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作业(十六)
1.(2017·永州二模)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制作泡菜、检测亚硝酸盐含量和计数乳酸菌的数量。
(1)永州泡菜鲜美可口,而且开胃、增加食欲,泡菜开胃增加食欲的原因是泡菜中含有促进开胃增加食欲的物质是________。
(2)取泡菜的汤汁制作临时装片在显微镜下观察,制作泡菜选用的菌种是如图的________所示的生物。
(3)尽管泡菜鲜美可口但不能多吃,还是多吃新鲜的蔬菜为佳,因为新鲜蔬菜的亚硝酸盐含量比泡菜________。
(4)测定亚硝酸盐含量实验过程中,在泡菜提取的滤液中加入氢氧化铝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测定每克泡菜原汁的乳酸菌的含量,泡菜原汁取样于同一时间同一坛泡菜,分别在10、10、10三种稀释倍数下,各种稀释倍数下均涂布了四个平板,每个平板均接种0.1 mL稀释菌液,在无氧、适温条件下培养的实验结果如表: 稀释10倍 平板(A)中的菌落数 A1 341 A2 303 A2 283 A4 33
5
7
稀释10倍 平板(B)中的菌落数 B1 B2 B3 B4 5稀释10倍 平板(C)中的菌落数 C1 C2 C3 C4 7350 308 245 251 284 21 33 39 19 根据上表数据计算,每克泡菜原汁中乳酸菌数目大约为________个。
(6)最近湘雅医院抢救了一例亚硝酸盐中毒患者,据苏教授说亚硝酸盐具有强氧化性,可将正常的二价铁氧化成三价铁,使患者的________变性失活,出现缺氧症状。
(7)在人体消化道的微生物作用下,亚硝酸盐可转化成具有致癌作用的________。 答案 (1)乳酸 (2)D (3)低
(4)使泡菜提取滤液变得无色透明 (5)2.6×10个
8
(6)血红蛋白 (7)亚硝胺
解析 (1)由泡菜制作的原理可知,泡菜开胃增加食欲的原因是泡菜中含有促进开胃增加食欲的物质是乳酸。(2)取泡菜的汤汁制作临时装片在显微镜下观察,制作泡菜选用的菌种是乳酸菌,A是酵母菌,B是醋酸菌,C是毛霉,D是乳酸菌。(3)因为新鲜蔬菜的亚硝酸盐含量比泡菜低,所以尽管泡菜鲜美可口但不能多吃,还是多吃新鲜的蔬菜为佳。(4)测定亚硝酸盐含量实验过程中,在泡菜提取的滤液中加入氢氧化铝的作用是使泡菜提取滤液变得无色透明。(5)计算样品中的菌落数应选择30~300之间的平板,计算公式是C÷V×M,C是平均菌落数,V是涂布的体积,M是稀释倍数,因此根据上表数据计算,每克泡菜原汁中乳酸菌数目大约为(245+251+284)÷3÷0.1×10=2.6×10个。(6)亚硝酸盐具有强氧化性,可将正常的二价铁氧化成三价铁,使患者的血红蛋白变性失活,出现缺氧症状。(7)在人体消化道的微生物作用下,亚硝酸盐可转化成具有致癌作用的亚硝胺。
2.(2017·辽宁模拟)近年来,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引发全民关注美食的热潮,其中多次讲述了利用不同微生物的发酵作用制作的美味食品。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在葡萄酒的自然发酵过程中,醉母菌的来源是________。
(2)腐乳制作的流程是:让豆腐上长出毛霉→加盐腌制→加卤汤装瓶→密封腌制。用盐腌制时,应注意控制________;配制卤汤时,要使卤汤中酒精的含量控制在________%左右。
(3)微生物培养时,如果想让培养基内只生长真菌,不长细菌,则可用含________的培养基;后期进行菌落统计时,一般选择菌落数在________间的平板进行计数。
(4)制作泡菜过程中,会产生亚硝酸盐,在________条件下,亚硝酸盐与对氨基苯磺酸发生________反应后,与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结合形成________色燃料。 答案 (1)附着在葡萄皮上的野生型酵母菌 (2)盐的用量 12
(3)抗生素(或青霉素) 30~300 (4)盐酸酸化 重氮化 玫瑰红
解析 (1)在葡萄酒的自然发酵过程中,酵母菌的来源是附着在葡萄皮上的野生型酵母菌。(2)腐乳制作过程中,加盐腌制时,应注意控制盐的用量;配制卤汤时,要使卤汤中酒的含量控制在12%左右,若酒精含量过高会延长腐乳成熟的时间,若酒精含量过低则不足以杀菌。(3)青霉素能杀死细菌,对真菌不起作用,所以在微生物培养时,如果想让培养基内只生长真菌,则可用含青霉素的培养基;后期进行菌落统计时,一般选择菌落数在30-300间的平板进行计数。(4)在盐酸酸化条件下,亚硝酸盐与对氨基苯磺酸发生重氮化
5
8
反应后,与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结合形成玫瑰红色染料。
