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浅谈苏州园林中的框景1 - 图文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11/16 4:04:53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浅谈苏州园林中的框景

前言

苏州园林是我国古典园林的萌发地之一,聚集了江南私家园林的精粹。所谓“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便是对它的最好阐释。苏州园林的成就与它独特的造园技艺是分不开的。在苏州古典园林中,为满足人们对景物的观赏需求,除了良好的观赏路线和观赏条件之外,更加讲究的是步移景异。在有限的空间里,使用各种不同的造景手法使景物与视线良好的结合起来。对景、障景、框景、借景等手法就是造园者常用的手法。

框景是用有限的空间框架去采收无限空间的局部画面的构景手法。苏州园林中多用建筑物的门框、窗框或亭、楼阁外廊的柱与檐、栏构成的方框构景。框景的艺术效果不局限于对某一局部景观的突出,还能从观赏者的角度变换景观,达到步移景异的效果。

关键词:框景 窗框 门洞 天井 一、框景的特征及作用 1、构成方式 框景有二种构成方式,一种是设框取景,另一种是对景设框。 设框取景,犹如照像一样,预先有一个固定的框,然后借框得景;对景设框,既已有较好的景致,于景之对面设框,将其收入框内。

在园林中除了对景设窗之外,也有对路设窗,门在一侧的作法。此种设置,路上游人均入 窗中,好似一幅流动的人物画。立于窗前或人行窗外,均十分有趣。上述二种方式均为有景 可赏,只不过是将天然景色集中、突出而成画面。观赏时距离不能太近,需离窗数步,则框 与景连,无分彼此,宛然一幅天然图画。

2、特征 空间景物不尽可观,或则平淡间有可取之景。框景利用“佳则收之,俗则屏之”的手法,把景象框限在从框中所看到范围之内,有意识有目的地优化组合审美对象,达到纯真、精炼、集中展现景观的目的。在古典园林中,主要是通过“框”来观“景”,人们不是直面景物本身,而是通过“框”来进行构景认知,实现具有自然美、建筑美、意境美的艺术境界。诗圣杜甫有诗:“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这里的“窗含”、“门泊” 就是两幅具有诗意画一般的框景,因此,框景的实质是将一个局部景观比作一幅具有画框的风景画。充当这个景框的可以是门、窗、弧曲的植物枝条或两丛树木等。用艺术的匠心营造出的具有生活般情趣的画意框景,在中国传统古典园林中比比皆是。

3、类型 框景的主要应用类型为窗框、门洞和天井。

4、作用 《园冶》中说“藉以粉墙为纸,以石为绘也。理者相石皴纹,防古人笔意植黄山松柏、古梅、美竹,收之园窗,宛然镜游也”。框景的作用在于把园林景色利用镜框的设置,统一在宛然一幅图画之中,以简洁幽暗的镜框为前景,使观者视线通过镜框,高度的集中在画面的主景上,给人以强烈的艺术感染力。通常,多在用以阻隔视线或空间分隔物的界上布置孔洞、缺口,或在景物与最佳视觉位置之间构设牌楼、空廊等框式建、构筑物,形成具有视线收束作用的“收

束点”,就能造成视觉上的注目、向往、期待和诱导视线等景观效果。通过这种 “收束点”,可使空间景物急促收束或豁然展开,形成良好的视觉艺术观感。“框景”是汇自然、建筑、诗画三位一体的美丽画卷,描绘出古典山水园林的灵秀和意境,融入了文人和造园家的灵魂。随着时代的发展,框景的构成和运用形式均有了很多新的变化。这种中国园林传统的造景方法,从深深庭院里揭开其神秘的面纱,款款出夺目的华彩。中国传统园林的造景方法与现代西方园林景观中提出的很多理论有异曲同工之妙,许多传统的园林手法对当代的园林景观的设计依然有着永恒

