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连贯
一、概念解释:
语言的连贯,指语言前后相连,上下贯通。它包括两方面:
①文理顺通,如句式的协调、过渡、照应等形式方面的要求。 ②事理通达,如语句的逻辑、情感等内容方面的要求。 二、考查形式
1.填充复位型 2.排列句序型 三、专项训练
语言连贯之填充复合型专项训练
方法技巧:填充复位题,须注意以下几点:
1、句式相同 2、关联照应 3、句序照应 4、主语一致 5、情感色彩一致 6、符合事理逻辑 知识讲解 (一)句式相同
例题1: 今天在此追悼李公朴、闻一多先生,时局极端险恶, 。但此时此地,
有何话可说?我谨以最虔诚的信念,向殉难者默誓:心不死、 ,和平可期、 ,杀人者终必覆灭。
A.人民无比沉痛 志不绝 争取民主 B.人民异常悲痛 志不绝 民主有望 C.人民异常悲痛 意志坚 民主自由 D.人民生活痛苦 斗志昂 民主有望 练习一、下列各句括号内的两种表述分别编为四组,表述全都恰当的一组是
①鲁大海——四凤的哥哥,鲁贵的半子——进。他身体魁伟,(a.粗黑的眉毛,b.眉
毛粗而黑,)两颊微微陷下去。
②天山绵延几千里,(a不论高山、深谷,不论草原、湖泊,不论森林、溪流,b不论高山、深谷,不论草原、森林,不论溪流、湖泊,)处处有丰饶的物产。 A ①a ②a B ①a ②b C ①b ②a D ①b ②b
(二)关联照应
例题2: 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 A、就是缺少发现 B、就是要去发现
C、而是缺少发现 D、但是要去发现
练习二、眼睛是人和动物的重要感觉器官。人眼从外界获得的信息,________,而且有
些是其他感觉器官所不能获得的。
1
A.比其他器官多得多 B.确实比其他器官多得多 C.不仅比其他器官多得多 D.或者说比其他器官多得多 (三)句序照应
例题3: 卢梅坡的诗句“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常被人引用,借以
说明 。
A.任何人和事物都各有长处 B.任何人和事物都各有缺憾 C.任何人和事物都各有千秋 D.对任何的人和事物都各有所爱 练习三、学好文科关键是要有很强的记忆和理解能力,刘言和李莉两位同学各有所长, 。
A、刘言的记忆能力比李莉强,但刘言的理解能力没有李莉强 B、李莉的记忆能力没有刘言强,但理解能力比刘言强 C、刘言的记忆能力比李莉强,李莉的理解能力比刘言强 D、李莉的记忆能力没有刘言好,刘言的理解能力没有李莉强 (四)主语一致
例题4: 公安干警及时赶赴现场,中午12时,____________________ A、犯罪嫌疑人在家里被抓获,并获取了全部赃物赃款。
B、在犯罪嫌疑人家里将其抓获,并获取了全部赃物和赃款。
C、在犯罪嫌疑人家里将其抓获,全部赃物赃款也同时抓获。 D、犯罪嫌疑人在家里被抓获,全部赃物赃款也同时抓获。
练习四、小明爬到床底下,偷偷躲了起来, ,从床下拽了出来,送到幼儿园
去了。
A、妈妈找了好久,最后才发现他 B、但后来还是让妈妈给找到了 C、使妈妈找了好久,终于把他找到 D、但妈妈毕竟发现了他
(五)情感色彩一致 例题5:
巍峨挺秀的秦岭没有消灭在浊雾里;田堰层叠的南塬,模糊了;美丽如棉的
渭河平原也骤然变得丑陋而苍老。
A.天气阴沉,满天是厚厚的、低低的、灰色的浊云。 B.在夕阳的辉映下,满天彩云飘动。
C.夜幕下垂,远山渐渐隐没了,田野像死一般寂静。
D.北风呼呼地叫着,枯草落叶满天飞扬,树枝都成光胳膊了。
练习五、下午,太阳还没有落,山里升起一层青色的雾。使得三峡的黄昏来得特别早,而去得特别迟。于是,在青色的黄昏中,两岸峭壁的倒影,一齐拥向江心,使江心上
2
面只剩下一线发光的天空 。 A长江后浪催前浪,轰轰烈烈地流向远方。
B长江平静而缓慢地流淌,变得有如一条明亮的小溪。
C长江像一条五彩的带子在夕阳里显得悠悠飘飘,变得如此驯良。 D长江像一条巨蟒,翻滚着,呼啸而去。 (六)符合事理逻辑
例题6:她,已经年过50,对于演员年龄是大了些,可是
