竖直方向上的抛体运动
(建议用时:45分钟)
[学业达标]
1.(2016·武汉高一检测)做自由落体、竖直上抛和竖直下抛运动的物体,它们在相同的时间内速度的变化( )
A.大小相等,方向相同 B.大小相等,方向不同 C.大小不等,方向相同 D.大小不等,方向不同
【解析】 做自由落体、竖直上抛和竖直下抛运动的物体,都只受重力作用,由牛顿第二定律可知,它们的加速度都是重力加速度,故选A.
【答案】 A
2.做竖直下抛运动的物体,第9 s内和第4 s内的位移之差为(g取10 m/s)( )
【导学号:01360089】
A.5 m C.25 m
B.10 m D.50 m
2
1122??【解析】 设初速度为v0,由h=v0t+gt知,第9 s内的位移h9=?v0·9+g·9?-22??
?v0·8+1g·82?=v·1+17g,第4 s内的位移h=?v0·4+1g·42?-?v0·3+1g·32?=
??04????2222??????
v0·1+g,则Δh=h9-h4=g=50 m.
【答案】 D
3.做竖直上抛运动的物体在上升和下降过程中通过同一位置时,不相同的物理量是 ( )
A.速度 C.加速度
B.速率 D.位移
7
2
102
【解析】 做竖直上抛运动的物体在上升和下降过程中通过同一位置时,位移大小、方向均相同,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加速度大小均为g且方向一直向下,故A正确.
【答案】 A
4.(2016·泉州高一检测)一物体做竖直上抛运动(不计空气阻力),初速度为30 m/s,当它的位移为25 m时,经历时间为(g取10 m/s)( )
A.2 s C.4 s
B.3 s D.5 s
2
1
12
【解析】 因为h=v0t-gt
212
所以25=30t-×10t
2
解得:t1=1 s,t2=5 s.故选D. 【答案】 D
5.(2016·苏州高一检测)如图3-2-3为某一物体做竖直上抛运动的v-t图象,试根据图象判断物体在3 s内的位移和路程大小为(g取10 m/s)( )
2
图3-2-3
A.10 m 15 m C.15 m 20 m
B.10 m 25 m D.15 m 25 m
1
【解析】 由图象可得,物体上升高度为h上=×2×20 m=20 m,物体下落高度为h2
下
1
=×1×10 m=5 m.因此3 s末物体的位移为h=h上-h下=15 m.物体的路程为s=h上
2
+h下=25 m.选项D正确.
【答案】 D
6.(2016·莆田高一检测)在竖直匀速上升的热气球上轻轻释放一个沙袋,若不计空气阻力的影响,则( )
【导学号:01360090】
A.在地面上看,沙袋做自由落体运动 B.在气球上看,沙袋将与气球保持相对静止 C.在地面上看,沙袋将做竖直上抛运动 D.在气球上看,沙袋将做竖直上抛运动
【解析】 沙袋离开气球时,有一定初速度,只受重力作用,先向上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到最高点时,再做由由落体运动,在地面上看,沙袋将做竖直上抛运动,A错,C对;在气球上看,沙袋将做自由落体运动,B、D错.
【答案】 C
7.一个从地面上竖直上抛的物体,它两次经过一个较低点A的时间间隔是5 s,两次经过一个较高点B的时间间隔是3 s,则A、B之间的距离是(g取10 m/s)( )
A.80 m C.20 m
B.40 m
D.初速度未知,无法确定
2
2
53
【解析】 由题意知:从A到最高点的时间为 s,从B到最高点的时间为s,因为从
22
?1?5?21?3?2?最高点计算sAB=sA-sB,即sAB=?×10×??-×10×???m=20 m.
?2?2?2???2
【答案】 C
8.一个人站在44 m高的塔顶上以1 m/s的速度竖直向下扔出一个铁球,铁球出手时在塔顶上方1 m处,不计空气阻力,g取10 m/s,求:
(1)铁球下落到距塔顶3 m时的速度大小; (2)铁球到达地面所用的时间.
