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上学,同学们在一起学习玩耍,大家都很熟悉。给同学画像是非常有趣的活动,同学之间互相画像既是锻炼了学生的观察记忆表现能力,又增进了同学之间的友情。这一课是学生第一次学画人物学生画,我选择通过“点鼻子”游戏的形式将他们带入新课,让他们认识五官,找出特征。介绍三种简单的脸形:鹅蛋脸,苹果脸,瓜子脸,学生自己找找身边的同学分别属于哪一种脸形。第一次画人物老师要做好示范,请出两三位小朋友做模特,选一些五官特征比较明显的同学,并介绍眼睛,鼻子,嘴巴的几种简单的画法。最后,讲清对作业构图的要求,让学生为同学画像。这一课画的是身边的同学,大家的积极性很高,课堂上都很兴奋,我及时的利用并转化他们的兴奋点鼓励创作,在巡视作业时发现色彩运用大胆的同学立刻展示鼓励,激发其他孩子对色彩夸张地运用。教学效果从学生作业上反映很好,能大胆也很大气地作画,我也给予大力的鼓励并粘贴了很多的优秀作业。增添学生的积极性和荣誉感。 《神奇的果树》反思
爱幻想是孩子的天性,奇思妙想的创造活动让孩子其乐无穷。孩子们喜欢水果,熟悉水果,也爱画水果,利用孩子的童年特性和对自然界各种事物的好奇心,让孩子在美术活动中充分发挥爱想,敢想的特点,通过想想,玩玩,画画一系列学习活动,体验造型表现的乐趣。课堂上我先让学生来说说水果对我们人体的益处,具有什么样的功能,让他们知道一些简单的生活常识,提高孩子们的学习兴趣。欣赏书中作品,找找他们的优点,你能想出更好的主意设计出更神奇的果树吗?让大家相互介绍自己的想法,完善自己的想法。动手作画之前提示色彩的运用和搭配。老师在巡视的时候发现学生的作业亮点也要及时展示大力鼓励。在这样的氛围下增强学生的创作和表现欲望,用色也大胆了。 《漂亮的染花纸》课后反思
小学生正处于有强烈好奇心、最活泼最好动的时期,对美术也有着浓厚的兴趣。他们需要艺术的熏陶、需要诗情画意、需要激励求知欲。最近,我在小学一年级美术课《漂亮的染花纸》中进行了探索和试验。在教学设计中,我设计了1、小朋友到瑶寨旅游观光(感知、体验);2、在瑶寨看到的染花服饰及染花作品(欣赏、比较);3、在瑶寨学到了染纸方法与技巧(创作、表现);4、开个小小染花作品展览会(展示、交流);5、染花技巧的运用和染花作品的用途及延伸(思考、探究)等几个教学环节。在教学实践中,我以学生为主体,用活动的形式,把设计的教学环节串成一个完整的过程,同时也让学生体验到这是一次有意义的旅游活动。下面是我在小学一年级美术课《漂亮的染花纸》的教学实践与感想:
充满诗情画意的美的教学情境,蕴涵着巨大的吸引力,容易激发学生的浓厚兴趣、强烈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创设教学情境是激发学生自主主动学习的前提。课前,我收集了大量有关瑶族的素材,在美术课上创设旅游的情境,利用自己制作的头饰及其它小道具,同时把自己模拟成一名导游,学生模拟成旅游观光者。师生高高兴兴地“乘上小汽车”到瑶寨旅游。在这个精心营造的情境里,老师引导学生欣赏沿途优美的风光,引导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从听觉、视觉等综合知觉中获取美的信息,进而展开丰富的想象。课堂上,我运用许多符合儿童心理特点的教学语言,例如学生在瑶寨看到漂亮的染花服饰及装饰品时,我用激励的语调说:“小朋友们,今天用你们能干的双手也来学做一件漂亮的作品,好吗?”又如有一个环节,我请学生把自己染出来的漂亮的染花作品贴到黑板的白纸上去时,学生兴奋得贴了一张又一张,甚至不愿停下来,我让学生回座位时没有生硬地赶着他们回去,而是带着微笑对小朋友们说:“小朋友们真能干!染了那么多漂亮的染花作品,老师这已经贴不下了,请小朋友把染出来的作品先拿回座位上,课后我们可以拿回家送给自己的爸爸妈妈,好吗?”每当我提问时,总是用亲切的笑容和语言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想法,以平和、友善的态度对待每一位学生,用热情、朝气与活力感染学生的学习情绪,让学生在不同的教学环节中都感到新奇与兴奋。
