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作业共二个小题:
1.如何利用需求价格弹性理论进行价格决策?
2.短期生产中,一种可变要素投入越多,总产量是否越大?为什么? 1.如何利用需求价格弹性理论进行价格决策?
一、需求的价格弹性理论
答:价格弹性主要包括需求价格弹性、需求交叉价格弹性和供给价格弹性,此外还有需求收入弹性。
需求量和价格的关系是供求理论中的重大问题。一般来说,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条件下,某一商品价格提高,对该商品的需求量减少,反之,商品价格下降,则对该商品的需求量增加。这种商品的需求量与该商品价格成反向变化关系称为需求规律或需求定理,是进行价格决策时必须遵循的规律之一。衡量商品需求量与价格的这种关系用需求价格弹性Ed,是指需求量对价格变化作出的反应程度,即某商品价格下降或上升百分之一时,所引起的对该商品需求量增加或减少的百分比,其计算公式为:
Ed=-(△Qd/△P)×(P/Qd)
一般情况下,商品的Ed>1表明需求量对价格变化反应强烈,这类商品为高档消费品(或称为奢侈品);Ed<1表明需求量对价格变化反应缓和,这类商品为生活必需品。
对于Ed比较大的,一般来说都是奢侈品,有较多的替代品,消费支出在总预算中占据比较大得份额,对消费者的生活一般不是那么重要,消费者调节需求量的时间比较长;Ed比较小的,一般来说都是生活必需品,有较少的替代品,消费支出在总预算中占据比较小的份额,对消费者生活很重要,消费者调节需求量的时间比较短。
二、企业决策中的需求的价格弹性理论
——以网络商品需求的价格弹性理论为例。
首先,网络商品有一个其他商品一般都不具备的特点,就是成本不变。主要来说就是增加供给量对于成本的影响基本不变。但是对于价格与需求量之间关系可能会更加复杂。
首先,一个网络产品是很容易被复制的,就是替代性很强。一个网络产品可能很容易就被抄袭了,这是非常普遍的事情。比如:“人人网”其实就是抄袭过去的“开心网”。然后,网络产品也是属于奢侈品的范畴。这说明它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性很低,一个人不购买人人的会员和购买人人的会员差别不大。但是从一方面来说,网络产品往往价格都比较便宜。例如:一个“人人网”的会员在淘宝网上甚至可以卖到20元一年半。而人们对于这些花销比较小的商品往往做出决策的时间是比较短的。
然后让我们分析一下企业应如何做出决策。首先,由于网络产品的替代性和奢侈品的特性,在初期阶段需求的弹性系数往往是比较低的。那么这时就要减价以便于吸引客户,吸引更多的用户使用本企业网络产品,当然创意也是必不可少的。我们虽然不能做到“独一无二”,但起码要做到“步步领先”。这样在营业的初期阶段,通过降低价格P,在使得Q上升的同时,TR也会上升。在经历过一段时间后,随着Q不断增大,即本网络产品的用户不断增加,也就是说网络群体对于本网络产品的依赖性不断增加,那么网络产品的可替代性就会下降。从需求的弹性价格理论上来讲就是价格的弹性系数Ed下降。那么这个时候为了提高企业的利润和企业总收益TR,就可以采取提升价格的方法。例如:QQ会员就由过去的8.8元一个月涨到9.1元一个月,这样就保证了企业的利润。
因此,我认为作为网络产品,由于刚开始的Ed较高,所以应该降价,来保证总收益;在经营一段时间后,形成自己的品牌,然后随着Ed的下降,应逐渐提价来保证TR的最大化。
1
2.短期生产中,一种可变要素投入越多,总产量是否越大?为什么?
答:在短期生产中,可变要素投入越多,产量不一定越大。当可变要素增加到一定点后,随可变要素的增加,产量还可能减少。
要理解这一问题,我们必须理解短期生产的一条重要的生产规律,边际产量(收益)递减规律。
所谓边际产量(MP):是指某种生产要素增加一个单位所引起的产出增加量。
在短期生产中,在其他生产要素保持不变的前提下,如果连续增加某种可变生产要素的投入,最初边际产量会递增,但当可变要素增加到一定点后,可变要素的边际产量会递减,最后还可能为负数。(简单来说有三阶段:递增、递减、负数)
我们可以结合图形来分析这一问题:
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之间的关系:
第一,在其他生产要素不变的情况下,随着一种生产要素的增加,总产量曲线、平均产量曲线和边际产量曲线都是先上升而后下降。这反映了边际产量递减规律。
第二,边际产量曲线与平均产量曲线相交于平均产量曲线的最高点。在相交前,平均产量是递增的,边际产量大于平均产量(MP>AP);在相交后,平均产量是递减的,边际产量小于平均产量(MP<AP);在相交时,平均产量达到最大,边际产量等于平均产量(MP=AP)。
第三,当边际产量为零时,总产量达到最大,以后,当边际产量为负数时,总产量就会绝对减少。
2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