A.只要听她唱,就会觉得她还很年轻。 B.只要听她唱,就会发现她还很年轻。 C.只要看她的外貌,就会发现她还很年轻。 D.只要看她的外貌,就会觉得她还很年轻。 练习六、某校邀请著名学者刘教授来校讲学,在向全校师生作介绍时,校长的话中有这
样一段:“刘教授是我校的校友,他长期从事学术研究,成果丰富,贡献卓著,去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
A.这既是他本人的荣耀,也是敝校的荣耀 B.这既是他的光荣,也是我们学校的 C.这既是本校的自豪,也是他本人的自豪 D.这既是他的骄傲,也是全国人民的骄傲 语言连贯之排序专项训练
考点解读:排序即“排列正确的顺序”,就是要求语言具有“合理的语序”,也就是要求句间排列要合乎语法规范和语言表达习惯。语段内部的句子排列次序是根据语言表达的需要进行的正确组合,这种组合具有不可随意更改的逻辑性。 方法技巧:一般来说,语段的排序主要涉及到以下一些因素: ①空间顺序:或从上到下,或从左到右,或从里到外。
②时间顺序:或从早到晚,或从过去到现在等。若有回忆或描写上的使用插序手法等因素,那就更应该仔细分析和推敲。
③逻辑顺序:人们认识事物的一般规律:或由易到难,或由浅入深,或由表及里,或由此及彼,或由一般到个别,或由个别到一般;也可为由概括到具体,或由具体到概括?? 知识讲解
例题1:下面一段话,语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太清宫,又名下清宫或下宫,是宋太祖(公元960—967)为华盖真人刘若拙建的道场。 ②明万历年间,太清宫近乎荒废。
③南京报恩寺的和尚憨山买下宫前的一块空地,建了一座海印寺。 ④后海印寺被毁,又修建了太清宫。
⑤元太祖成吉思汗的国师邱长春曾再此宫修道。
A.①③④⑤② B.②③⑤④① C.①⑤④②③ D.①⑤②③④
练习一、某校师生野营训练来到村里,________________和村民们一道投入抢收战斗。
3
①就像勇猛的战士一样,②不顾一天行军的疲劳, ③马上扔下背包, ④听到大雨来临的广播,
A. ②④①③ B. ①④②③ C. ④②③① D. ④③①② 例题2:下列语句顺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廿四墩上,有廿四座楼阁、亭台 ②桥下,是盛极一时的花艇“六篷船” ③五百米的大桥面上,商贾在营利 ④昔时,潮州的这座湘子桥,是一座亦市亦桥的市桥
A. ①④③② B. ②③①④ C. ④②①③ D. ④①③② 练习二、下列句子的正确顺序是( )
①大海里,闪烁着一片鱼鳞似的银波。 ②一片片坐着、卧着、走着的人影,看得清清楚楚了。
③沙滩上,也突然明亮起来。 ④它像一面光辉四射的银盘似的,从那平静的大海里涌了出来。
⑤这是一轮灿烂的满月。
A.①③②⑤④ B.⑤③④①② C.⑤④①③② D.④⑤①②③ 例题3:
语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另外,树木的年轮里,还储存着当地的气候、地 震、火山爆发和水灾旱灾等丰富的自然信息。
②人们所熟知的年轮,是树木的年龄。
③因此,科学家十分重视从树木的年轮里获取蕴藏着的科学信息资料。
④一棵树被锯倒了,数一数树墩上有多少圈条纹,人们就知道这棵树有多大年龄了。 A.②④①③ B.④②①③ C.②①④③ D.③②④① 练习三、语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不仅动物有这种本事,许多植物也能准确报时。
②例如南非有一种大叶树,它的树叶每隔2小时就要翻动一次。
③例如南美洲有一种第纳鸟,每隔30分钟就会“嘁嘁喳喳”叫上一阵,误差只有15秒。 ④因此,许多古代的学者或哲人推断说,宇宙万物都有自己的作息时间。 ⑤人类早就发现,许多生物有着极强的“时间观念”。
⑥非洲丛林中还有一种小虫,每过一个小时就改变一种颜色,因此,许多当地人把它们捉回去当“虫表”。
A.⑤①②③⑥④ B.⑤③⑥①②④ C.⑤③①②⑥④ D.⑤①②⑥③④
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