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四、诉衷情(2011遵义已考)
[南宁]陆 游
当年万里觅封侯,
匹马戍梁州。“觅封侯”用班超“投笔从戎、立功异域以取封侯”的典故,写自己想报效祖国,收回旧河山的壮志。“万里”与“匹马”形成强烈对比,之所以会这样,是因积郁的情感只有在梦里才能得到宣泄。
关河梦断何处?
尘暗旧貂裘。一个“暗”字将岁月的流逝,人事的消磨,化作灰尘堆积的暗淡画面,可见词人内心的惆怅之情。
胡未灭, 鬓先秋,
泪空流。这三句步步紧逼,声调短促,说尽平生不得志。放眼西北,神州已沉,残虏未扫;回首人生,流年暗度,两鬓已苍;沉思往事,雄心虽在,壮志难酬。
此生谁料, 心在天山,
身老沧洲。最后三句总结一生,反省现实。“天山”代指抗敌前线,“沧洲”指闲居之地,“此生谁料”即“谁料此生”。
【主题】词中回顾自己当年在梁州参军,企图为收复中原,报效祖国建功立业的往事,如今壮志未酬,却已年老体衰,反映了作者晚年悲愤不已,念念不忘国事的愁苦心情。
1.(2011遵义中考)“当年万里觅封侯”一句中的“觅封侯”用得好,试简析其妙处。
__“觅”是“寻求”“执着追求”的意思。“觅封侯”借用班超“投笔从戎、立功异域、觅取封侯”的典故,表现了词人的执着追求,渴望建功立业的凌云壮志。__
2.(2011遵义中考)“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采用了什么抒情方式?抒发了词人怎样的感情? __直抒胸臆或者直接抒情。抒发了词人壮志未酬、报国无门的悲愤之情。__
3.(2016衡阳中考)诗中“觅封侯”用了__班超__(人名)投笔从戎、立功异域的典故,“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使用了__排比__修辞手法。
1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