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册数学 第五章 相交线与平行线
导学9 5.3.1平行线的性质(二)
一 学习目标
1.掌握平行线的性质,并熟练应用
2.能够综合运用平行线的性质与判定进行推理与计算
二、自主学习
1、回顾
1、平行线的判定
平行线的性质
2、热身练习
1)如图直线a∥b,点B在直线b上, 且AB垂直于BC,∠1=55°, 则∠2=
2)如图直线AB∥CD,EF垂直CD于F, 且∠GEF=20°,
则∠1= 3)课本21页练习
三、合作学习、
例1、如图∠1与∠2互余,∠2与∠3互补, 已知∠3=130°,求∠4
例2、如图∠5与∠4互补,∠3=∠D, 那么∠1与∠2相等吗?为什么?
1ACa2BbA1BECGFDa4321bDC312G54AEFB四、拓展提高
例3 如图∠1+∠2=180°,∠3=∠B,试判段∠AED与∠ACB的关系。
五、反馈检测
1、如图∠1=∠2,∠3=110°,则∠7=
2、如图若BC∥DE且∠1=∠2,
试判断BM与DN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
ADE23F1BGCdc13465a27bAM3B1CN4D2E七年级下册数学 第五章 相交线与平行线
导学10 5.3.2命题定理
一 学习目标
1了解命题的结构和概念,会判断命题的真假,并会将命题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
2了解定理的含义及作用,它可以作为判断其它命题的依据.
二 自主学习
1 判断一件事情的句子叫 ,它由 和 两部分构成
2 命题的题设是 事项,结论是 的事项。 3 指出下列命题的题设和结论,并把它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 (1)如果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
(2)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3)等式两边都加上同一个数,结果仍是等式。
(4)如果AB垂直CD,垂足是O,那么∠AOC=90度。
(5)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三 合作学习
1判断下列语句是命题吗?如果是把它改写成“如果????., 那么。。。。。。。,的形式。 (1) 邻补角互补
(2)连接AB两点
(3)对顶角相等
(4)被6整除的数一定能被3整除吗?
(5)等角的余角相等
2判断下列命题是真命题还是假命题
(1)互补的角是邻补角 ( ) (2)互余的角的和一定为直角 ( ) (3)钝角减锐角一定是锐角 ( ) (4)等式两边同除以一个数结果仍相等 ( )
(5)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若一组同位角相等,则同旁内角的平分线互相垂直 ( )
(6)同位角相等 ( )
四拓展提高
1下列各语句:(1)内错角相等吗?(2)延长线段AB(3)绝对值等于本身的数是非负数(4)两条直线相交,交点只有一个,其中是真命题的是
2 下列命题中:(1)同位角相等。(2)平面内,如果直线a垂直于直线b,直线b垂直于直线c,那么直线a垂直于直线c。(3)内错角的角平分线一定平行。(4)平面内,如果直线a平行于直线b,直线b平行于直线c,那么直线a平行于直线c。(5)互为相反数的两数和为0。其中真命题有
3对“垂线段最短”有下列说法:(1)是命题(2)是真命题(3)是假命题(4)是定理,其中正确说法有
五检测反馈
先把命题改成“如果。。。。。。。。,那么。。。。。。。。”的形式,再判断其正确性。 (1) 直角都相等
(2) 一锐角的补角大于这个锐角的余角
(3) 两条直线平行,同旁内角相等
(4) 末位数是5的整数能被5整除
七年级下册数学 第五章 相交线与平行线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