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岩土工程地质灾害治理实例分析
【摘 要】本文就岩土工程地质灾害的特征与诱因及常用防治方法进行了分析,并结合实例就某已建楼房地质灾害防治措施进行了全面的阐述。
【关键词】岩土工程;地质灾害;防治措施 1.目前我国地质灾害的主要特征与诱因 1.1滑坡
滑坡是指斜坡上的土体或岩体,受河流冲刷、地下水活动、地震、人工切坡等因素的影响,沿着一定的软弱面或软弱带,整体地或分散地顺坡向下滑动的自然现象。滑坡的诱因:①地震;②降雨和融雪;③地表水的冲刷、浸泡;④河流等地表水体对斜坡坡脚的不断冲刷;⑤开挖坡脚;⑥蓄水排水;⑦堆填加载;⑧劈山放炮,乱砍乱伐。
1.2崩塌
陡坡上被直立裂缝分割的岩土体,因根部空虚,折断压碎或局部移滑,失去稳定,突然脱离母体向下倾倒、翻滚,堆积在坡脚(或沟谷)的地质现象称为崩塌。崩塌的诱因:①采掘矿产资源;②道路工程开挖边坡;③水库蓄水与渠道渗漏;④堆(弃)渣填土;⑤强烈振动。
1.3泥石流
泥石流是由于降水(暴雨、冰川、积雪融化水)产生在沟谷或山坡上的一种挟带大量泥砂、石块和巨砾等固体物质的特殊洪流,是高浓度的固体和液体的混合颗粒流。泥石流的诱因:①不合理开挖;②不合理的弃土、弃渣、弃石;③滥伐乱垦。
1.4地面变形
地面变形包括地面沉降、地面塌陷与地裂缝。地面塌陷诱因:①不合理地大量开采地下矿产资源引起的塌陷;②表面岩溶活动引起的塌陷;③大量抽取地下水引起地面下沉。
2.地质灾害工程防治措施 2.1做好防治工程设计
地质灾害防治工程设计,必须根据崩塌、滑坡、不稳定斜坡的成因机制、运动模式、易发性及防治目标制定。①根据致灾的成因确定主要防治途径;②根据灾害的易发程度、防治目标确定防治工程的强度和工程量。
2.2地质灾害防治工程的主要工程措施
根据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勘查设计现行行业规范分析,国内防治地质灾害的主要工程类型有:排(截)水工程、支(拦)挡工程、加固工程、护坡工程、减载与压脚工程及搬迁和避让等。
3.工程实例分析 3.1工程概况
某已建商住楼24座,其中超高层6座,耸立在粤西某风景秀丽的石灰岩地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地下暗河、溶洞、土洞发育,地面局部塌陷的事故时有发生。经岩土工程补勘,该地段存在多个较具规模的土洞,使已建成的商住楼区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为对区内业主生命、财产的安全负责,对已发地质灾害的治理(土洞),已迫在眉睫。下面介绍通过钻孔向土洞内充填式采用注、压入砂浆法治理的实例,就充分利用土洞发育区的土地谈一点粗浅的看法。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