《各色各样的帽子》教学反思
原来孩子们对生活中每一件东西都会感兴趣,对此,我之前是并不知道的,今天,我上的一节手工课《各色各样的帽子》让我深刻感受到了这一点。在备课时,因为一年级的孩子的动手制作能力有一定的局限,我就打算做点小游戏,小展示来激发学生的兴趣,以增强孩子们对自己动手能力的信心。我设计上课环节为:展示欣赏——分析引导——方法指导——尝试制作——交流反馈。谁知在上课的过程中,孩子们非常的活跃,对这节课的内容也产生极大的兴趣。积极发言,讲述他们对帽子的了解,以及他们喜爱哪个类型的帽子,他们所知道的一些帽子的制作方法。之后,我具体讲解了新疆帽的制作方法,以及加工装饰方法。但在制作的过程中,我也发现了问题,孩子们的能力悬殊很大,一些能干的小朋友,不仅能很好领悟老师教的制作方法,还能自己创新,做出漂亮的帽子,但有个别孩子就连老师手把手教的简单的新疆帽的制作方法都不懂,要一次次的问老师。这是我们美术老师在手工课上普遍遇到的问题,学生对作业有兴趣,却因为动手能力不足而让他们望而却步,进而也把他们的创新能力局限起来了。在这时,作为老师就要适时鼓励学生,尽可能的保护好孩子们的创新意识。
这节课,每个孩子都做出了自己喜爱的帽子,他们把自己的心血戴到了自己的头上,互相展示自己漂亮的帽子,在镜头前留下了他们灿烂的笑容。
一年级美术下册教案 目录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课题 蓝天白云 我想飞上天 我和动物交朋友 我的好朋友 绿色新世界 五彩缤纷的花朵 诱人的水果 自己来打扮 剪折的花边 序号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课题 阿姐的衣服真漂亮 缤纷的彩蝶 做新衣 我家的厨房 把门儿开开 花砖地 漂啊漂 为用品添装饰 家长会上 第一课《蓝天白云》教案 教学目标:
1、认知能力目的:引导学生欣赏大自然的美,感受色彩的美,学生能用简短的语言进行评述,表达自己的审美感受。
2、情感目的: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培养学生保护大自然的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对“蓝天白云”的美感体验评述。
教学难点:是如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欣赏与评述活动,大胆表达自己的所感所想。 教学设计: 一.引导阶段:
引导学生欣赏课本上的图片,图片是“景点”,教师是“导游”,学生是“游客”,人类生活在大自然的怀抱中:人类生活在大自然的怀抱中:蔚蓝的天空,雪白的云朵,起伏的山脉,
奔腾的江河,广阔的草原,无边的大海,美丽的田野,茂密的森林??美丽的大自然给我们美的享受,陶冶了我们的情操,激发了我们艺术创作的灵感。 二 发展阶段:
1、 老师带领学生逐一观赏自然风光的图片,着重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画面中天空的色彩变化,学生展开自由的联想和想像。
2、 大家知道白云是怎么形成的吗?简述白云的原理:云是由地面的水蒸气升到高空后,遇冷(高空比地面冷)凝聚成小水滴,聚集在一起而形式的,就好像冬天人们口中哈出来的气一样。天空的变幻无穷,五彩缤纷的形与色,是古今中外许许多多艺术家创作的题材。很多美术作品都以其独特的造型手段和艺术风格向人们充分展示了这一自然景观的无限魅力,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认识和遐想及其情感和兴趣。
3、 你看到的天空是什么样子的?你想到了什么?教师启发学生用简短的语句表达所见所想,鼓励学生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感受。 4、 我们什么时候都能看见蓝天白云吗?教师启发学生初步理解蓝天白云与人类、与保境保护的关系,让学生知道保护大自然的道理。 三、 强化阶段:
