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材料实验》
理论部分讲解考题集(开卷 满分100分)
专业:___班级:___学号:___姓名:___成绩___
一、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30分)
1.材料的空隙率
孔隙率 ,指散粒状材料表观体积中,材料内部的孔隙占总体积的比例。孔隙率包括真孔隙率,闭空隙率和先空隙率。
2.堆积密度
堆积密度是把粉尘或者粉料自由填充于某一容器中,在刚填充完成后所测得的单位体积质量。
3.材料的强度
结构杆件所用材料在规定的荷载作用下,材料发生破坏时的应力称为强度,要求不破坏的要求,称为强度要求。 4.材料的耐久性
耐久性是材料抵抗自身和自然环境双重因素长期破坏作用的能力 5.砂率
砂率是混凝土中“砂”的质量与“砂和石”总质量之比。一般用βs表示。出配合比时常用。
6.徐变
徐变,是物体在荷载作用下,随时间增长而增加的变形,与荷载的大小关系不大。一般提到的徐变都是指混凝土的徐变。
7.砂的颗粒级配
颗粒级配又称(粒度)级配。由不同粒度组成的散状物料中各级粒度所占的数量。
8.混凝土的和易性
和易性是指新拌水泥混凝土易于各工序施工操作(搅拌、运输、浇灌、捣实等)并能获得质量均匀、成型密实的性能,其含义包含流动性、粘聚性及保水性。也称混凝土的工作性。
9.混凝土的立方体抗压强度
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是指混凝土的强度等级标准,应以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划分。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是通过实验得出的,我国采用边长为150mm的立方体作为混凝土抗压强度的标准尺寸试件。
10.活性混合材料
活性混合材料是矿物质材料(天然或人工),经粉磨加水后,本身不硬化或硬化很慢,但与其它胶凝材料(石灰、水泥)搅成胶泥状态后,不但能在空气中硬化,而且能在水中继续硬化,并且有一定的强度,这类物质即称为活性混合材料,
11.水泥的凝结和硬化
当水泥与适量的水调和时,开始形成的是一种可塑性的浆体,具有可加工性。随着时间的推移,浆体逐渐失去了可塑性,变成不能流动的紧密的状态,此后浆体的强度逐渐增加,直到最后能变成具有相当强度的石状固体。
12.水泥的体积安定性
水泥体积安定性是指水泥在凝结硬化过程中体积变化是否均匀的性能。 13.混合材料
混合材料是天然材料和人工合成材料的综合,如胶合板,纸,混纺料等。混合材料会保持部分原来的特质
14.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
水泥标准稠度是表示水泥砂浆的稀稠程度。水泥砂浆中加水太多就变稀,砂浆太稀抹涂时砂浆易流淌;砂浆中加水过少就变稠,砂浆太稠抹涂时砂浆不易抹平。
15.水泥的初凝时间和终凝时间
初凝时间是指从水泥加水到开始失去塑性的时间,而终凝时间是指从加水到完全失去塑性的时间。
终凝时间从水泥加水拌合起,至水泥浆完全失去塑性并开始产生强度所需的时间。
二、填空题(每题1分,共26分)
1.材料的吸湿性是指材料在__空气中能吸收水分 ______的性质。
2.材料的抗冻性以材料在吸水饱和状态下所能抵抗的___多次“冻融循环”而不疲劳、破、坏的性质 _____来表示。
3.水可以在材料表面展开,即材料表面可以被水浸润,这种性质称为__侵湿性______。 4.材料地表观密度是指材料在__自然____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
5.混凝土拌合物的和易性包括__流动性_、_粘聚性_和__保水性_三个方面等的含义。 6.测定混凝土拌合物和易性的方法有----坍落度与坍落扩展 法或和维勃稠度法_。 7.以无水石膏或工业氟石膏作调凝剂的水泥,当使用_木质素磺酸钙_减水剂时会出现异常凝结现象。
