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2020年广州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及答案(一)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7/6 13:08:29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2020年广州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及答案(一)

2018年广东省录用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卷(24日) 注意事项

1.阅读给定材料,并按照要求回答问题。

2.作答参考时限:阅读材料30分钟,作答90分钟。 3.本次测试共1题,满分100分。 给定材料 材料1

深化“放管服”改革。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在全国推开“证照分离”改革,重点是照后减证,各类证能减尽减、能合则合,进一步压缩企业开办时间。大幅缩短商标注册周期,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时间再压减一半。全面实施“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决不允许假冒伪劣滋生蔓延,决不允许执法者吃拿卡要。深入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使更多事项在网上办理,必须到现场办的也要力争做到“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次”。大力推进综合执法机构机制改革,着力解决多头多层重复执法问题。加快政府信息系统互联互通,打通信息孤岛。清理群众和企业办事的各类证明,没有法律法规依据的一律取消。优化营商环境就是解放生产力、提高竞争力,要破障碍、去烦苛、筑坦途,为市场主体添活力,为人民群众增便利。

——摘自国务院总理李克强2018年3月5日

在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所做的《政府工作报告》

材料2

“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简称为“放管服”改革。其中,”放”就是简政放权;“管”就是放管结合;“服”就是优化服务。三者互为补充,紧密相关。简政放权、放管结合是政府行政体制改革的前提基础,优化服务是在简政放权、放管结合实行效果良好基础上的高层次要求,是深化政府行政体制改革的必然要求。 “放管服”三管齐下改革思路的提出,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随着政府改革的深入,逐步完善的过程:2014年全国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进一步简政放权,这是政府的自我革命”;2015年全国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大简政放权、放管结合改革力度”;2016年全国政府工作报告进一步提出“推动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向纵深发展”;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深入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和财税金融、国有企业等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

材料3

在C市不动产登记大厅的自助申报设备前,记者看到,正在帮客户代办不动产登记证的房产中介公司工作人员将客户身份证放在读卡器上面扫描,买卖双方的身份信息立即显示在屏幕上,轻点鼠标,《买卖合同》和《不动产登记申请表》就都打印出来了。记者看了一眼买卖合同,只有薄薄一页纸,需要填写的空格一共12个。“此前买卖合同共计8页约114项空格需要手填,办理二手房交易过户手续,没小半天办不完。”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而现在通过二手房自助申报系统,整个流程半小时就可以完成。

简政放权,“简”字当头。商事制度改革的“简”,其核心在于推进市场准入便利化,给企业准入提速。相关部门瞄准不合时宜的陈规旧制、不合理的条条框框、束缚企业创业创新的繁文缛节,能简化的手续尽量简化,为市场增活力、为发展添动力。G省某有限公司负责人张女士告诉记者:“去年4月,我在‘红盾网’填了资料,审核通过后,第二天去就拿到了营业执照。”张女士几年前也办过企业,但那时候仅工商登记环节就前后去了6次,往返折腾让她苦不堪言。现在,该省开办企业的办理时间可压缩至15天内。

2016年,全国新增登记企业同比增长24.5%,平均每天新登记

1.51万户,比2013年改革前每天新登记0.69万户的水平翻了一番。如果加上个体工商户,全国平均每天新登记市场主体达4.51万户,各类创业创新主体实现爆发式增长,对加快新动能发展和吸纳就业发挥了显著支撑作用。

材料4

为不断提高被取消下放的审批事项“含金量”,近年来相关部门陆续推出了一系列重大改革举措,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减少行政审批事项。分9批取消下放国务院部门审批事项618项,占原有1700多项的40%,提前兑现本届政府承诺目标;取消了“非行政许可审批”这一审批类別,今后各部门不能再通过部门规章或文件设定,使之成为历史;取消中央指定地方实施的行政审批269项;中央层面核准的投资项目数量累计减少90%,外商投资项目95%以上已由核准改为备案管理;在地方,多数省份减少审批事项50%左右,有的超过70%。

——改革商事制度。工商登记由“先证后照”改为“先照后证”,前置审批事项压减87%以上,注册资本由“实缴制”改为“认缴制”,推行“多证合一、一照一码”改革,启动企业简易注销登记改革。企业设立便利度明显提高,时间大幅缩短。

——削减职业资格。分7期取消国务院部门设置的职业资格许可和认定事项434项,占原总数70%以上,减少了就业资格限制。 ——清理审批中介。分3批清理国务院部门行政审批中介服务事项323项,占原总数的74%,实行中介服务机构与审批部门彻底脱钩,规范了中介服务。

