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基于初中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下的实践作业的设计与实施
作者:倪军
来源:《西部论丛》2020年第05期
摘 要:对于我国的学生而言,历史贯穿于其整个学习的生涯中,而对于初中生而言,历史学科知识难度中等偏下,主要是引导学生认识了解民族发展进程、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吸收历史的五大核心素养来提升自己看待事物的辨别、认识能力。正是由于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因素,实践性作业的安排必须合理、丰富、健全,重视历史学科所具有的特殊功能。由此,本文对初中学科核心素养下实践作业设计和实施进行阐述。 关键词:初中历史;实践性作业;核心素养 引 言
传统教学模式中,不会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层次布置作业,而是根据教师的教学计划和流程而布置的。但初中历史学科设立的意义不仅仅是让学生带着应试思想学习迎接中考,而是了解、缅怀我们的祖先,了解自己民族的历史长河中的发展,深知爱国主义精神的国家发展的重要意义。但是在大多数历史教学活动中,由于布置作业策略的缺乏,使历史作业中出现质量不达标、学生学习历史囫囵吞枣等种种现象。 一、初中历史学科教学的重要意义
在国家基础教育改革之下,在新课改方兴未艾之时,由于初中历史学科是一门重要的人文学科,因此该学科承担着从基础教育开始培养公民历史素养的重任。但是,由于目前历史学科在社会重要选拔性考试中的地位不高,其重要性在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中并没有得到充分展现。目前的教育教学环境中历史教师们需要本着职业精神、坚守本职工作,凭借历史学科教学中的德育优势,将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教育的特征发挥到极致。许多历史学家、教育工作者通过多年的教学工作,依旧积极地探寻历史与实践的交点,增强历史的实践性和实用性;对于新一代学生来讲,这将极大引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有利于实现历史学科核心素质教育的效力。一直以来,很多人认为历史学科只是“锻炼”了学生死记硬背的能力,认为背背就会了,和实际生活无关,也不要花太多精力在学习历史上,据调查得出产生这种思想背后的原因如下,一是历史不像数理化等工具性学科具有很强的
实际应用性和操作性,教师教学效果不会在短时间内明显体现出来。二是初中的历史教科书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未进行改革,相关历史知识仅侧重理论,缺少现实应用性。三是历史教学方法本身存在单调性,主要以课堂上教师传授课本知识为主要教学方法,与社会生活现实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