⑵全身症状:发热、盗汗、消瘦、乏力、食欲下降、皮肤瘙痒。
⑶肿瘤压迫组织器官产生相应的症状和体征:上腔静脉压迫综合征、吞咽和呼吸困难、肠梗阻、黄疸等。 ⑷浸润脏器产生相应的症状和体征:恶心呕吐、胸闷气促、疼痛、肝脾肿大等。 八、神经系统。
1、简述脑血管病的三级预防。
⑴一级预防:为发病前的预防,即对有卒中倾向、尚无卒中病史的个体预防脑卒中发生,这是三级预防中最关键一环。
⑵二级预防:针对发生过卒中或有TIA病史的个体,通过寻找意外事件发生的原因,治疗可逆性病因,纠正所有可干预的危险因素,预防脑卒中复发。
⑶三级预防:脑卒中发生后积极治疗,防治并发症,减少致残,提高脑卒中患者的生活质量,预防复发。 2、简述吞咽障碍患者的护理要点。
⑴评估吞咽障碍的程度:如观察患者能否经口进食,进食不同稠度食物的吞咽情况,饮水时有无呛咳等。 ⑵饮食护理:鼓励能吞咽的患者经口进食;选择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的软饭、半流或糊状、胨状的粘稠食物;不能经口进食者,遵医嘱胃管鼻饲,做好留置胃管的护理。
⑶防止窒息:进餐时注意保持环境安静,减少分散注意力的干扰因素;吞咽困难的患者不能使用吸水管;进食后保持坐立位30-60min,防止食物反流;床旁备吸引装置,如果患者呛咳、误吸或呕吐,应立即取头侧位,及时清理口鼻分泌物和呕吐物,保持呼吸道通畅,预防窒息和吸入性肺炎。 3、脑出血最严重的并发症是什么?如何护理? 脑出血最严重的并发症是脑疝,其护理要点:
⑴评估有无脑疝的先兆表现:严密观察患者有无剧烈头痛、喷射性呕吐、躁动不安、血压升高、脉搏减慢、呼吸不规则、一侧瞳孔散大、意识障碍加重等脑疝的先兆表现,一旦出现,立即报告医生。
⑵配合抢救: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舌根后坠和窒息,及时清除呕吐物和口鼻分泌物;迅速给予吸氧;建立静脉通道,遵医嘱给予快速脱水、降颅压药物;备好气管切开包、监护仪、呼吸机和抢救药物等。 4、简述腰椎穿刺术的体位要求和术后护理要点。
体位要求:患者去枕侧卧,背齐床沿,屈颈抱膝,使脊柱尽量前屈,以增加椎间隙宽度。 术后护理:
⑴指导患者去枕平卧4-6h,告知卧床期间不可抬高头部,可适当转动身体。
⑵观察患者有无头痛、腰背痛、脑疝及感染等穿刺后并发症。穿刺后头痛最常见,多发生在穿刺后1-7天,指导患者多饮水,延长卧床休息时间至24h,遵医嘱静滴生理盐水等。 ⑶保持穿刺部位的纱布干燥,以观察有无渗液、渗血,24h内不宜淋浴。 5、简述颅内动脉瘤血管栓塞治疗的术后护理要点。
⑴严密观察意识、瞳孔及生命体征变化,尽早发现颅内高压、脑血栓形成、颅内血管破裂出血、急性血管闭塞等并发症;密切观察患者四肢活动、语言善及足背埃及抹去情况,并与术前比较,发现异常立即报告医生。 ⑵穿刺部位加压包扎制动24h,观察有无出血及血肿,避免增加腹压的动作。
⑶使用抗凝药物要注意监测凝血功能,注意有无皮肤、黏膜、消化道出血,有无发热、皮疹、哮喘、恶心、腹泻等药物不良反应。
⑷术后休息2-3天,避免情绪激动、精神紧张和剧烈运动,防止球囊或钢圈脱落移位。 ⑸鼓励患者多饮水,促进造影剂排泄。 6、简述静脉使用尼莫地平注射液的护理要点。
⑴密切观察患者有无出现头部胀痛、颜面部发红、血压降低、多汗、胃肠不适等反应。 ⑵使用微量泵控制输液速度,并根据血压变化遵医嘱调整。 ⑶使用避光输液器。
⑷因尼莫地平属乙醇制剂,对静脉有较大的刺激作用,应有计划地选择静脉,防止静脉炎发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