的痕迹,你会感到胸膛里面深藏的痛苦与无奈。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游泳专家表示:有人溺水时,非专业人士如果盲目下水救人,不仅相当危险,而且施救的难度很大。

B.网购之所以让那么多网友着迷的重要原因,是因为他们在下单后输入账号密码时基本没有感觉到是在花钱。

C.最近发生在校园里的一些违法案件,教育部要求地方有关部门,对侵犯少年儿童权益、损害少年儿童身心健康,要从严查处并依法打击。

D.阅读文学经典,就是与文学大师进行精神的对话和心灵的沟通,这将对我们的终身学

1 页(共8页)沐川县二调语文 第

习和发展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5.依次填入下面横线上的句子,排列最恰当的一组是( )

塑料食品袋对生态环境造成的污染极其严重。 ①它的分子结构非常稳定。

②所以大量弃置塑料袋的堆积,已经造成农田和河流的严重污染,破坏了我们所处的生态环境。

③自然界的光、热、细菌和酶难以将其化解,即使埋在土里数百年它也不会分化、溶解。④焚烧塑料袋也不是解决办法,塑料袋燃烧后残存在大气里的氯化物及重金属离子会严重地危害人类健康和生存环境。

A.②①③④ B.①③④② C. ①③②④ D.①②④③二.阅读下列文字,回答问题(每题3分,共9分)

归钺,早丧母,父娶后妻,生子,由是失爱。家贫,母即喋喋罪过钺,父大怒逐之。钺数困,匍匐道中。比归,母又复杖之,屡濒于死。钺依依户外,俯首窃泪下,族人莫不怜也。

父卒,母与其子居,钺贩盐市中,时私其弟,问母饮食,致甘鲜焉。后大饥,母不能自活。钺往涕泣奉迎。母内自惭,从之。钺得食,先予母、弟,而己有饥色。奉母终身怡然。既老且死,终不言其后母事也。

归氏孝子,予既列之家乘矣,身微贱而其行卓,独其宗亲邻里知之,于是思以广其传焉。 (节选自归有光《归氏二贤传》选文有改动)6.对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父娶后妻,生子,由是失爱(因此)B. 鉞贩盐市中(集市)

C. 比归,母又复杖之(及,等到)D. 奉母终身怡然(平静的样子)

7.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A. 父大怒逐之 属予作文以记之B. 母与其子居 似与游者相乐C. 独其宗亲邻里知之 必先苦其心志D. 身微贱而其行卓 出淤泥而不染

8.下列对归钺行为的表述,不恰当的一项是( )A.关心后母,常送食物。 B.灾荒年馑接济后母。

C.忍饿让食给后母和弟弟。 D.以德报怨,从不说后母的不好。

2 页(共8页)沐川县二调语文 第

沐川县初中2016届二调考试

注意事项:

第Ⅱ部分(非选择题 共126分)

1.考生使用0.5mm黑色墨汁签字笔在答题卡上题目所对应的答题区域内作答,答在试题卷上无效。

2.本部分共五个大题,有15个小题,共126分。三.翻译、鉴赏与默写(22分)9.翻译(每小题3分,共6分)

①钺依依户外,俯首窃泪下,族人莫不怜也。 ②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10.诗歌鉴赏: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每小题2分,共6分)

渡荆门送别

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①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我国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人称“诗仙”。诗风 ,

想象瑰丽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韵和谐多变。思想、艺术成就均很高。②本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③清人沈德潜认为诗中无送别意,题中“送别”二字可删去。你有什么看法?

