瓜西西(傻傻的) 灯儿晃(无事乱逛) 迈?(吗) 噻、啥、撒(吧) Luilui儿(圆的) 夹色子(结巴) 暴眼(眼神不好) 诀(骂) 梭(溜走) 扫皮(丢脸) 扯把子(说谎) 斗室(就是) 对头(对) 霸道惨老(很强)
切(去,或者做感叹词,不屑一顾时用清候(念或修理人) 搭巴巴车(坐便车) 要得(好的,行) 洋气(不得了) 撒子、爪子(干什么)好黑人(好吓人) 黑哈(很傻)
) 搭飞白(搭讪) 莫恁个(不要这样) 油济济(很油的样子) 歇(发一声,哭) 拼(送) 款到(碰到) 扛(发三声,盖上) 骇子等等儿(鞋跟) 恩脚(咯脚) 背(bēi)油(浪费油) 古(猜测) 车笔刀儿(削笔刀) 哈猴(变质) 里麻(责备) 甲甲(身上的油垢) 西得好(幸好) 排轮子(排队) 梭梭滩儿(滑梯) 再起/撩起(缝)
(注:各字的注音为当地发音,并不是此汉字的多音) 哈宝即傻子,重庆方言:哈宝
如今的重庆人文明多了,但是,嘴边挂着“哈儿”、“哈宝”的人,依
然会时不时撞一下腰。就连三岁顽童,若是惹急了他,没准也会“赏”你两个字:哈儿!
“哈儿”即“傻瓜”,“哈宝”即“笨蛋”。跟哈儿、哈宝意思相近的还有“哈起一坨”,“哈不溜秋”,“哈戳戳”等等,一个“哈”字可以演绎出这许多方言俗语。
“哈”字也是重庆人的习惯口语之一。“该是哈,我没哄你哈。”这“哈”字没实在意思,只起到一个语气助词的作用。 “哈”字念哈巴狗的哈时,说法又多了。
哈麻将。“今天我就来陪你哈几圈。哪个是菜背兜,告了才晓得。”哈啥子?哈麻将,即搓麻将,打麻将。这个“哈”字当动词用,在方言中少见。
哈声哈气。“这娃说话虽然哈声哈气,但是思维敏捷,说话在理,是个人才哟。”哈声哈气,即沙声沙气,嗓子沙哑,重庆话又说“说话像在喉咙管打转一样”。这“哈”当形容词用,也属罕见。 一哈儿。类似的说法还有“隔哈儿”、“哈把哈”等等,意思都是“一会儿”。这哈字表示时间,很短的时间,也就是打一个哈欠的时间,所以叫“哈儿”。
麻哈哈。重庆话又叫“麻鲊鲊”、“麻麻鱼”,都是蒙混过关,浑水摸鱼之意。麻哈哈这哈哈,意同笑哈哈之哈哈。麻哈哈的意思就是:打个哈哈,就想混过去,就想抹脱。;
告一哈。重庆人说试一下喜欢说“告一哈”,这个哈字又成了数量词。这一说法随处可闻,“大家朝里头挤一哈,不要堵在车门口。挤一哈
嘛,挤一哈。”这挤一哈就是挤一下。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