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2013年中考二轮复习材料:阅读理解专题(含答案)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10/19 19:44:55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图甲

(第3题图)

A A? C? C

B

B?

图乙

4.(2009浙江绍兴改编) 李老师从油条的制作受到启发, 设计了一个数学问题: 如图, 在数轴上截取从原点到1的对应点的线段AB, 对折后(点A与B重合)再均匀地拉成1个单位长度的线段, 这一过程称为一次操作(如在第一次操作后,原线段AB上的

13,均44变成

11,变成1,等). 那么在线段AB上(除A,B)的点中, 在第n次操作后, 恰好被22A

B

拉到与1重合的点所对应的数之和是 .

0121?3?2?10123456789101112

5.(2013年浙江资阳中考题)阅读材料,寻找共同存在的规律:有一个运算程序a⊕b = n,可以使:(a+c)⊕b= n+c,a⊕(b+c)=n-2c,如果1⊕1=2,那么2013⊕2013 = .

6.(2009年四川内江中考题)阅读材料:如图,△ABC中,AB=AC,P为底边BC上任意一点,点P到两腰的距离分别为r1,r2,腰上的高为h,连结AP,则S?ABP?S?ACP?S?ABC

即:

111AB?r1?AC?r2?AB?h 222?r1?r2?h(定值)

(1)理解与应用

如图,在边长为3的正方形ABCD中,点E为对角线BD上的一点,且BE=BC,F为CE上一点,FM⊥BC于M,FN⊥BD于N,试利用上述结论求出FM+FN的长.

(2)类比与推理

如果把“等腰三角形”改成“等到边三角形”,那么P的位置可以由“在底边上任一点”放宽为“在三角形内任一点”,即:已知等边△ABC内任意一点P到各边的距离分别为

r1,r2,r3,等边△ABC的高为h,试证明:r1?r2?r3?h(定值).

(3)拓展与延伸

- 13 -

若正n边形A1A2?An内部任意一点P到各边的距离为r1,r2,?,rn,请问r1?r2??

?rn是否为定值,如果是,请合理猜测出这个定值.

A D

A

E N h

F B M C 7.(2009年济宁市)阅读下面的材料:

在平面几何中,我们学过两条直线平行的定义.下面就两个一次函数的图象所确定的两条直线,给出它们平行的定义:设一次函数y?k1x?b1(k1?0)的图象为直线l1,一次函数y?k2x?b2(k2?0)的图象为直线l2,若k1?k2,且b1?b2,我们就称直线l1与直线l2互相平行.

解答下面的问题:

(1)求过点P(1,4)且与已知直线y??2x?1平行的直线l的函数表达式,并画出直线l 的图象;

(2)设直线l分别与y轴、x轴交于点A、B,如果直线m:y?kx?t(t?0)与直线

r3

P r1

r2 B P C

l平行且交x轴于点C,求出△ABC的面积S关于t的函数表达式.

y 6 4 2 -2 -2

O 2 4 6 x

8.(2013年浙江台州中考题)类比学习:一动点沿着数轴向右平移3个单位,再向左

平移2个单位,相当于向右平移1个单位.用实数加法表示为 3+(?2)=1.

- 14 -

若坐标平面上的点作如下平移:沿x轴方向平移的数量为a(向右为正,向左为负,平移a个单位),沿y轴方向平移的数量为b(向上为正,向下为负,平移b个单位),则把有序数对{a,b}叫做这一平移的“平移量”;“平移量”{a,b}与“平移量”{c,d}的加法运算法则为{a,b}?{c,d}?{a?c,b?d}.

解决问题:(1)计算:{3,1}+{1,2};{1,2}+{3,1}.

(2)①动点P从坐标原点O出发,先按照“平移量”{3,1}平移到A,再按照“平移量”{1,2}平移到B;若先把动点P按照“平移量”{1,2}平移到C,再按照“平移量{3,1}平移,最后的位置还是点B吗? 在图1中画出四边形OABC.

②证明四边形OABC是平行四边形.

(3)如图2,一艘船从码头O出发,先航行到湖心岛码头P(2,3),再从码头P航行到码头Q(5,5),最后回到出发点O. 请用“平移量”加法算式表示它的航行过程.

1 x (第8题) y y Q(5, 5) P(2, 3) x O 1

图1

O 图2 9.(2013年河北省中考题) 观察思考

某种在同一平面进行传动的机械装置如图1,图2是它的示意图.其工作原理是:滑块Q在平直滑道l上可以左右滑动,在Q滑动的过程中,连杆PQ也随之运动,并且PQ带动连杆OP绕固定点O摆动.在摆动过程中,两连杆的接点P在以OP为半径的⊙O上运动.数学兴趣小组为进一步研究其中所蕴含的数学知识,过点O作OH ⊥l于点H,并测得OH = 4分米,PQ = 3分米,OP = 2分米.

解决问题

(1)点Q与点O间的最小距离是 分米;点Q与点O间的最大距离是 分米;点Q在l上滑到最左端的位置与滑到最右端位置间的距离是 分米.

(2)如图3,小明同学说:“当点Q滑动到点H的位置时,PQ与⊙O是相切的.”你

- 15 -

认为他的判断对吗?为什么?

(3)①小丽同学发现:“当点P运动到OH上时,点P到l的距离最小.”事实上,还存在着点P到l距离最大的位置,此时,点P到l的距离是 分米;

②当OP绕点O左右摆动时,所扫过的区域为扇形,求这个扇形面积最大时圆心角的度数.

图1

连杆

O P O P 滑道 滑块 l

H Q

l

H (Q)

图3

图2

10.(2013年江苏常州中考题)小明在研究苏教版《有趣的坐标系》后,得到启发,针对正六边形OABCDE,自己设计了一个坐标系如图,该坐标系以O为原点,直线OA为x轴,直线OE为y轴,以正六边形OABCDE的边长为一个单位长。坐标系中的任意一点P用一有序实数对(a,b)来表示,我们称这个有序实数对(a,b)为点P的坐标。坐标系中点的坐标的确定方法如下:

(ⅰ)x轴上点M的坐标为(m,0),其中m为M点在x轴上表示的实数; (ⅱ)y轴上点N的坐标为(0,n),其中n为N点在)y轴上表示的实数; (ⅲ)不在x、y轴上的点Q的坐标为(a,b),其中a为过点Q且与y轴平行的直线与x轴的交点在x轴上表示的实数,b为过点Q且与x轴平行的直线与y轴的交点在y轴上表示的实数。

(1)分别写出点A、B、C的坐标 (2)标出点M(2,3)的位置;

(3)若点K(x,y)为射线OD上任一点,求x与y所满足的关系式。

- 16 -

2013年中考二轮复习材料:阅读理解专题(含答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76dg24hrti0fvqu4zj6w_4.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