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基于单片机的温湿度监控系统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8/5 17:00:57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第1章 绪论

1.1 概述

温湿度测量是现代检测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保证产品质量,提高产品产量,节约资源和安全生产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能够确保快速、准确的测量温湿度的技术及其装置受到各国的重视。随着信息产业的发展及其工业化的进步,温度和湿度不仅仅表现在以上几个方面直接或间接影响人类基本生活条件,还表现在对生物用品、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国防建设等方面的影响。针对以上情况,实现对温湿度的准确可靠测量显的尤其重要。近年来,利用智能化数字式温湿度传感器以及实现温湿度信息的在线检测已成为温湿度检测技术的一种发展趋势。

本设计以STC89C52为核心控制芯片,采集DHT11温湿度一体传感器,利用单片机读取传感器的温湿度后送到1602液晶进行显示。并且可以通过按键对温度、湿度的报警范围进行设置,一旦超出范围,蜂鸣器鸣叫,对应的指示灯点亮。

1.2 国内研究现状

我国对于温湿度测控技术的研究较晚,始于20世纪80年代。我国工程技术人员在吸收发达国家温湿度测控技术的基础上,才掌握了温湿度室内微机控制技术,该技术仅限于对温湿度的单项环境因子的控制。我国温湿度测控设施计算机应用,在总体上正从消化吸收、简单应用阶段向实用化、综合性应用阶段过渡和发展。在技术上,以单片机控制的单参数单回路系统居多,尚无真正意义上的多参数综合控制系统,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较大差距。我国温湿度测量控制现状还远远没有达到工厂化的程度,生产实际中仍然有许多问题困扰着我们,存在着装备配套能力差,产业化程度低,环境控制水平落后,软硬件资源不能共享和可靠性差等缺点。

第2章 系统总体方案设计 2.1 设计要求

1)可同时进行温度和湿度的测量。

2)采用1602液晶显示温湿度数据。

3)可通过按键设置温度和湿度的报警范围,并实现报警值的断电保存。 4)一旦超出报警范围,蜂鸣器鸣叫。

5)有相应的指示灯指示是哪个数据超出范围。

1

2.2 方案选择 2.2.1 传感器的选择

选用DHT11作为温湿度检测模块。DHT11是一款数字输出的复合传感器,包含一个电阻式干事元件和NTC式温度检测元件,可测20—90%RH湿度,误差为±5%RH,0—50℃,误差范围±2℃。

2.2.2 单片机的选择

采用单片机作为系统控制器。单片机具有可靠性强、性价比搞、电压低、功耗低等优点得到迅猛发展和大范围推广,单片机算术运算功能强,软件编程灵活,自由度大,可用软件编程实现各种逻辑功能,本身带有定时器、计数器,可以用来定时和计数,并且其功耗低,体积小,计数成熟和成本低等优点。

第3章 系统硬件设计 3.1 整体方案设计 3.1.1 系统概述

整个系统以STC89C52单片机为核心器件,配合电阻电容晶振等器件,构成单片机的最小系统。其它个模块围绕着单片机最小系统展开。其中包括,传感器输采用DHT11温湿度一体的传感器,负责采集温度和湿度的数据后发给单片机。按键部分使用市面上常见的轻触按键作为系统的输入设置模块。输出则采用蜂鸣器+LED的形式。电源供电则采用USB 5V供电。

3.1.2 系统框图

DHT11温湿度一体传感器 按键设置输入

1602液晶显示 蜂鸣器 LED指示灯

单片机 最小系统

3-1 系统框图

3.2 最小系统模块 3.2.1 STC89C52简介

(1)概述

STC89C52是一个低电压,高性能CMOS 8位单片机,片内含8k bytes的可反复

2

擦写的Flash只读程序存储器和256 bytes的随机存取数据存储器(RAM),器件采用ATMEL公司的高密度、非易失性存储技术生产,兼容标准MCS-51指令系统,片内置通用8位中央处理器和Flash存储单元,功能强大的STC89C52单片机可为您提供许多较复杂系统控制应用场合。

STC89C52有40个引脚,32个外部双向输入/输出(I/O)端口,同时内含2个外中断口,3个16位可编程定时计数器,2个全双工串行通信口,2个读写口线。STC89C52有PDIP、PQFP/TQFP及PLCC等三种封装形式,以适应不同产品的需求。 (2)主要功能特性

? ?◆兼容MCS51指令系统;

? ?◆8k可反复擦写(>1000次)Flash ROM; ? ?◆32个双向I/O口;

?◆256x8bit内部RAM ;

? ?◆3个16位可编程定时/计数器中断;

?◆时钟频率0-24MHz; ? ?◆2个串行中断;

? ?◆可编程UART串行通道; ? ?◆2个外部中断源; ? ?◆共8个中断源; ? ?◆2个读写中断口线; ? ?◆3级加密位;

? ?◆低功耗空闲和掉电模式;

?◆软件设置睡眠和唤醒功能; (3)8051单片机的引脚功能

MCS-51系列单片机一般采用40个引脚,双列直插式封装,用HMOS工艺制造,其外部引脚排列如图3-2所示。其中,各引脚的功能为:

?图3-2 STC89C52引脚图

① 主电源引脚

VCC(40脚),接+5V电源正端;

3

GND(20脚),接+5V电源地端; ② 外接晶体或外部振荡器引脚

XTAL1(19脚),接外部晶振的一个引脚。在单片机内部,它是一个反相放大器

的输入端。当采用外部振荡器时,此引脚应接 地。

XTAL2(18脚),接外部晶振的另一个引脚。在片内接至反相放大器的输出端和内部时钟电路的输入端。当采用外部振荡器时,此脚接外部振荡器的输出端。 RESET(9脚),复位信号输入端,复位/掉电时内部RAM的备用电源输入端。 ALE(30脚),地址锁存允许/编程脉冲输入,用ALE锁存从P0口输出的低8位地址。在对片内EPROM编程时,编程脉冲由此输入。

PSEN(29脚),外部程序存储器读选通信号,低电平有效。

EA(31脚),访问外部存储器允许/编程电压输入。EA为高电平时,访问内部存储器;低电平时,访问外部存储器。 ④ 多功能I/O口引脚

8051单片机设有4个双向I/O口(P0、P1、P2、P3),每一组I/O口线都可以独立地用作输入或输出口,其中:

P0口(32~39脚)——双向口(三态),可作为输入/输出口,可驱动8个LSTTL门电路。实际应用中常作为分时使用的地址/数据总线口,对外部程序或数据存储器寻址时低8位地址与数据总线分时使用P0口:先送低8位地址信号到P0口,由地址锁存信号ALE的下降沿将地址信号锁存到地址锁存器后,再作为数据总线的口线对数据进行输入或输出。

4

③ 控制信号线

P1口(1~8脚)——准双向口(三态),可驱动4个LSTTL门电路。用作

输入线时,口锁存器必须由单片机先写入“1”,每一位都可编程为输入或输出 线。

P2口(21~28)——准双向口(三态),可驱动4个LSTTL门电路。可作

为输入/输出口,实际应用中一般作为地址总线的高8位,与P0口一起组成16 位地址总线,用于对外部存储器的接口电路进行寻址。

P3口(10~17脚)——准双向口(三态),可驱动4个LSTTL门电路。双

功能口,作为第一功能使用时,与P1口一样;作为第二功能使用时,每一 位都有特定用途,其特殊用途如表3.1所示:

搜索更多关于: 基于单片机的温湿度监控系统 的文档
基于单片机的温湿度监控系统.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76ivs9olbt036aw5uk0t_2.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