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自考文学概论0529历年试题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10/15 10:11:43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全国2007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文学概论(一)试题

课程代码:00529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只有‘人’才独具有美的理想。”说这话的人是( ) A.黑格尔 B.康德 C.别林斯基

D.达·芬奇

2.古人云“真境逼而神境生”,意思是说( ) A.虚境的产生依靠实境的完美表达 B.虚境是艺术表现的重心 C.实境是意境创造的意向和目的 D.意境的创造不应考虑虚境

3.司空图主张“不著一字,尽得风流”,这在意境创造中一般表现为( ) A.情景相生 B.情中见景 C.景中藏情

D.情景并茂

4.林语堂认为“汉语的单音节性”造就了( ) A.中国文学的主题 B.中国文学的风格 C.中国文学的美

D.中国文学的文体

5.狭义文化概念的涵义是( ) A.民族生活的种种方面 B.个人的素养及其程度

C.人类的符号活动及其产品

D.人所需要、制作和发明的一切 6.在各种文学观念中,把“作品”提到本体地位的,是( ) A.表现说 B.再现说 C.实用说

D.客观说

7.马克思认为文学的高度发展有时不是出现在经济繁荣时期,而是出现在经济落后时期,这种现象表明了( A.物质生产与艺术生产之间的不平衡关系 B.艺术生产与物质生产没有关系 C.艺术发展不必以物质发展为基础 D.艺术发展只依循自身的发展规律

8.杜甫说:“别裁伪体亲风雅,转益多师是汝师。”这两句诗强调了( )

════════════════════════════════════════════════════════════════════

A.文学发展中的革新性 C.文学发展中的历史继承性

B.只要学习古人就能创造出优秀的作品 D.文学形式的稳定性

9.较早对“摹仿”说进行系统论述的人是( ) A.苏格拉底 C.达·芬奇

B.贺拉斯 D.亚里士多德

10.鲁迅说:“有害的文学的铁栅是什么呢?批评家就是” 。这句话说明了( ) A.作家对接受者的影响 C.文学批评家对接受者的影响

B.文学作品对接受者的影响 D.作者对批评家的影响

11.“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的现象是( ) A.作家创造艺术形象的结果 C.作品表现作家思想的结果

12.一个好的文学批评家能够( ) A.跳过审美体验阶段,而对作品进行评价 B.通过对作品艺术形象的具体感受而评价作品 C.以发达的美学感受来弥补思想能力的不足 D.越过一般的接受过程来审视作品 13.“圣人立象以尽意”之说出自( ) A.《周易·系辞》 C.《论语》

B.《庄子》 D.《论文偶记》

B.接受者再造形象的结果 D.作品反映生活的结果

14.巴赫金认为叙述语体是一种“双声话语”,意思是指( ) A.叙述者与人物的结合 C.意识与无意识的结合

B.情感与理智的统一

D.说话人与听话人的对话交流

15.在抒情理论中,可以理解为“心理画面”的范畴是( ) A.意象 C.典故

16.浪漫主义的抒情原则是( ) A.理性对情感具有绝对的优先性 B.“发乎情,止乎礼义” C.情感自然流露和直抒胸臆 D.表现心灵的感应

17.在西方诗学中,把同一个音或类似的音予以有规则的反复排列,称为( ) A.韵

B.隐喻 D.意蕴

B.律

════════════════════════════════════════════════════════════════════

C.音律 D.格调

18.使接受者明显参与叙述行为的“叙述视角”是( ) A.第一人称叙述 C.第三人称叙述

B.第二人称叙述 D.视角变换叙述

19.文本中的叙述语言和故事内容的重复关系称为( ) A.时距 C.频率

20.“文学中的语言”是指( ) A.书面语言 C.作家内心语言

B.文学文本的语言 D.理想化语言 B.次序 D.视角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21.艾布拉姆斯提出的文学要素包括( ) A.世界 C.作品 E.批评

22.朱光潜认为诗的节奏通常包括( ) A.长短 C.轻重 E.张弛

23.伊瑟尔提出的“召唤结构”是指( ) A.作品内部的组织构造 C.文本的潜在结构 E.文本的题材内涵

24.文学接受中预备情绪的特征有( ) A.哲理性 C.审美性 E.期望性

25.抒情作品以情感为本位,这就意味着( ) A.重情感而轻想象

C.优秀的抒情作品包含着巨大的情感容量

B.作家 D.接受

B.刚柔 D.高低

B.作品内容的总体安排 D.文本的图式化框架

B.象征性 D.朦胧性

B.情感是决定作品成败的惟一因素 D.表达了人类丰富、复杂的情感内涵

════════════════════════════════════════════════════════════════════

E.情感是抒情作品的根基和血肉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3小题,26小题4分,27、28小题每小题3分,共10分) 26.气势与氛围 27.艺术直觉 28.文学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29.波德莱尔“交感说”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30.为什么说社会生活是文学艺术的唯一源泉? 31.叙事理论中“省略”和“概略”有何区别? 32.电影、电视传播方式的特点是什么? 33.何谓“炼字”,其目的是什么?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3小题,34小题15分,35、36每小题10分,共35分) 34.什么是典型环境?举例说明典型环境与典型人物的关系。 35.试析文学风格的四种主要理论。 36.联系文学实际谈谈文学思潮产生的条件。

全国2010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文学概论(一)试题 课程代码:00529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美不自美,因人而彰”,说这话的人是( ) A.韩愈 C.柳宗元

B.白居易 D.刘禹锡

2.季羡林先生认为朱自清的《背影》体现了中国文化的“孝”,这属于( ) A.品质阅读 C.审美阅读

3.“文学中的语言”指的是( ) A.规范化的书面语 C.作家的内心语言

B.文学文本的语言 D.教学用的标准语 B.情感阅读 D.价值阅读

4.林语堂说,汉语的“单音节性”造就了中国文学的( )

════════════════════════════════════════════════════════════════════

搜索更多关于: 自考文学概论0529历年试题 的文档
自考文学概论0529历年试题.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760711dkqd9bpag88o06_2.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