11.默写(每空1分,共10分)

① ,似曾相识燕归来。(晏殊《浣溪沙》)

3 页(共8页)沐川县二调语文 第

② ,寒光照铁衣。(北朝民歌《木兰诗》)③常恐秋节至, 。(汉乐府《长歌行》)。④闲来垂钓碧溪上, 。(李白《行路难(其一)》)⑤因思杜陵梦, 。(温庭筠《商山早行》)⑥锦江春色来天地, 。(杜甫《登楼》)

⑦《望月》中采用虚实结合的手法写泰山的神奇秀丽和巍峨高大的句子是 ⑧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 , ,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宋濂《送东阳马生序》)四、社科文阅读(每题4分,共12分)

书到读时方恨多

冯磊

①民间有句很俗的谚语,叫做:宁吃鲜桃一口,不吃烂杏一筐。很多人相亲找对象,甚至也以此作为准则。我倒觉得,这个说法虽不见得多么高明,就读书而言,却颇为适用——如何进行选择性的阅读,非常重要。

②孟子说,尽信书则不如无书。这则名言提醒我们,任何事情,最好都采取存疑的精神。这里,当然也包括读书。不过,我感觉,这仅仅是孟子的第一层意思。其更深层次的含义在于提示我们:白纸黑字,有时候也是靠不住的。

③读书犹如交友。有的朋友,可以互相交流学习心得;有的朋友,可以敞开胸怀一吐闷气;有的朋友,可以相对抒发豪情壮志,引为知己。也有一些所谓的朋友,可能趁你不注意的时候,在背后戳你一刀,还有的,则可能利用人性的弱点来引诱你,拉你一起做些荒唐无聊的事情。读书也是如此,不是每本书都会对你的人生有益,也绝非所有的书籍都适合你。这样说来,选择就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

④选择读什么书看似简单,其实需要眼光和相关的积累。善于读书的人,走到书店里,往往都会直奔某排书架或某个区域。自己需要什么、渴求什么,在没有进书店之前,往往都是考虑好的。

⑤通过长期的阅读,我越来越认同一个观点,那就是书应该越读越薄,而不是越读越厚。否则,自己所做的就是无用功。一本书读罢,对于书中的精髓应该心里有数。而且事情往往是这样的:一本数十万字的书,其中有两万字能够打动我,就值得收藏了。一本二

4 页(共8页)沐川县二调语文 第

十万字的书,其中有八千字能够引起我的共鸣,就值得打开羞涩的钱包,买回家去放在枕边品读。同样,如果有两千字可以打动我,我会站在书店的书架前徘徊良久。不过,有一种尴尬的情况是,读完一本数十万字的书,有时我都不知作者要说什么。在今天,这样的书并不少见。

⑥书到读时方恨多。在我看来,这实在是读书人的一种困境。前人留下的书太多了,新出的书更是每年有几十万册,如果不是眼光非常独到的话,大家有时就难免困在其中,不知如何选择。我把这个情况讲给学生听,并建议他们:这个时候,学会选择,或者干脆说,学会放弃,就是一种智慧。电视广告里说,舍得舍得,小舍小得,大舍大得。学会选择,其实书就已经读完了一半。

选自《今晚报》2015年5月29日

12.文章主要论述了什么观点?第③段主要采用了哪种论证方法?请说明其作用。 13.第⑥段“我把这个情况讲给学生们听”中加点的“这”代指指什么? 14.本文的观点和“书到用时方恨少”的古训是否矛盾?请谈谈你的看法。 五、散文阅读(18分)

我的老师我的老师孙涵泊,是朋友的孩子,今年三岁半。他不漂亮,也少言语, 平时不准父母杀鸡剖鱼,很有些良善,但对家里的所有来客却不瞅不睬,表情木然,显得傲慢。开始我见他,只逗着他取乐,到后来便不敢放肆,并认了他作我的老师。幼儿园的阿姨领了孩子们去郊游,他也在其中。阿姨摘了一抱花分给大家,轮到他,他不接,小眼睛翻着白,鼻翼一扇一扇的。阿姨问:“你不要?”他说:“花儿疼不疼?”人们对于美好的东西,往往不加爱惜,只想占有,甚至加以残害。孙涵泊却视一切都有生命,加以怜悯、爱惜和尊重。我想,他真该做我的老师。晚上看电视,七点钟,当中央电视台开始播放国歌时,他就要站在椅了上,不管在座的是大人还是小孩,是惊讶还是 A,目不旁视,双手打起节拍。……孙涵泊,孙老师,他真该做我的老师。5 页(共8页)沐川县二调语文 第

[VIP专享]沐川县初中2016届二调考试及答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744r84w2yj4n7xz5eecp3x5if1klmb00awu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