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演绎词语的精彩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11/16 22:05:31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演绎词语的精彩

作者:张春梅

来源:《现代教育实践与研究》2013年第02期

词语,作为语言中最小的可以自由运用的单位,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始终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著名语言学家张志公先生认为:“无论是阅读还是作文,首要的是字词。”《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词语的意思”。可见,词语教学在整个阅读教学中承担着奠基石的作用,引导学生感悟语言之精妙离不开词语,涵泳文本之情味离不开词语,习得语言的规律更离不开词语。词语具有极强的表现力和生命力,就像是学习语文的一把钥匙,握住了这把钥匙就可以走进文学的大门,进入无限广阔的语言空间。那么,进行词语教学,除借助工具书、联系上下文、换词比较、结合生活实际等传统方法外,还有什么更好的方法吗?结合多年来的教学实践,笔者浅谈几点拙见。 一、读中晓意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理解词语亦是如此。在词语教学中,教师经常会用到“读词”的方法,但大多教师设计读词的目的仅在于积累,恰恰忽略了理解这一要义。词语本身就是有色彩、有温度的,当把它放在具体的语境中其表情达意的功能更是丰富多彩、变幻莫测。因此,引导学生读词时,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结合语境,读出对词语的理解及其情味。如在教学《盘古开天地》时,出现了“滋润”这个词,我就让学生反复读词,并引导他们注意这两个字在字形上都有“三点水”部,由字形联系到字义,再通过反复朗读表达出被“滋润”的舒适与甜美,体验雨露滋润万物的美,进而体会盘古的无私奉献。这样一来,读词教学便不再只是机械地读、记,而是在读中理解、在读中体验,词语的生命之美便植根于学生的心田了。 二、情景会意

情景的创设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字词教学本身就略显枯燥,故对于较难理解或词性色彩不强的词语就更需要教师有意识地创设情景了。记得在教学《从现在开始》一课时,为了帮助学生理解“议论纷纷”这个词语,突破教学难点,我在导课时有意创设了这样一个环节: 师:小朋友们,今天森林里要选举一位“森林之王”,你们猜猜看,谁最有资格当这“森林之王”呢?

生1:应该是老虎,因为它很凶猛。 生2:不对,应该是猴子,因为它最聪明。 生3:我觉得应该是大象,因为它个头大,脾气小。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

师:呀,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的,说的也都有些道理,为这件事,小动物们和你们一样,也是“议论纷纷”(板书该词)呀。

有了这一情景的创设,学生们很快用自己的话说出了“议论纷纷”的意思,并列举了选班委和少先队员时议论纷纷的场景。这样“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处理看似模棱两可,却提升了学生对语言的感知能力。 三、词语补白

所谓补白,即对文章中的空白之处加以想象、补充,加深对文本的理解,使文章更为立体。词语补白亦是如此。词语作为语言表现的基本形式,和文章一样,也有许多值得我们想象、挖掘、创造的地方。 1、对换中补白。

词语瀚如烟海,有许多一词多义、多词一义的现象。因此,教师在词语教学中要有积累意识,适时帮助学生积累好词。如“清楚——一清二楚”、“犹豫——犹豫不决”、“清澈——清澈见底”等,还有近义词的积累,如“游人如织——人山人海”、“爱不释手—恋恋不舍”等。这样,学一个词的机会我们就能积累到两个词甚至更多了。当然,我们还需要将对换的两个词分别放在具体语境中进行细微比较,引导学生发现虽“多词一义”却不能“多词一句”的语言规律,进而体会词语使用的准确性。 2、想象中补白。

儿童是想象的天才。词语教学中擅用想象,不仅能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更能极大发挥词语的张力,彰显词语教学的魅力。如教学《葡萄沟》一课“五光十色”一词时,我就引导学生学生想象:“此时,你来到葡萄架下,都看到了什么颜色的葡萄?”有的学生想到了青葡萄,有的学生想到了紫葡萄。但这色彩仍显单调,于是我进一步引导他们想象:“当阳光照射在这一串串葡萄上,你又看到了什么?”在这一次的引导中,学生的想象越来越丰富,他们的脑海中不仅浮现出了“五光十色”的色彩,还浮现出了那一串串诱人的葡萄。这样的补白还仅仅是在理解词语吗?

3、迁移中补白。

孔子有言“温故而知新。”词语教学中还可以利用知识的迁移来理解词语。如教学《卖木雕的少年》时,为了理解奥西图尼亚大瀑布的“景色壮观”,我引导学生利用学过的词语、句子来表达瀑布的“景色壮观”,学生立刻想到了李白的千古佳句“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这样的瀑布怎能不是“景色壮观”、“游人如织”的呢?还记得教学《亡羊补牢》时我也采

搜索更多关于: 演绎词语的精彩 的文档
演绎词语的精彩.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75u7d3pi6m4mg6383w9a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