1、 教师展示教具,把几幅范画贴在黑板上,画上是各种各样形状的云,这些云在天上飘啊飘,飘到了小树林上,飘到了草原上,飘到了村庄上,把画的另一半展示出来。 2、同学们说说我们的云还可以飘到哪些地方呢? 四、 欣赏阶段:
欣赏小朋友表现蓝天白云的美术作品,教师提问:作品中有什么?你喜欢吗?为什么? 五、 表现阶段:
1学生尝试表现一幅蓝天白云的作品。 2、教师巡堂指导。 六、评价阶段:
展示学生作业,师生互评。 教学反思:
第二课《五彩缤纷的花朵》教案 教学目标:
1 通过观察大自然里的五彩缤纷的花朵,了解花朵的色彩和形状,感知花朵的自然美、艺术美、能够运用媒材与多种手法进行花朵的创作表现。 2、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体验欣赏美、感受美、发现美的愉悦,激发对花朵的喜爱之情。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通过欣赏,观察花卉的颜色和形状,感受花的颜色和形状的美,并会用画、押印或剪贴的方法表现花朵。
教学难点:学生用简短的语言表达对花朵颜色的感受,对色彩的感觉变成理性感知。 教学活动:
课前准备:收集各种花卉的图片。 一、 引导阶段: 1、同学们喜欢春天吗?在你的眼里,春天是什么样的?同学们一块来找找教室里有什么春天的信物。
2、 欣赏寻找到的花的实物和图片,教师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各种花的颜色和形状,让学生
感受花的美。
3、问:你知识这些花吗?你喜欢它的颜色吗?它的形状像什么呢? 二、 发展阶段:
1、 同学们喜欢什么花呢?从形状和颜色上引导。
2、 教师引导学生赏析课本上的范图,让学生了解不同的美术表现方式和美的多样性。 三、 示范阶段:
教师展示押印花朵的技法,并出示绘画、剪贴等方法表现五彩缤纷的花朵。 四、 表现阶段:
1、学生自由选择创作表现方法,表现五彩缤纷的花朵,可自己完成也可小组完成。 2教师巡堂指导。 五、评价阶段: 1、学生自评。 2、师生互评。 教学反思:
第三课《诱人的水果》教案 教学目标:
1、 通过用彩泥塑造立体的水果造型,让学生初步认识并掌握泥塑的制作方法。 2通过学习,使学生能够充分利用材料塑造立体的水果造型,发挥自身的创造能力
3、在教学过程中渗透环保意识的教育,培养学生从小养成讲卫生、讲文明、不乱扔果皮垃圾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用彩泥塑造多种水果的造型。 教学难点:色彩搭配及水果的装饰与美化。 教学过程:
一、 导入阶段: 1、 游戏。 猜谜:
弯弯儿不是镰刀,翘翘儿不是牛角,一量抓它在手,撕开脸皮就咬。(香蕉); 看看圆,摸摸麻,包着一肚小月牙。(桔子); 粉脸红唇模样美,偏偏是个大歪嘴。(桃子);
远看玛瑙紫溜溜,近看珍珠圆溜溜,掐它一把水溜溜,咬它一口酸溜溜。(葡萄) 红红脸圆又圆,亲一口脆又甜。(苹果)
2、 让学生猜谜的同时,出示相关的水果图片。 3、 让学生观察教师制作的“水果篮”,说一说里面的各种“水果”是由什么材料做成的。 二、 发展阶段:
1、 教师展示水果实物,让学生观察水果的外形、色彩特征。 2、学生回忆我们在生活中还见过哪些水果。 三、 强化阶段:
1、教师用彩泥示范制作一两个水果造型。
2、学生思考可以给制作好的水果造型添加什么装饰美化的东西。 四、 表现阶段:
1、学生以人个或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制作。
2、 教师在巡堂过程中要鼓励学生大胆创作,并提示学生用色要大胆,采用对比强烈的色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