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开展学校教师无法替代的现场教学,对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提高效果显著。 四、其它方面
“双师型”教师的教学成果不仅体现在人才订单培养、课程体系开发和实训基地建设方面,通过学校的就业率、社会评价和师生获奖情况等方面也能体现出“双师型”教师的工作绩效。 (一)学生就业率。
“双师型”教师是学生与社会和院校建立就业需求关系,提高就业率的纽带,学生就业率与“双师型”教师的社会影响、实力水平息息相关,竞争的焦点和竞争力的强弱最终取决于培养人才的教师的水平。[4]在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之下,内蒙古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的就业率仍旧保持了良好的态势。2013年内蒙古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毕业生总数为2230人,就业人数2178人,学生就业率为97.67%,内蒙古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就业率在全区所有高职高专类学校中排名第三。2014年高职毕业生就业率为96.33%,较高就业率的实现离不开学院、老师、学生的努力,也是学院就业工作处加大就业措施的结果。但这同时体现了内蒙古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人才培养的成功,就业率来源于良好的教学质量。职业教育培养的是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如若没有“双师型”教师的综合能力,那么学生的专业知识、动手操作能力、职业实践技能、职业素养等内容的培养和提高就会面临困难。 (二)社会评价包括毕业生评价和用人单位评价。
1、毕业生评价。(1)毕业生获得职业资格证书。学院重视实践环节,近年来不断加大对实习实训对投入、支持,拓展学生对职业能力范围,通过培训、考核获得各类职业资格证书,通过参加各类技能竞赛,拓展学生实践技能,拓宽毕业生就业门路。 2014届毕业生职业资格证书获取率为98%,其中,很大一部分毕业生获得两种以上职业资格证书。(2)毕业生对学习的满意度。根据对学院近几年毕业生的跟踪调研,毕业生对教师的学术水平满意率对实习实训98%,对实践教学环节的满意率为98.3%,对实习实训设备、环境满意率为98%,对在校期间学习、生活等的综合满意率为99.2%。这些评价不
仅体现了内蒙古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在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方面成效,更是在推动教学质量水平提升,加强”双师型“教师建设方面所取得成果的反映。
2、用人单位评价。(1)对主要行业的人才贡献及质量。依据毕业生跟踪调研数据表明,就业的主要行业为汽车营销修理、道桥施工、工民建、酒店、财务及相关行业。92%的用人单位反映,学院毕业生实际动手能力较强,所学专业知识比较适合现今的行业需求,企业比较满意;在学习期间有顶岗实习,能够锻炼学生与实际接轨的能力,大部分学生能力很快进入工作状态,领悟能力和学习能力较强,总的来说,行业内单位对内蒙古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生素质尤其是个人技能比较满意。汽车系开办了焊接技术及自动化专业采用“理论教学+校内实训+校外顶岗实习”的教学模式,经过几年的教学实践,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理论、实践教学体系,通过综合和具体的职业技术实践活动,帮助学生积累实际工作经验,突出职业教育的特色,全面提高了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多年来本专业为社会输送了大量从事各种焊接作业的技术人才,其中大部分学生被“河北新宏昌”、“江苏海陆重工”、“常林股份有限公司”、“天津新丰冶金”和“包头宏昌天马专用车有限公司”等一些知名企业录用,并成为企业的中坚技术力量。由于本专业毕业生普遍具有较好的职业道德和过硬的技能,深受用人单位的青睐和一致好评。(2)对本地区人才贡献及质量。依据毕业生跟踪调研数据表明,82%毕业生选择自治区内就业,为自治区经济发展培养了专业人才。学院是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国家职业技能鉴定站,国家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基地,内蒙古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技师培训基地,内蒙古自治区交通运输厅、住房和城乡建设厅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技师培训基地。学院充分发挥各培养基地的作用,大力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学历教育、农民工培训、劳动力转移培训和相关社会服务。2013年度,学院培训的总人数达15224人,其中,在校生的培训人数为1552人,占培训人数的10.19 % ,
