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呼市六中2018高二地理鲁教上学期第三章第三节练习 详解
必修三3.3
副标题
题号 得分 一 二 总分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0小题,共60.0分)
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自2014年12月12日正式通水至2016年12月,已累计引南水609亿立方未,其中北京市累计收水19亿立方米。下图为水循环过程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 南水北调工程属于图中水循环的环节是( )
A. d B. b C. c D. a 2. 南水北调工程通水后对北京的影响是( )
A. 缓解地下水位下降 B. 加剧热岛效应强度 C. 使水循环速度减慢 D. 使气候类型多样化 3. 南水北调后,北京市继续推行居民用水阶梯水价的主要目的是( )
A. 减少生活污水排放 B. 保证生活供水质量.
C. 引导居民节约用水 D. 提高农业用水效率
西气东输二线工程(如图)是我国第一条引进境外天然气资源的大型管道工程。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4. 干线沿线自西向东依次经过我国的( )
A. 地势第一、二、三级阶梯 B. 阴山、秦岭、南岭地形区 C. 寒带、温带、热带气候区 D. 黄河、长江、珠江流域 5. 该工程建设对地理环境产生的显著影响是( )
1 / 15
A. 加快新疆天然气资源的开采,促进其经济发展 B. 诱发沿线地区地震、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C. 缓解珠三角地区能源短缺,优化能源消费结构 D. 促进中国和中亚地区国家之间的社会文化交流 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6. 图中西气东输管道没有向东南直出甘肃,而是绕道宁夏北部与山西,其主要原因是
A. 节约管道建设成本 B. 补充气源 C. 为贫困的山区人民提供天然气 D. 保护东部的生态环境 7. 上图中反映出我国油气资源分布与消费方面的特征是
A. 油气资源分布西多东少 B. 油气资源分布西少东多 C. 油气资源消费西多东少 D. 油气资源消费东西平衡 8. 上图中各石油进口路线中,方向①的来源地是
A. 欧洲 B. 俄罗斯 C. 新加坡 D. 日本
兰郑长管道起于甘肃省兰州市,止于湖南省长沙市,途经甘肃、陕西、河南、湖北和湖南5省67个县、市。该工程是国家实施西油东送、北油南调战略工程的具体体现。 读兰郑长输油管线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9. 兰郑长管道跨越的地形区包括()
内蒙呼市六中2018高二地理鲁教上学期第三章第三节练习 详解
A. 青藏高原 C. 四川盆地 B. 黄土高原 D. 内蒙古高原
10. 在沿途的配套油库中,中石油投资3.6亿元打造的郑州油库扩建工程,在河南7个
油库中容量最大。扩建郑州油库的主要原因是() A. 地理位置优越 B. 交通便捷 C. 市场需求量大 D. 运营成本低 11. 修建兰郑长输油管线的积极意义有() ①实现西部资源与石油消费地区供需的对接 ②有利于油品安全、平稳、高效运输 ③从根本上解决我国的能源短缺问题 ④为国家的能源安全战略部署提供保障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2014年12月12日14时32分,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正式通水。下图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调水线路及沿途受水城市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2. 该工程()
A. 从根本上解决了受水地区的缺水问题 B. 缓解了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的矛盾 C. 缓和了华北地区的洪涝灾害 D. 消除了京津地区水污染问题
13. 下列关于图中城市的叙述,正确的是()
B. 北京服务范围比石家庄大
D. 南阳距北京最远,所以等级最低
读北京地区天堂河流域降水—径流过程的比较图,完成下题。
A. 平顶山城市等级比许昌低 C. 郑州服务种类比天津多
3 / 15
14. 地下水埋深指地下水水面至地面的距离。导致北京地下水埋深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A. 城市化发展 C. 降水减少 B. 气候变暖,蒸发加剧
D. 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加剧
15. 天堂河流域1979~1994年间,最大径流量变化的原因是
A. 降水减少 B. 温度升高 C. 地下水埋深增加 D. 植被增加,涵养水源
16. 2015年9月至2016年3月北京备用水源的地下水水位已平均回升了3米多,正以
每天3~4厘米的速度继续回升。试推测此次北京地下水水位回升的原因最可能是 A. 跨流域调水 B. 植被覆盖率增加 C. 降水增加 D. 上游修建水库
下图示意“我国天然气2000~2011年生产重心与消费重心的经纬度变化”,完成下题。
17. 该时段,我国天然气供需重心的移动趋势是
A. 生产重心持续向西北移动 B. 消费重心持续向东南移动 C. 总体上供需重心相距渐近 D. 总体上供需重心相距渐远 18. 我国天然气2003年之后供需重心演变带来的影响是
A. 加快我国“西气东输”的建设步伐 B. 扩大我国东西部经济发展水平差距 C. 缓解我国东南部交通运输紧张局面 D. 加剧我国西北部荒漠化蔓延趋势
澳大利亚墨累河—达令河流域农业发达,为了解决该区水资源不足,该国实施了“东水西调”。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