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岳阳县一中、汨罗市一中2019-2020学年高二
10月联考地理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40小题,60分) 读经纬网示意图,完成1~2题。
1、乙地位于甲地的( ) A.西南方 C.东南方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地位于北温带 C.丙地位于低纬度
B.乙地位于西半球 D.丁地每年阳光直射一次 B.西北方 D.东北方
读“某区域沿89°E地形剖面示意图”,回答3~4题。
3、右图是一张( ) A.等高线地形图 C.地形素描图
4、判断该区域的地势起伏情况( ) A.东高西低 C.南高北低
B.西高东低 D.北高南低 B.分层设色地形图 D.地形剖面图
甲、乙、丙是地处不同纬度的三座房屋二至日的阳光照射情况(a或b),每幅图都画出了冬至和夏至两个节气的阳光。读图回答5~6题。
5、三地位置判断正确的是( ) A.甲位于极地地区 C.丙位于北半球 6、图示光照现象( ) ①是由地球自转运动引起的 ③与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有关
②是由地球公转运动引起的 ④与太阳的东升西落有关 B.乙位于北回归线以北 D.图乙中阳光a表示该地夏至日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019年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于3月5日在京召开。2019年全国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于2019年3月3日至13日在北京召开。全国“两会”代表到北京参政议政国家大事。回答7~8题。
7、读图,全国“两会”期间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方向是( ) A.向东 C.向西
B.向南 D.向北
8、下列诗句中,符合“两会”所在季节的是( ) A.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C.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读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完成9~10题。
B.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D.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9、下图中几条支流中,有一条实际是不存在的,其序号是( ) A.① C.③
B.② D.④
10、关于丙丁两村的比较,不正确的是( ) A.丁村交通便利 C.丙村水源较少
B.丙村在丁村的东北方向 D.丙村的海拔比丁村低
2018年9月7日20时,台风“山竹”在西北太平洋洋面上生成;9月11日20时,底层中心附近最大风速为65米/秒,风力达到18级;9月16日17时在广东台山海宴镇登陆,登陆时中心附近最大风力14级,中心最低气压955百帕。读图回答11~12题。
11、读图判断,2018年9月11日20时,台风“山竹”的经纬度位置大致是( ) A. 14°N,138°W C. 13°N,165°W
B. 14°N,138°E D. 13°N,165°E
12、台风“山竹”登陆我国时,地球位于图2中的( ) A.①-②段 C.③-④段
B.②-③段 D.④-①段
读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三个区域的面积和区域密度指标表回答13~14题。
注:规模城市指人口数量在50万及以上的城市,城镇人口密度是指区内每平方千米的城镇人口数量。
13、表中数据表明( )
A.“长三角”城市化水平最高 C.“珠三角”城镇用地面积最大
B.“珠三角”规模城市数量最多 D.京津冀区域内部城市化差异最大
14、造成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三地密度指标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A.区域人口规模差异 C.区域自然条件差异
B.区域内、外部交通条件差异 D.中心城市辐射效应强弱差异
读 “人类文明进程及社会经济增长主导因素变化示意图”,完成15~16题。
15、图中a、b、c、d曲线表示的因素正确的是( ) A.a—原料 C.c—劳动力
B.b—土地 D.d—技术
16、到工业文明阶段,土地资源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突出表现为土地的( ) A.数量 C.类型 读下图,回答17~18题。
B.质量 D.区位
17、有关图示大洲与大洋关系及所处半球的正确叙述是( ) A.濒临两大洋,地跨东西两半球 C.濒临三大洋,地跨南北两半球
B.濒临两大洋,位于西半球 D.濒临三大洋,位于北半球
18、关于图中所示大洲地理位置的正确叙述是( ) A. 地处南温带和南寒带 B. 有回归线和极圈通过
C. 西北、东北及南面均有海峡与其他大洲分开 D. 南部有三大半岛
读华北某城市2003年和2013年供水、用水对比图,完成19~20题。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