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一中2020~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高二化学试题(理科)
注意事项:1. 考试时间100分钟,总分100分;
2.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S-32
第I卷(选择题 共40分)
一、选择题(共20小题,均为单选,每小题2分,共计40分) 1. 下列过程没有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A. 用热碱水清除炊具上残留的油污 B. 用浸泡过高锰酸钾溶液的硅藻土保鲜水果
C. 用鸡蛋壳内膜和蒸馏水除去淀粉胶体中的少量氯化钠 D. 用含硅胶、铁粉的透气小袋与食品一起密封包装
2. 用类推法可能会得出错误的结论,因此推出的结论要经过实践的检验才能确定其正确与否。下列推论中正确的是( )
A. 加热条件下,Na与氧气反应生成过氧化钠,锂与氧气反应生成过氧化锂 B. 相同温度下,Ca(HCO3)2的溶解度大于CaCO3,NaHCO3的溶解度大于Na2CO3 C. Al与S在溶液中可发生相互促进的水解反应生成沉淀和气体,Fe与S也如此 D. 可以用铝制或铁制容器常温下贮运浓硫酸,也可贮运浓硝酸 3. 根据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到的结论正确的是( )
选项 A. 入银氨溶液,未出现银镜 B. C. 无色 将溴乙烷与NaOH乙醇溶液共热产生的气体通入D. 酸性KMnO4溶液中,溶液褪色 4. 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标准状况下,2.24 LCH3OH中含有的原子数目为6 NA
产生的气体为乙烯 对某白色固体进行焰色反应,火焰呈紫色 向FeBr2溶液中加入少量氯水再加CCl4,CCl4层呈Fe的还原性强于Br 2+-3+
2-3+
2-
实验操作和现象 向20%蔗糖溶液中加入少量稀硫酸,加热;再加结论 蔗糖未水解 该固体为钾盐 B. 18 g H2O中含有的电子数目为10 NA
C. 25℃时,1 L pH=13的Ba(OH)2溶液中含有OH数为0.05 NA D. 常温下,21 g乙烯和丁烯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碳原子数目为1.5 NA 5. 某种合成药物中间体X的结构简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X的分子式为C8H8O4Cl
B. 1 mol X与足量浓溴水反应,最多消耗2 mol Br2 C. 一定条件下,X分子能发生加成、取代、消去、加聚反应 D. 1 mol X与足量NaOH溶液反应,最多消耗3 mol NaOH 6.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将苯加入溴水中振荡后,水层接近无色,是因为发生了取代反应 B. 2,2-二甲基丙烷也称新戊烷
C. 等质量的乙烯和乙醇在氧气中充分燃烧耗氧量相同 D. 环己醇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且所有碳原子可以共面
7. 四种短周期主族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W、X的简单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X的原子半径是短周期主族元素原子中最大的,W与Y同族,Y的氢化物为具有臭鸡蛋气味的气体,Z与X形成的离子化合物的水溶液呈中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简单离子半径:W<X<Z
B. W与其他三种元素均可形成至少两种二元化合物 C. 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W<Y D. 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Y<Z 8. 对可逆反应4NH3(g)+5O2(g)4NO(g)+6H2O(g),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2
A. 达到化学平衡时,5v正(O2)=4v逆(NO)
B. 若单位时间内生成x mol NO的同时消耗x mol NH3,则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C. 达到化学平衡时,若增加容器体积,则正反应速率减小,逆反应速率增大 D. 达到化学平衡时,化学反应速率关系是:3v正(NH3)=2v正(H2O) 9. 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
cH+-12++2--
A. = 1×10的溶液中:K、Na、CO3、NO3 -
cOH
B. 无色透明的溶液中:Fe、Mg、SCN、Cl C.室温下,由水电离的c(H)=10
+
-10
3+
2+
-
-
mol·L的溶液中:Cl、HCO3、NO3、NH4
3+
-
-
-1---+
D.能使甲基橙变红的溶液中:Fe、Al、NO3、Cl 10. 下列关于反应热和热化学反应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2+
A. HCl和NaOH反应的中和热ΔH=-57.3 kJ·mol,则CH3COOH和NaOH反应的中 和热ΔH=-57.3 kJ·mol