8.水泥混凝土的基本组成材料有___水泥___、__砂__、___石子__和___水____。 9.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基本要求是满足_混凝土强度等级_、__混泥土的和易性_、混泥土的耐久性_和__低成本_。
10.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三大参数是__水灰比_、_单位用水量_和___砂率______。 11.混凝土按其强度的大小进行分类,包括___普通_混凝土、__高强度_混凝土和__超高强度_混凝土。
12.混凝土用集料常有的几种含水状态包括__干燥状态、_气干__状态、_饱和面干 状态和__湿润_湿润。
13.混凝土的流动性大小用_____坍落度__指标来表示,砂浆的流动性大小用___沉入度_指标来表示。
14.混合砂浆的基本组成材料包括_水泥__、___砂子__、_水____和____石膏__。 15.抹面砂浆一般分底层、中层和面层三层进行施工,其中底层起着__粘结__的作用,中层起着__找平_的作用,面层起着___装饰__的作用。
16.混凝土拌合物的和易性包括___流动性__、__保水性__和__粘聚性_三个方面等的含义。
17.测定混凝土拌合物和易性的方法有____坍落度__法或____维勃稠____法。 18.以无水石膏或工业氟石膏作调凝剂的水泥,当使用__木质素磺酸钙_减水剂时会出现异常凝结现象。
19.水泥混凝土的基本组成材料有_水泥___、__砂__、___石子__和___水__
20.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基本要求是满足_混凝土强度等级_、__混泥土的和易性_、混泥土的耐久性_和__低成本_。
21.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三大参数是__水灰比_、_单位用水量_和___砂率______ 22.混凝土按其强度的大小进行分类,包括__普通_混凝土、_高强度__混凝土和_超高强度__混凝土。
23.混凝土用集料常有的几种含水状态包括__干燥状态、_气干__状态、_饱和面干 状态和__湿润_湿润
24.混凝土的流动性大小用_坍落度___指标来表示,砂浆的流动性大小用__沉入度__指标来表示。
25.混合砂浆的基本组成材料包括_水泥__、___砂子__、_水____和____石膏__ 26.抹面砂浆一般分底层、中层和面层三层进行施工,其中底层起着_粘结__的作用,中层起着____找平___的作用,面层起着__装饰____的作用。
三、简答题(每题3分,共24分)
1.生产材料时,在组成一定的情况下,可采取什么措施来提高材料的强度和耐久性? (1)降低材料内部的孔隙率,特别是开口孔隙率。降低材料内部裂纹的数量和长度;使材料的内部结构均质化。
(2)对多相复合材料应增加相界面间的粘结力。如对混凝土材料,应增加砂、石与水泥石间的粘结力。
2.决定材料耐腐蚀性的内在因素是什么?
1)材料的化学组成和矿物组成。如果材料的组成成分容易与酸、碱、盐、氧或某些化学物质起反应,或材料的组成易溶于水或某些溶剂,则材料的耐腐蚀性较差。
(2)非晶体材料较同组成的晶体材料的耐腐蚀性差。因前者较后者有较高的化学能,即化学稳定性差。
(3)材料内部的孔隙率,特别是开口孔隙率。孔隙率越大,腐蚀物质越易进入材料内部,使材料内外部同时受腐蚀,因而腐蚀加剧。
(4)材料本身的强度。材料的强度越差,则抵抗腐蚀的能力越差。
3.通用水泥的哪些技术性质不符合标准规定为废品?哪些技术性质不符合标准规定为不合格品?
凡氧化镁、三氧化硫、初凝时间、体积安定性中任一项不符合标准规定的为废品。对于硅酸盐水泥、普通水泥:凡细度、终凝时间、不溶物、烧失量有任一项不符合规定的为不合格品;矿渣水泥、火山灰水泥、粉煤灰水泥:凡细度、终凝时间、不溶物、烧失量有任一 项不符合规定的为不合格品;
4.矿渣水泥、粉煤灰水泥、火山灰水泥与硅酸盐水泥和普通水泥相比,三种水泥的共同特性是什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