的指导和借鉴意义,只有继承好传统园林技法,并在此基础 图一 上结合现代园林的实际情况进行创新,才能创造出更为曼妙的园林景观。 一、窗框

形式及概念:窗框,是指墙体与窗的过渡层,起一个固定以及防止周围强体坍塌的作用,除此之外,还有使游人更好地观赏景致的作用。窗有漏花窗和什锦窗二种,漏花窗,《园冶》中称之为“漏砖墙”,苏州、上海一带通称“花墙洞”。 “漏花窗”用以起“避外隐内”之作用,同时,也是沟通内外空间的一种造景手法。此窗多为窗外无景可借时采用,在造型上有多种形式,如几何形、曲线形、花鸟形等。制作材料,多用砖瓦砌就,也有用木制成的。什锦窗是指外形各异的窗框,在园林中连续排列于墙上,即可形成框景,本身也以形状奇异、有趣而引人注目。在江南园林和皇家园林中均可见到。

1、漏花窗 漏花窗是框景里面比较常用的一种方式。它是一种满格的装饰性透空窗,外观为不封闭的空窗,窗洞内装饰着各种漏空图案,透过漏窗可隐约看到窗外景物。图一就是拙政园内的一幅漏花窗形式的框景,通过这种漏空 的窗框,框住了拙政园内水、建筑与植物结合的景色,前景为竹子,中景为建筑与水,远景为远处的植物,而竹子又对后面的景物形成了障景,虚实结合,画面优美。

2、空窗 漏窗大多设置在园林内部的分隔墙面上,以长廊和半通透的庭院为多。透过漏窗,景区似隔非隔,似隐还现,光影迷离斑驳,可望而不可即,随着游人的脚步移动,景色也随之变化,平直的墙面有了它,便增添了无尽的生气和流动变幻感。图二、图三展示的则是长长的廊墙上连着一个又一

个都被造出画框样子的漏窗,它们是一个漏花窗上不同的小窗孔所框出的景色。相同形式的窗孔,透过它们看到的外面的景色也各不相同,犹如在廊墙上镶嵌着一幅又一幅精美的画。同样的景点,却由于角度的变化。

漏花窗与空窗的差异

虽然两者都是属于花窗,但是漏花窗和空窗的效果却是让人有不同的感受。 透过漏花窗,景区似隔非隔,似隐还现,光影迷离斑驳,可望而不可即,随着游人的脚步 图二 图三 移动,景色也随之变化,平直的墙面有了它,便增添了无尽的生气和流动变幻感。

而空窗,外来之景如画一般镶嵌“画框”之中,他人观镜中之人犹如一幅动态的肖像画。观赏的角度不同,画框中的画与人也不同。虽然没有漏花窗的缥缈感,可是却给人以框作为画的感觉,使人的联想更加的丰富,所谓的“尺幅窗”“无心画”,一切皆是给人无限的空间来描绘。

2、什锦窗 除了这种漏花窗,苏州园林中还有另外一种窗框,那便是什锦窗。什锦窗是一种装饰性很强的空窗或漏窗。造型精美、样式丰富,具有美化环境、沟通空间、框景借景等作用。窗的高度与人的视线告诉相近,

便于人们游赏时透过窗洞观赏景致。什锦窗在北方园林中的应用比较多,苏州园林中较少见到,沧浪亭复廊上的连续排列的漏窗便是最显著的一个例子。通过连续排列的漏窗,游人可以观赏到沧浪亭外的水体与建筑。图四中列举了一些什锦窗的样式。不仅有空窗,漏窗也是其中的一种形式。

三、门洞 图四 1、概念

门洞是指庭园中为联系和组织景观空间,能让人通行的,与墙结合设置的庭园建筑景观小品。由于其形象是一个洞口,又具门的作用,所以习惯上称之为门洞。门洞使两个分隔的空间相互联系和渗透,一般与园路、围墙结合布置,共同组织游览路线。同时,门洞还是创造庭园框景的一个重要手段,门洞作为景框,可以从不同的视景空间和角度,获得许多生动的风景画面。因此,通过门洞的巧妙运用,可以使庭园环境产生园中有园,景外有景,步移景异的效果框景的诸多形式中。

2、形式

门洞的形式很多,根据边框线的特点,可分为三种,即曲线式、直线式和混合式。

(1)曲线式门洞的边框线是曲线型的。曲线式门洞是我国古典庭园中常用的门洞形式,现代公共庭园中也广泛运用。曲线式门洞多数为拟物形。常见的有:

