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AHP)的特点,建立一种改进的DEA/AHP的新模型,选取财务指标对8家上市公司的信用情况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改进方法可行,能帮银行做出更精准的评价。
(3)对小微企业信贷风险的研究
国内学者特别针对小微企业信贷风险的研究还比较空白,主要有:李炅宇与刘伟(2011)总结了我国目前主要股份制商业银行的小企业金融产品及其特色,认为影响小微企业信用风险的因素包括企业本身、区域、贷款设计、经济周期、行业等方面,可依据“大数定律”与“价格覆盖风险”两项原则对小微企业的贷款做出定价。胡瑞光(2011)介绍了美国为促进小微型企业发展而制定的各方面的政策,认为我国应强化政府法律和政策对小微企业融资的扶持力度,并构建完善的小微企业金融政策支持体系,加强金融创新,拓宽融资渠道。
1.3论文框架与研究方法
1.3.1全文框架
全文按逻辑顺序共分六章:
第一章,绪论。简要介绍本文的选题背景和意义,整理归纳国内外相关文献,阐述论文研究框架,并指出本文的创新之处,它起着纲领性的作用。
第二章,小微企业信贷风险的动态管理模式。首先界定了信贷风险与小微企业的概念,然后介绍商业银行贷款的一般流程,并详细阐述商业银行如何针对贷前、贷中、贷后的主要环节对小微信贷风险进行动态管理。
第三章,小微企业信贷风险管理现状分析。介绍商业银行对小微企业贷款业务的开展情况,并列举了我国目前主要股份制商业银行的小微金融产品,然后指出我国商业银行对小微信贷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分析问题的成因。
第四章,民生银行对小微企业的信贷风险管理。详细分析民生银行小微金融业务开展情况,商贷通特色,信贷风险成因与表现形式,总结民生银行业务经验,并探讨其小微企业信贷风险的管理措施。
第五章,民生银行某支行的商圈业务案例。分析了民生银行在广东的某支行的一个商圈业务,重点研究了其授信方案设计及信贷风险管理。
6
第六章,结论。再次回顾了本文的主要内容,得出商业银行对小微企业信贷风险管理五个对策建议,并指出本文的不足之处。
1.3.2研究方法
本文主要研究方法如下:
(1)规范分析。对商业银行小微企业信贷风险动态管理模式进行了理论探讨,为商业银行提供参考。
(2)对比分析。本文多处对小微企业与大中型企业的经营方式、风险、融资需求等特点进行了对比分析,以探求具有针对性的小微企业信贷风险管理体系。
(3)案例研究。为了更好地研究商业银行对小微企业的信贷风险管理问并总结现阶段小微金融开展经验,本文以民生银行作为案例,一是分析了民生银行小微金融业务的开展及信贷风险管理措施,总结其经验,针对其风险管理问题提出了解决措施;二是研究了民生银行广东某支行的一个商圈信贷业务,重点分析了该案例的授信方案设计与信贷风险管理。增强本文的实践指导意义。
1.4本文创新
虽然研究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的本文有很多,但具体针对小微金融信贷风险管理方面的研究还较为空白。本文的创新之处主要在于:
(1)系统地提出了商业银行小微企业信贷风险管理体系。新巴塞尔协议的实施对我国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商业银行在开展小微企业信贷业务过程中需要建立与其经营及风险特征相适应的风险管理体系。本文提出了小微企业信贷风险的动态管理模式,为商业银行提供参考。
(2)总结了民生银行开展小微金融的成功实践经验。我国目前已有股份制商业银行(例如民生银行、招商银行、华厦银行)在小微金融业务或小贷业务方面取得较好成效,总结民生银行的小微企业信贷风险管理实践经验,无疑可以增强本文的实践指导意义。
(3)提出了完善商业银行小微企业信贷风险管理的对策建议。本文在理论研究与案例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解决商业银行对小微企业信贷风险管理的五
7
个对策建议:建立专门的小微金融业务部门,构建针对小微企业贷款的内部信用评级体系,加强与外部机构合作,丰富小微金融产品与服务,建立小微企业贷款风险定价机制;为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夯实基础。
8
第二章 小微企业信贷风险动态管理模式
现代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管理是由理念、技术和体制共同构成的完整体系,可以根据信贷业务的流程,将其划分为贷前控制、贷中审批和贷后管理三大相互关联又相对独立的组成部分,如图1所示。每一阶段都要进行相应的调研、分析、审批等活动,并对其他阶段活动产生影响,商业银行必须对这三个阶段进行动态管理,在长期的银企合作关系中还应循环往复地进行管理。
贷前控制 贷中审批 贷后管理 受理贷款申请 组织贷前调查 客户信用评级 核定授信额度 申报贷款事项 贷款审查审批 发放客户贷款 贷后检查管理 收回本金利息 图 1:信贷业务流程
划分这三个阶段,并对各阶段的具体活动进行分析,有利于商业银行控制信贷风险。本章将根据这三个阶段分析小微企业的信贷风险动态管理模式。
2.1小微企业界定
2.1.1小微企业概念
小微企业是小型企业、微型企业、家庭作坊式企业、个体工商户的统称。 在国外,“微型企业”这一概念已提出多年。美国本世纪初相继通过《微型企业自力更生法》和《微型企业援助法》,将微型企业定位于由贫困人口参与经
9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