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产业培育和发展规划
前 言
未来产业是以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新能源、生物技术等与工业技术交叉融合为驱动,显著带动生产力发展、改善人们生活质量、引领经济社会发展的产业生态体系,涉及生产、交通、健康、消费、民生等多方面的经济活动。未来产业代表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的发展方向,是培育发展新动能、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获取未来竞争新优势的关键所在。当前,北京、上海、深圳、杭州、武汉等地都已着手谋划,加强规划、出台政策、采取措施,加快推进未来产业的培育和发展。
SY是我国东北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拥有独具特色的创新资源、雄厚的产业基础、丰富的人才资源和创新成果,发展未来产业具有战略性、基础性要素条件和特色优势。但与国内外发达城市相比,SY还存在新兴产业发展与创新资源不匹配、传统体制机制惯性大、企业创新活力不足、高端人才流失等问题。相比北京、上海、深圳等城市,我市加快培育和发展未来产业形势更为严峻、任务更加艰巨。
为贯彻落实在深入推进东北振兴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顺应和把握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的战略机遇,立足现有基础,强化前瞻布局,按照“站高、看远、想深、谋实”的原则,
3
制定本规划。提出以带动我市高质量发展为核心,以未来产业创新平台、重大项目、重点企业为依托,以“未来技术产业化”和“现有产业未来化”为抓手,面向2035年谋划未来产业的发展目标、重点领域和发展路径,重点培育“3+2”未来产业生态体系,即未来生产、未来交通、未来健康三大主导产业,以及未来信息技术、未来材料两大赋能产业,具体包括智能机器人、增材制造、智能制造系统集成、智能网联汽车、通用航空、智慧交通、生命科学、生物技术、智能医疗、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区块链、储能材料、航空材料、半导体材料、纳米材料、防腐材料17个重点方向,力争在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中抢占先机,在新一轮区域竞争中实现跨越式、引领性发展,将我市打造成为国家未来产业创新发展的先行区、示范区和引领区。
4
目 录
一、总体要求……………………………………………………………7
(一)指导思想……………………………………………………7 (二)主要原则……………………………………………………8 (三)发展目标……………………………………………………9 二、发展重点…………………………………………………………10
(一)未来生产…………………………………………………10
1.智能机器人……………………………………………10 2.增材制造………………………………………………12 3.智能制造系统集成……………………………………15
(二)未来交通…………………………………………………17
1.智能网联汽车…………………………………………17 2.通用航空………………………………………………20 3.智慧交通………………………………………………22
(三)未来健康…………………………………………………24
1.生命科学………………………………………………24 2.生物技术………………………………………………28 3.智能医疗………………………………………………31
(四)未来信息技术……………………………………………33
1.人工智能………………………………………………33 2.工业互联网……………………………………………36
5
3.区块链…………………………………………………39
(五)未来材料…………………………………………………42
1.储能材料………………………………………………42 2.航空材料………………………………………………44 3.半导体材料……………………………………………47 4.纳米材料………………………………………………49 5.防腐材料………………………………………………51
三、重大工程…………………………………………………………53
(一)创新能力提升工程………………………………………53 (二)未来产业孵化工程………………………………………55 (三)人才队伍建设工程………………………………………56 (四)龙头企业引培工程………………………………………57 (五)金融资本扶持工程………………………………………59 (六)高水平国际合作工程……………………………………60 四、保障措施…………………………………………………………61
(一)加强组织领导……………………………………………61 (二)营造良好环境……………………………………………62 (三)强化舆论引导……………………………………………63
6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入落实在东北振兴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以带动我市经济高质量发展为核心,以未来产业创新平台、重大项目、重点企业为依托,以“未来技术产业化”和“现有产业未来化”为抓手,围绕“有中生新”和“无中生有”两大路径,聚焦延伸、裂变、融合、渗透的产业发展模式,集聚高端创新资源,重点培育“3+2”未来产业体系,努力建成全国未来产业创新发展的先行区、示范区和引领区,为东北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持续提供强大动力。
全国未来产业的先行区、示范区、引领区坚持把科技创新作为第一动力坚持把深化改革作为关键突破口未来技术产业化v未来生产···智能机器人增材制造智能制造系统集成坚持把人才优先作为核心战略坚持把国际视野作为重要导向现有产业未来化v未来信息技术“3+2”未来产业体系···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区块链v未来交通···智能网联汽车通用航空智慧交通v未来材料··储能材料航空材料半导体材料纳米材料防腐材料生v未来健康··生物技术智能医疗无·生命科学高质量发展有有中·中生新··创新能力提升工程未来产业孵化工程龙头企业引培工程金融资本扶持工程人才队伍建设工程高水平国际合作工程加强组织领导营造良好环境强化舆论引导加大资金支持
7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