3.(2017·名校三模拟)如图为用枸杞生产果酒的工艺流程简图,据图回答问题: 选料→?→粉碎→灭菌→接种→发酵→?→果酒 (1)流程中“?”处的内容应为________、________。
(2)果酒酿造过程中如果果汁灭菌不合格,果汁中含有醋酸菌,在酒精发酵旺盛时,醋酸菌________(填“能”或“不能”)将果汁中的糖发酵为醋酸,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果酒制作离不开酵母菌,与醋酸菌相比,酵母菌在结构上的主要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枸杞果酒制作过程中,接种完成后要先向发酵罐中通入无菌空气一段时间,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若要提髙果酒的产量,发酵过程中关键要控制好________等条件。 答案 (1)冲洗 过滤
(2)不能 因醋酸菌是好氧型细菌,而果酒发酵需无氧环境(或因醋酸菌需要在有氧且温度是30~35 ℃条件下才能将糖转化成醋酸,而此时发酵罐中的条件是无氧且温度是18~25 ℃ (3)有成形的细胞核
(4)在有氧条件下,使酵母菌迅速繁殖,增加数量 (5)温度、pH、通气量
解析 (1)果酒制作过程为:选料→冲洗→粉碎→灭菌→接种→发酵→过滤→果酒,因此图中流程中?处的内容应为冲洗、过滤。(2)果酒酿造过程中如果果汁灭菌不合格,含有醋酸菌,在酒精发酵旺盛时,醋酸菌不能将果汁中的糖发酵为醋酸,因为醋酸菌需要在有氧且温度是30~35 ℃条件下,才能将糖转化成醋酸,而此时发酵罐中的条件是无氧且温度是18~25 ℃。(3)酵母菌是真核生物,醋酸菌是原核生物,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相比,在结构上最主要的区别是有成形的细胞核。(4)果酒制作过程中需要先通气后密封,先通气的目的是让酵母菌在有氧条件下大量繁殖,增加数量。(5)若要提高果酒的产量,发酵过程中关键要控制好适宜的温度、pH、通气量等条件。
4.(2017·衡阳二模)已知青蒿素,无色针状晶体,易溶于有机溶剂,不易挥发;而玫瑰精油化学性质稳定,难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易挥发。根据生物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从黄花蒿中提取青蒿素时,应采用萃取法,理由是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并且通常在提取前将黄花蒿茎叶进行________和干燥,以提高效率;干燥过程应控制好________和时间,以防止青蒿素分解。
(2)提取过程中宜采用水浴加热以防止燃烧、爆炸;所得液体浓缩前需进行________。
(3)玫瑰精油化学性质稳定,难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简便易行的提取方法是水蒸气蒸馏中的________法,在提取过程中分别加入NaCl(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Na2SO4;要提高玫瑰精油的产品质量,应采用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青蒿素为非挥发性物质,不能随水蒸气蒸馏出,但易溶于有机溶剂 粉碎 温度 (2)过滤
(3)水中蒸馏 增加水的比重,使油水分层 (严格控制蒸馏温度,)延长蒸馏时间
解析 (1)青蒿素为非挥发性物质,不能随水蒸气蒸馏出,但易溶于有机溶剂,因此从黄花蒿中提取青蒿素时,应采用萃取法;通常在提取前将黄花蒿茎叶进行粉碎和干燥,以提高效率;干燥过程应控制好温度和时间,以防止青蒿素分解。(2)提取过程中宜采用水浴加热以防止燃烧、爆炸,所得液体浓缩前需进行过滤。(3)玫瑰精油化学性质稳定,难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简便易行的提取方法是水蒸气蒸馏中的水中蒸馏法,在提取过程中加入NaCl,可以增加水的比重,使油水分层;要提高玫瑰精油的产品质量,应严格控制蒸馏温度,延长蒸馏时间。
5.回答下列有关胡萝卜素提取的相关问题:
(1)从胡萝卜中提取胡萝卜素时,通常在萃取前要将胡萝卜粉碎和________,以提高萃取效率;水蒸气蒸馏法________(填“适合”或“不适合”胡萝卜素的提取,原因是________;为了取得最佳萃取效果,萃取的时间应该________(“长”或“短”);鉴定萃取物中是否含有胡萝卜素时,通常可采用________法,并以________样品作为对照。
(2)某同学在提取胡萝卜素的实验中经萃取、过滤后,对萃取液的浓缩设计如下实验装置,请指出该装置中的两处错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