【解析】 (1)铁球下落的高度h=(1+3) m=4 m, 由vt-v0=2gh得
2
vt=2gh+v22×10×4+1 m/s=9 m/s. 0=
2
2
2
(2)设铁球经过时间t落地,下落的总高度h′=(1+44)m=45 m,由位移公式h′=v0t12
+gt 2
解得t=2.9 s.
【答案】 (1)9 m/s (2)2.9 s
[能力提升]
9.(2016·三门峡高一检测)自高为H的塔顶自由落下A物体的同时,B物体自塔底以初速度v0竖直上抛,且A、B两物体在同一直线上运动.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 )
【导学号:01360091】
A.若v0>gH,两物体相遇时,B物体正在上升途中 B.若v0=gH,两物体在地面相遇 C.若gH2
<v0<gH,两物体相遇时,B物体正在空中下落
D.若v0=
gH2
,两物体在地面相遇
12?12?H【解析】 A、B两物体相遇必须满足H=gt+?v0t-gt?,则运动时间为t=.若相
2?2v0?遇时B物体上升,则v0-gt>0,即v0>gH,选项A满足条件;若A、B相遇时恰好在地面12
时,需满足0=v0t-gt,即v0=
2则v0-gt<0,即gH2
,选项D满足条件.若B物体在下落过程中相遇,
gH2
<v0<gH,选项C满足条件.综合以上分析可知,选项B不符合条
件,不正确的是选项B.
【答案】 B
3
10.(多选)如果不计空气阻力.你要使一质量为1 kg的用于体能训练的篮球沿竖直向上的方向抛过5 m高处,则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g取10 m/s)( )
A.抛出的初速度至少为10 m/s B.抛出的初动能至少为50 J C.你对篮球做的功至少为50 J D.篮球在5 m处的重力势能一定为50 J
122
【解析】 由v0=2gh得初速度v0=2gh=10 m/s,初动能Ek=mv0=50 J,由动能定
2理可知对篮球做功W=Ek=50 J,选项A、B、C均正确,重力势能具有相对性,与零势能参考平面选取有关,故选项D错误.
【答案】 ABC
11.跳伞运动员以5 m/s的速度竖直匀速降落,在离地面高度h=10 m的地方掉了一颗扣子,设扣子受到的空气阻力可以忽略,且跳伞运动员的运动速度保持不变,g取10 m/s.则跳伞运动员比扣子晚着陆的时间为多少?
【解析】 扣子做初速度v0=5 m/s,加速度为g的匀加速直线运动,设其下落时间为
2
t1,由h=v0t1+gt2s(另一解t1=-2 s舍去).跳伞运1,整理得t1+t1-2=0,解得t1=1
2
2
1
2
动员匀速降落的时间t2==s.
【答案】 1 s
h10
s=2 s,跳伞运动员比扣子晚着陆的时间为Δt=t2-t1=1 v05
12.如图3-2-4所示,A、B两棒长均为L=1 m,A的下端和B的上端相距h=20 m,若A、B同时运动,A做自由落体运动,B做竖直上抛运动,初速度v0=40 m/s,求:
图3-2-4
【导学号:01360092】
(1)A、B两棒何时相遇;
(2)从相遇开始到分离所需的时间.
12
【解析】 (1)设经时间t两棒相遇,A做自由落体运动s1=gt,
2
4
B做竖直上抛运动 s2=v0t-gt2
又s1+s2=h
1212
即gt+(v0t-gt)=h 22
1
2
h20
得t== s=0.5 s.
v040
(2)从相遇开始到两棒分离的过程中,A棒做初速度不为零的匀加速运动,B棒做初速度不为零的匀减速直线运动,设从相遇开始到分离所需的时间为Δt,则
1122
(vAΔt+gΔt)+(vBΔt-gΔt)=2L
22
vA=gt,vB=v0-gt
2L代入数据解得Δt==0.05 s.
v0
【答案】 (1)0.5 s (2)0.05 s
5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