月门、瓶门、葫芦门、海棠花、椭圆门、圈门、剑环门、莲瓣门、如意门、贝叶门等。

留园,从入口的设计就可以看出造园者的独具匠心。从入口到古木交柯一段景色中,大量运用了框景的造景手法。图五中的门洞即是这一段景色中运用到的一个曲线式门洞。典型的瓶门,框住了一株芭蕉和另外一扇漏窗。框中套框,不仅可以使游人看见被瓶门框住的植物,更可以看见瓶门后漏花窗的景致。这种框中套框的形式,能更好的将景色的层

次感展现出来。适逢有雨的季节,游人还可以看见雨打芭蕉的景色,美不胜收。

圆洞门框景已经是园林里面的一种典型符号了。苏州的诸多园林中,都采用了这种形式。虎丘,吴中第一胜地。比起苏州的一些私家园林来说,它似乎更接近于风景名胜区。但这并不代表着它没有出色的 框景。虎丘山上有一个望苏台。出了这个圆洞门可以一览整个苏州的全景。但是, 从门洞往外看,也是一幅美丽的图画。山、水、植物、建筑。应俱全。现代的建 筑配以丰富的植物,再加上古典园林的门 洞。整幅框景就成了古典美与现代美的完美结合。

(2) 直线式门洞的边框线为直线或折线,门洞为多边形。如方门、长方门、六角(方)门、八角(方)门以及其他多边形门洞等。

图七是留园内的一个直线式门洞。自然生长的垂柳、散置的太湖石,还有美丽的芭蕉,这些造景的元素都只露出一角,给人遐想的空间,恰有犹抱琵琶半遮面的感觉,犹如含羞的姑娘,恰恰是体现苏州的婉

约清新之感。 图六

(3)混合式门洞的边框线有直线也有曲线,通常以直线为主,在转折部位加入曲线段进行连续。

图八是拙政园的与谁同坐轩,则是混合式门洞的一个典型例子。小亭修成折扇状。里面的建筑形式均为扇形状,故又称作“扇亭”。我们可以看到,扇亭的各个门洞均开在不同的方向,那么它们所框之景全不相同,在厅内便可观赏到不同方位的景色,这又是步移景异的一个很好的体现。

图七 图八

四、柱与檐栏构景 五、天井 概念

四面有房屋、三面有房屋另一面有围墙或两面有房屋另两面有围墙时中间的空地。 南方房屋结构中的组成部份,一般为单进或多进房屋中前后正间中,两边为厢房包围,宽与正间同,进深与厢房等长,地面用青砖嵌铺的空地,因面积较小,光线为高屋围堵显得较暗,状如深井,故名。不同于院子。

图九中为留园内的一幅“天井图”,房屋顶部维和的空间,下部是植物与建筑小品,上部是蓝天、白云和大树,完美的构景手法,使画面美跃然于心中。

小结

框景虽然已经广泛运用于各种类型的观景场合中,但也只有在苏州园林中的 应用才最能体现其精妙之处。归其原因,大概有一下几点:

首先,框景对园林布局规划要求极高,只有具备一个本身和谐、浑然天成,

适合任何角度观赏的基本园林,才有资格使用框景。苏州园林之所以敢这么做,是因为有享誉天下的精美园林做保障,使得游客无论站在哪个位置、无论从哪个角度往景框之内观看,都能截取到一帘如画般怡人,又胜画作之灵动的绝美景色。

其次,框景不适合与花哨的建筑和状况搭配,只有典雅、沉稳的风格,才能让框内的景色彻底如画一般安静下来。一般来说,木质建筑、水系花园等景观形态是使用“框景”的黄金搭档。

随着时代的发展,框景的构成和运用形式均有了很多新的变化。这种中国园林传统的造景方法,从深深庭院里揭开其神秘的面纱,款款出夺目的华彩。中国传统园林的造景方法与现代西方园林景观中提出的很多理论有异曲同工之妙,许多传统的园林手法对当代的园林景观的设计依然有着永恒的指导和借鉴意义,只有继承好传统园林技法,并在此基础上结合现代园林的实际情况进行创新,才能创造出更为曼妙的园林景观。

图九 参考文献:

《风景园林专业综合实习指导用书》 魏民 《城市园林绿地系统规划与设计》 李铮生

搜索更多关于: 浅谈苏州园林中的框景1 - 图文 的文档
浅谈苏州园林中的框景1 - 图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75fkp0bw063sk4u08khk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