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数的平均数;根据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据叫做众数,进行判断即可. 【解答】解:共有50个数, ∴中位数是第25、26个数的平均数, ∴中位数是(20+20)÷2=20; ∵金额10元出现的次数最多, ∴众数为10, 故选:C.
【点评】此题考查了中位数与众数,解题时注意:中位数是将一组数据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重新排列后,最中间的那个数(最中间两个数的平均数). 6.已知实数a,b,若a>b,则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 A.a﹣7>b﹣7
B.6+a>b+6
C.
D.﹣3a>﹣3b
【分析】根据不等式的基本性质对各选项进行逐一分析即可. 【解答】解:a>b,
A、a﹣7>b﹣7,故A选项正确; B、6+a>b+6,故B选项正确; C、>,故C选项正确; D、﹣3a<﹣3b,故D选项错误.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不等式的基本性质,熟知不等式的两边同时乘以(或除以)同一个负数,不等号的方向改变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7.某中学为了创建“最美校园图书屋”,新购买了一批图书,其中科普类图书平均每本书的价格是文学类图书平均每本书价格的1.2倍.已知学校用12000元购买文学类图书的本数比用这些钱购买科普类图书的本数多100本,那么学校购买文学类图书平均每本书的价格是多少元?设学校购买文学类图书平均每本书的价格是x元,则下面所列方程中正确的是( ) A.C.
==
B.D.
==
+100 ﹣100
【分析】首先设文学类图书平均每本的价格为x元,则科普类图书平均每本的价格为1.2x元,根据题意可得等量关系:学校用12000元购买文学类图书的本数比用这些钱购买科普类图书的本数
多100本,根据等量关系列出方程,
【解答】解:设学校购买文学类图书平均每本书的价格是x元,可得:故选:B.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分式方程的应用,关键是正确理解题意,找出题目中的等量关系,列出方程.
8.如图,从半径为9的圆形纸片中剪去圆周的一个扇形,将留下的扇形围成一个圆锥(接缝处不重叠),那么这个圆锥的高为( )
,
A.6 B.12 C. D.
【分析】因为圆锥的高,底面半径,母线构成直角三角形,首先求得留下的扇形的弧长,利用勾股定理求圆锥的高即可.
【解答】解:∵从半径为9的圆形纸片剪去圆周的一个扇形, ∴剩下的扇形的角度=360°×=240°, ∴留下的扇形的弧长=∴圆锥的底面半径r=∴圆锥的高=故选:C.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圆锥的计算,正确得出圆锥的高进而利用圆锥体积公式求出是解题关键.9.下列长度的三条线段能组成三角形的是( ) A.1、2、3
B.2、3、4
C.2、3、6
D.2、3、5
=3
=12π, =6, ,
【分析】根据三角形的三边关系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根据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得 A中,1+2=3,不能组成三角形; B中,2+3>4,能组成三角形;
C中,2+3<6,不能够组成三角形; D中,2+3=5,不能组成三角形.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能够组成三角形三边的条件:用两条较短的线段相加,如果大于最长的那条线段就能够组成三角形.
10.小明从家步行到校车站台,等候坐校车去学校,图中的折线表示这一过程中小明的路程S(km)与所花时间t(min)间的函数关系;下列说法:①他步行了1km到校车站台;②他步行的速度是100m/min;③他在校车站台等了6min;④校车运行的速度是200m/min;其中正确的个数是( )个.
A.1 B.2 C.3 D.4
【分析】根据从原点开始的第一条线段可知:小明用了10分钟步行了1km到校站台,从第二条水平线段可知:小明在校站台等了6min,从第三条线段可知:小明用了14min的时间坐校车,走了7km的路程,依次分析①②③④,选出正确的个数即可. 【解答】解:根据题意得:
小明用了10分钟步行了1km到校站台, 即小明步行了1km到校车站台,①正确, 1000÷10=100m/min,
即他步行的速度是100m/min,②正确, 小明在校车站台从第10min等到第16min, 即他在校车站台等了6min,③正确,
小明用了14min的时间坐校车,走了7km的路程, 7000÷14=500m/min,
即校车运行的速度是500m/min,④不正确, 即正确的是①②③,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的应用,正确掌握结合图象分析问题的方法是解题的关键. 二.填空题(共6小题,满分24分,每小题4分) 11.若
在实数范围内有意义,则x <2 .
【分析】根据二次根式的性质和分式的意义,被开方数大于或等于0,分母不等于0,可以求出x的范围..
【解答】解:根据题意知,2﹣x>0, 则x<2, 故答案为:<2
【点评】本题考查的知识点为:分式有意义,分母不为0;二次根式的被开方数是非负数. 12.从﹣2,﹣1,1,2四个数中,随机抽取两个数相乘,积为大于﹣4小于2的概率是 .
【分析】列表得出所有等可能结果,从中找到积为大于﹣4小于2的结果数,根据概率公式计算可得.
【解答】解:列表如下:
﹣2 ﹣1 1 2 ﹣2 2 ﹣2 ﹣4 ﹣1 2 ﹣1 ﹣2 1 ﹣2 ﹣1 2 2 ﹣4 ﹣2 2 由表可知,共有12种等可能结果,其中积为大于﹣4小于2的有6种结果, ∴积为大于﹣4小于2的概率为故答案为:.
【点评】此题考查的是用列表法或树状图法求概率.列表法可以不重复不遗漏的列出所有可能的结果,适合于两步完成的事件;树状图法适合两步或两步以上完成的事件;用到的知识点为:概率=所求情况数与总情况数之比. 13.若实数m,n满足m+n=
mn,且n≠0时,就称点P(m,)为“完美点”,若反比例函数
.
=,
y=的图象上存在两个“完美点”A,B,且AB=,则k的值为 【分析】先得出完美点所在的函数解析式,进而利用韦达定理求出k的值,进而得出答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