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期末模拟试卷(第七套)
高一地理
本试卷共8页,考试时间100分钟,满分100分。
第一部分 (选择题 共60分)
下列各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要求的。请把答案填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本大题共40道小题,每题1.5分,共60分。
1.图1中的大中小圆分别表示河外星系、太阳系、地月系,能正确表示三者之间关系的是
① ② ③ ④
图1
A.① B.② C.③ D.④ 美国东部时间(西五区)2013年11月18日13时28分,“火星大气与挥发演化”探测器在佛罗里达州的卡纳维拉尔角空军基地成功发射。据此回答2~4题。 2.美国发射“火星大气与挥发演化”探测器时,北京正值
A.上午 B.正午 C.下午 D.晚上 3.火星属于类地行星,主要表现在火星与地球
A.绕日公转的方向相同 B.绕日公转的轨道形状具有近圆性 C.绕日公转的轨道面相近 D.距日远近、体积、质量等特征相似 4.与火星相比,地球具备生命存在的基本条件之一是
A.适宜的温度和充足的水汽 B.适宜的大气厚度和大气成分 C.复杂的地形和岩石圈 D.强烈的地震和火山活动
据报道,目前太阳活动的频次、强度都在急剧增加,已进入太阳活动极为活跃的时期,且这样的状态还可能持续1至2年。据此回答5、6题。 5. 太阳活动的重要标志是
A.黑子、耀斑 B. 太阳风、黑子 C. 高能带电粒子、耀斑 D.太阳辐射、电磁波 6.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是
A.改变大气圈厚度 B.产生“磁暴”和“极光” C.诱发地震和潮汐 D.干扰无线电长波通信 7.维持地表温度,促进地球上大气、水、生物活动和变化的主要动力是
A.重力势能 B.生物能 C.太阳辐射能 D.风能 8.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的最主要原因是 A.黄赤交角的存在 B.地球上有南北回归线 C.地球上五带的划分 D.地球上存在季节更替
读表1,回答第9、10题。
表1 某月9~13日的天安门广场国旗升降时刻表 日期 北京时间 升旗时刻 降旗时刻 1
9日 06:52 17:04 10日 06:53 17:03 11日 06:55 17:02 12日 06:56 17:01 13日 06:57 17:00
9.在表1所示的时段内,太阳直射点 A.在北半球,向北移动 C.在北半球,向南移动 10.该时段内
A.地球公转速度越来越慢 C.上海昼长时间越来越长
B.在南半球,向北移动 D.在南半球,向南移动
B.北京正午太阳高度越来越小 D.北极圈内的极昼范围越来越小
图2为地球圈层结构示意图。读图回答11~13题。 11.图中表示大气圈的是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甲 12.图中丙圈层 丙
A.范围包括地壳和上地幔顶部 丁 乙 B.是由气体和悬浮物组成的系统
己
C.是一个规则但不连续的圈层
戊 庚 D.是一个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
13.岩石圈指图中
A.戊层和软流层的合称 B.丁层和戊层的合称
图2
C.戊层和己层的合称 D.己层和庚层的合称
读图3 “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回答14~16题。 14. 图中
① A. ①表示太阳辐射 宇宙空间 B. ②表示大气辐射 大气上界 C. ③表示大气逆辐射 吸收 D. ④表示地面辐射 ② 反射 大气 15. 近地面大气的热量主要来自 散射 A. ① B. ② ④ ③ C. ③ D. ④
16.倡导低碳生活,减少CO2排放可以使 地面 A.①增强 B.②不变
图3
C.③减弱 D.④减弱
图4为北半球近地面某气压场中的受力平衡的风向图。读图回答17、18题。 17.形成风的直接原因是
A.大气的垂直运动
b
B.水平气压梯度力 C.地转偏向力 D.地面冷热不均
18.图中表示近地面风向的字母是
A.a B.b
图4 C.c D.d
2
图5是2013年5月15日欧洲部分地区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读图回答19~21题。 19.图中甲、乙、丙、丁四地相比
A.甲地云量最少 B.乙地气温最高 C.丙地气压最高 D.丁地风速最大
20.甲、乙、丙、丁四地天气状况,叙述正确的是
A.甲地阴雨,受冷锋影响 B.乙地降雨,受暖锋影响 C.丙地晴朗,受气旋影响 D.丁地晴朗,受低压影响
21.甲、乙、丙、丁四地气候类型对应正确的是 A.甲——温带季风气候
B.乙——极地冰原气候 C.丙——温带海洋性气候 D.丁——地中海气候
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夏秋季节常受到台风影响。
图5 据此回答22~24题。
22.图6中,能反映我国台风近地面水平气流状况的是
① ② ③ ④
图6
A.① B.② C.③ D.④ 23.若台风中心位于海南岛东部洋面,海南岛主要风向为
A.东北风 B.西南风 C.西北风 D.东南风 24.台风可能带来的不利影响是
A.强烈降温使农作物遭受冻害 B.丰沛降水缓解高温酷暑和旱情 C.冻雨压断电线、折断电线杆 D.狂风暴雨导致部分航班取消
读图7“全球气候变暖对地球的影响示意图”,回答25、26题。
全球气候变暖 甲 海平面上升 淹没沿海低地 25.图中甲可能代表 A.森林减少 B.酸雨增多图 7 C.物种灭绝 D.冰川融化 26.图7反映出自然地理环境的 A.差异性 B.整体性 C.综合性 D.区域性 读图8“太平洋海区洋流示意图”,回答27~30题。 27. 图中①~⑧洋流的流向,主要受信风带影响的有
A. ①⑤ B. ②⑥ C. ③⑦ D. ④⑧ 28.关于中低纬海区洋流分布规律的正确叙述是
A.北半球呈逆时针方向流动,大洋西岸为寒流
B.北半球呈顺时针方向流动,大陆东岸为暖流 C.南半球呈顺时针方向流动,大陆东岸为暖流 D.南半球呈逆时针方向流动,大洋西岸为寒流 29 受洋流影响,甲地
A.草原广阔 B.森林密布
C.附近海域有著名渔场 D.气候常年寒冷干燥
3
30.乙国多火山地震,是因为其位于 A.季风气候区 B.大陆与海洋交界处 图8
C.暖流流经地区 D.板块与板块交界处 读图9“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完成31~33题。
31.岩石按成因可分为
A.岩浆岩、沉积岩、花岗岩 B.沉积岩、火山岩、大理岩 C.沉积岩、岩浆岩、变质岩 D.玄武岩、变质岩、沉积岩 32.甲、乙、丙、丁中表示岩浆岩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图9 33.图中序号代表的地质作用正确的是
A. ① —— 冷却凝固
B. ② —— 外力作用
C. ③ —— 重熔再生 D. ④ —— 变质作用
图10为某地实景图。读图回答34、35题。 34.该实景图反映的是
A.断块山 B.火山 C.褶皱山 D.背斜成谷 35.图示地质构造的形成原因主要是
A.搬运作用 B.地壳运动 C.变质作用 D.风化作用
图10
读图11“我国东南沿海某城镇规划图(比例尺为1∶100 000)”,回答36、37题。
图11
36.拟在甲镇与乙村之间修建一条公路,图中四条规划线路中最合理的是
A.a
B.b C.c
D.d
37.图中铁路分布存在着明显的问题,主要是
①穿越河流,路程较远 ②临近港湾,成本较高 ③穿越城区,有噪音污染 ④部分路段坡度较陡,修建难度大 A.①②
4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