包括资料员、安全员、施工预算员、造价员等职业资格证培训。社会人员技能技术培训人数13672人,占培训人数的89.81 %,包括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农民工培训等职业资格培训。2014年度,在成人学历教育方面,招收自考、函授、远程教育等学生178人,在短期培训方面,共完成培训鉴定总计9287人次。学院能完成如此多人次的培训任务,正是内蒙古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优秀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出色工作表现的结果。 (三)师生获奖情况。
内蒙古交通职业技术学院重视教师队伍人才的培养,坚持不懈地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勤工出巧匠,名师带高徒,学院的高技能人才培养也同样能取得优异成绩。在2014年,内蒙古交通职业技术院荣获“国家技能人才培育突出贡献单位”荣誉称号。是内蒙古地区唯一一所获此殊荣的单位,这是对学院在教育教学质量、人才培养方面取得成绩的充分肯定;在全国交通运输教育系统院校师生技能竞赛路桥专业决赛获了四个团体奖项,测量教师组荣获团体二等奖,试验教师组荣获团体三等奖,测量学生组荣获团体三等奖,试验学生组荣获团体三等奖;我院代表队在“2014Robocon全国大学生机器人大赛”上荣获三等奖;汽车工程系教师夏继伟、张英利分别获得全区世界技能大赛项目暨服务类技能竞赛中的汽车技术比赛、汽车喷漆比赛第一名,同时荣获“内蒙古自治区五一劳动奖章”,内蒙古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也是全区获得“内蒙古自治区五一劳动奖章”人数最多的职业院校。在2015年,在第十四届全国大学生机器人大赛Robotac,我院代表队获大赛一等奖,并获得最佳设计奖和亚军,汽车工程系教师夏继伟荣获“自治区第四届全区技师高级技师突出贡献奖”。“一 汽—大众杯”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吉林分赛区汽车工程系学生侯帅羽、尚磊荣获汽车营销赛项团体三等奖等等。这些获奖充分反映了内蒙古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在人才培养、打造“双师型”教师等方面所取得的成果。
结束语:从以上几个方面的分析可以发现,“双师型”教师
在工作中的成绩比较突出,“双师型”教师的数量和质量关系到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建设,承担着为地区培养和提高劳动者素质和技能的实践教学任务,可见,“双师型”教师在推动职业教育发展、提高职业教育质量、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为区域经济的发展等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从内蒙古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的“双师型”教师的成果分析来看,仍然存在一些问题,进而也可以推知在其他高职院校也会存在相同的问题。最突出的一个问题就是,虽然内蒙古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拥有高比例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在看到他们在工作中的突出表现的同时,也发现“双师型”教师队伍整体的“产能”却远没有达到相应的效能。这就表示在高比例的“双师型”教师队伍中,可能是“双师型”教师个体,也有可能是“双师型”教师整体的教学、研究能力都还有待提高和锻炼。在统计的过程中发现,容易出成绩的始终是集中在某一个团队中,在其他教学团队或教师个人成绩不够显著。另外,“双师型”教师或团队更多的还是停留在校内,校外尤其是与企业的合作关系有待加强,这就代表着知识技能向生产实践的转化能力有待提高。
参考文献:
[1]刘春兰, 王玉芝. 基于胜任力的高职“双师型”教师培训体系探析[J]. 赤峰学院学报, 2014(10): 227-229.
[2]吴全全著.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基本问题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大学出版社,2011:133.
[3]教育部. 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Z].2006—11.
[4]詹先明著.“双师型”教师发展论[M].合肥: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10:136.
课题项目:内蒙古高等学校科学技术研究项目(NJSY11299)成果 作者简介:王海军(1975—),男,内蒙古赤峰人,思政教学部,讲师,从事思想政治理论和科学技术哲学研究;刘春兰(1982—),女,
重庆涪陵人,思政教学部,讲师,从事心理学研究。
王海军,邮箱:whjnmg@163.com,电话:15774875518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