B. CO(g)的燃烧热是283.0 kJ·mol,则反应2CO(g)+O2(g)===2CO2(g)的ΔH=+2×283.0 kJ·mol
C. 氢气的燃烧热为285.5 kJ·mol,则电解水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H2O(l)ΔH=+2×285.5 kJ·mol
D.1 mol甲烷燃烧生成气态水和二氧化碳时所放出的热量是甲烷的燃烧热 11. H2S与CO2在高温下发生反应:CO2 (g) + H2S (g)
COS (g) + H2O (g)。在610 K时,
-1
-1
-1
-1
-1
-1
2H2(g)+O2(g)
将0.10 mol CO2与0.40 mol H2S充入2.5 L的空钢瓶中,反应平衡后水的物质的量分数为0.0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升高温度,H2S浓度增加,表明该反应是放热反应 B. 通入CO2后,正反应速率先增大后减小 C. H2S的平衡转化率α = 4.5 % D. 反应平衡常数K = 2.8×10
12. 某次酸雨的分析数据如下:c(NH4)=2.0×10 mol/L,c(Na)=1.9×10 mol/L,c(Cl)=6.0×10 mol/L,c(NO3)=2.3×10 mol/L,c(SO4)=2.8×10 mol/L,则此次酸雨的pH大约为( )
A.3 B.4 C.5 D.6 13.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25℃时,若某溶液中c(H)=c(OH)=10 mol/L,则该溶液呈中性 B.溶液中若c(H)>10 mol/L,则c(H)>c(OH),溶液显酸性 C.c(H)越大,则pH值越大,溶液的酸性越强 D.pH值为0的溶液中c(H) = 0 mol/L 14.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常温下pH为2的盐酸与等体积pH=12的氨水混合后所得溶液显酸性 B.中和等体积、等物质的量的浓度的盐酸和醋酸,盐酸消耗的n(NaOH)大
C.常温下,将pH=3的醋酸溶液稀释到原体积的10倍后,溶液的pH=4 D.CH3COOH溶液加水稀释后,溶液中15. 已知某可逆反应aA(g)+bB(g)
+
+
+
-7
+
-
+
-
-7
-5
-
-5
2-
-5
+
-5
+
-5
-
-3
cCH3COOH
的值减小
cCH3COO-
cC(g) ΔH,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如图表示在不同时
刻t、温度T和压强p下B物质在混合气体中的体积分数φ(B)的变化情况。下列推断中正确的是( )
A. p1<p2,T1>T2,a+b<c,ΔH>0
B. p1<p2,T1>T2,a+b>c,ΔH>0 C. p1>p2,T1<T2,a+b<c,ΔH<0 D. p1>p2,T1<T2,a+b>c,ΔH<0 16.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自发反应在任何条件下都能实现 B.化学反应不一定都有能量变化
C.升高温度,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大,化学反应速率一定增大
D.使用催化剂可以降低反应的活化能,增大活化分子百分数,从而提高反应物的转化率 17. 能促进水的电离,并使溶液中c(H)>c(OH)的操作是( )
①将水加热煮沸 ②向水中投入一小块金属钠 ③向水中通CO2 ④向水中加入明矾晶体 ⑤向水中加NaHCO3固体 ⑥向水中加NaHSO4固体 ⑦向水中加NH4Cl固体
A.①②④⑤ B.①⑤⑦ C.③④⑥ D.④⑦ 18. 室温下,用0.100 mol·L NaOH溶液分别滴定20.00 mL 0.100 mol·L 的盐酸和醋酸,滴定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Ⅱ表示的是滴定醋酸的曲线
B.pH=7时,滴定醋酸消耗的V(NaOH)小于20.00 mL C.V(NaOH)=20.00 mL时,两份溶液中c(Cl)=c(CH3COO) D.V(NaOH)=10.00 mL时,醋酸溶液中c(Na)>c(CH3COO)
>c(H)>c(OH)
19. 已知:常温下浓度均为0.1 mol/L的下列溶液的pH如下表:
溶质 pH NaF 7.5 Na2CO3 11.6 NaClO 9.7 NaHCO3 8.3 +
-
+
-
-
-
-1
-1
+
-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在相同温度下,同浓度的三种酸溶液的导电能力顺序:H2CO3<HClO<HF B.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ClO溶液与NaF溶液中离子总数大小:N(NaClO)<N(NaF) C.向0.1 mol/L Na2CO3溶液中通入CO2至中性,则溶液中:
2c(CO3) + c(HCO3) = 0.1 mol/L
D.向Na2CO3溶液中通入少量的HF气体,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Na2CO3 + 2HF = CO2 + H2O + 2NaF
3-1
20. 已知: ① CH3OH(g) + O2(g) = CO2(g) + 2H2O(g) △H= -a kJ?mol
2
② CH4(g) + 2O2(g) = CO2(g) + 2H2O(g) △H= -b kJ?mol ③ CH4(g) + 2O2(g) = CO2(g) + 2H2O(l) △H= -c kJ?mol
-1-1
2-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