——实行减税降费。出台营改增、中小微企业税收优惠等结构性减税,全面清理涉企收费,中央和省级政府取消、停征和减免收费1100多项,其中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减少69%,政府性基金减少30%,2013-2016年累计减轻企业负担2万多亿元,2017年出台的减税降费措施,可使企业全年减负1万多亿元。

——放开政府定价。中央政府定价项目减少80%,31个省市区定价项目平均减少80%左右,余下定价项目限定在重要公用事业和自然垄断行业,价格管制大幅减少。

——压缩专项转移支付。中央对地方专项转移支付项目数量,已由2013年的220个大幅压减到94个,压减率达57%,一般性转移支付的比重提升到60%,扩大了地方自主权。(以上统计数据截至2017年9月)

材料5

“请工作人员启动随机摇号。”随着E市L区工商局C局长一声令下,屏幕上的名单开始滚动。几秒钟后,屏幕上依次显示随机抽取的市场主体和相关执法人员名单。随后记者了解到:这“谁查”和“查谁”随机抽取,即“双随机”。“双随机”监管的关键是“随机”。过程和结果的公开是“双随机”透明化的重要保证。检查人员、被检查对象都是通过计算机系统排列组合,随机产生,形成无法人为干预的“黑盒子”,杜绝了选择执法、人情稽查。以往“想查谁就查谁”“想由谁查就谁查”“想怎么查就怎么查”……一些行政执法部门个别人员任性执法,曾饱受市场主体诟病。而今“双随机,一公开”能很好地打破原来监管模式下可能产生的灰色利益链条,让执法权力寻租无门。

“‘一单、两库、一细则’是‘双随机、一公开’的基础,指的是随机抽查事项清单、检查对象名录库和执法人员名录库、随机抽查工作细则。这一做法让‘双随机’执行起来更规范。”C局长告诉记者,“在实践中我们还将‘信用监’‘风险监管’引入了‘双随机’,对市场主体进行信用分类,从而确定抽查比例和频次。同时也运用大数据,将市场主体的投诉记录、违法记录、负面舆情等进行风险分析,及时启动针对特定行业、区域和主体的‘双随机’抽查。”

将“人情执法”拒之门外,让“熟人圈子”不再管用。作为监管体制的重大改革,“双随机、一公开”充分体现了监管的公平性、规范性和简约性,大大促进了依法行政、执法公正。目前,全国县级以上政府部门均已按要求拿出“一单、两库、一细则”。

“13个部门管不好一张小广告”“渣土车有11个部门在

管”“城市垃圾七八个部门在管”……前几年,市场监管职能交叉与缺位并存,饱受各方诟病。破解“鱼龙混杂”“九龙治水”难题,关键在一个“合”字。推进市场监管领域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建立健全跨部门、跨区域执法联合响应和协调机制,消除重复执法,堵住监管“缝隙”。从“几个大盖帽管不好一个大草帽”的昨日,到综合监管全面推行的今天,综合行政执法改革的不断推进,涉及各部门“权力再分配”,“舍得下”才能在群众有需求的时候“扛起来”。舍得之间,彰显大智慧。

材料6

宽敞、整洁、舒适的办事大厅、人性化的柜台、座椅设施,电子屏幕一站式导航服务,这些在F省基本上是各政务服务中心的“标配”。工商、税务、交通、公安出入境登记……各种便民服务和行政审批事项集中在一栋大楼里,让群众享受到“一站式”办事体验。 服务大厅的一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为群众提供的服务指南里不允许有模糊表述、出现兜底条款,使用“以及”“或”等字眼。“‘跑一趟’创新了政府的服务理念,体现了为民办事的服务意识。”让群众少走冤枉路、一次性告知很重要。材料清单的语言表述一定要很清楚,话要说干净,不允许有歧义。

服务意识、耐心细心,已是很多地方优化服务的基本要求。X区国税局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为了化解纳税人的不理解、不耐烦情绪,他们建立了拓展办税服务厅,纳税人可享受24小时全天候自助服务,并可在等候区观看动画短片、聆听轻音乐来放松减压,“还设了‘税企恳谈角’‘负能量宣泄室’,为带有负面情绪的外来办税人员提供干预服务,使他们在轻松的环境中舒缓情绪,从而化解矛盾。”

依靠技术手段为政务服务加速,很多地方政府也尝试创新了不少办法。比如,“互联网+”已成为很多地方政务服务的技术手段之一。J省全省政务服务一张网2017年6月正式运行,在全国第一个实现了省域范围内行政权力标准化、规范化管理,打破数据孤岛,做到“同一事项、同一标准、同一编码”。同时在全国率先引入电子商

2020年广州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及答案(一).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74g0b2of5v0h1ll01eyq0a6ri16ozy014eb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