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初中音乐教学存在的问题及策略
作者:李俊颖
来源:《教育》2015年第18期
新课程标准改革对初中音乐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应积极转变自己的教学观念,以更加主动的姿态投入到音乐教学中去,致力于学生音乐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提高,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新课程标准概述
课程标准是国家进行各科教学的重要指导性文件,是教材的编写、课堂教学等方面工作的依据,对于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社会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新形势、新环境的变化,使传统的课程标准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在此形势下,教育部门开始对课程标准进行改革。
新课程标准从三个方面对课程目标进行了论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由此可以看出,新课程标准下的初中音乐教学,除了应注重学生音乐知识和技能的培养外,还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高。 音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就目前初中音乐教学情况来看,其教学过程中还存在很多问题,不利于教育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和学生的全面发展。通过分析,笔者总结了当前音乐教学中存在的几个问题。 首先,不管是学校教师、家长还是学生本人,都不太重视音乐这门课程。他们认为,音乐只是一门“副科”,音乐学习的好坏与学生的成长没有多大关系。因此,音乐课程的开设并没有得到相应的重视,课程的教学效果并不理想。其次,音乐教学忽视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大部分教师都注意提高学生对音乐的认识和音乐欣赏能力,但却忽视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这不符合新课程标准中规定的课堂教学目的的要求。再次,音乐教学方法单一、过时。纵观我国的初中音乐课堂教学,大部分教师都是采用“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虽然有利于课程教学和进度计划的顺利实施,但却不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导致其音乐学习的主动性不高,极大地降低了学习效率。最后,音乐课程教学评价方法不合理。教学实践中,很多音乐教师都把焦点放在提高学生的音乐基础知识和音乐技能上,而忽视了音乐评价的重要性。他们对于课堂表现良好的学生过分表扬,而对于那些音乐能力较弱的同学缺失关怀;甚至部分教师还以“唱歌的好坏”来评价学生的音乐学习效果,忽视了对学生其他方面素养的评价,给初中音乐教学造成了一定的困扰。 音乐教学改革策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