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悲鸿画马》教学设计
一、教材简析:
《徐悲鸿画马》是本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写的是徐悲鸿细心观察马,刻苦练习画马,获得成功的故事。本文篇幅短小,作者选取最典型的材料来表现文章主题,并通过细节描写把徐悲鸿刻苦画马的精神和他伟大的艺术成就表现得十分深刻。有利于帮助学生树立崇高理想,坚定刻苦学习的信念,形成顽强不息的意志品格。
二、教学目标:
1、 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理解“举世闻名”“一望无际”“功到自然成”等词语的意思。
2、学习边默读边思考的阅读方法,理解重点词句对表现课文中心的作用。 3、通过课文学习,教育学生明白做任何事情,只有专心致志,刻苦努力,才能获得成功的道理。
三、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徐悲鸿为取得成功所下的苦功夫。 教学难点:指导学生抓住关键词语,理解课文内容的能力。
四、教学流程: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上节课,我们一起通读了《徐悲鸿画马》,学习了这篇课文的生字词,现在,
1
老师让词语宝宝坐上了骏马,现在就看哪个小组的马儿跑得快吧! 二、再读课文,细细感悟
同学们真不错,让马儿跑得四蹄生风,真像徐悲鸿笔下的骏马。 问:那哪位同学能告诉大家,徐悲鸿是什么人啊? 预设:徐悲鸿是一位举世闻名的画家。 问:文中又是怎样评价徐悲鸿的作品的呢? 预设:他画的骏马成了世界公认的艺术珍品。
1、自由读课文第四自然段,找一找哪句话最能概括出徐悲鸿画马的特点?动笔画出来。
他画的骏马图成了世界公认的艺术珍品。你看《奔马图》中那气势雄壮、四蹄生风的骏马,奔腾在一望无际的原野上,显示出一股巨大的力量。那强劲的铁蹄,仿佛发出“嗒嗒”的啼声,催人向上。
齐读,师生赛读,比赛朗读
要求:要读出奔马一泻千里,势不可挡的力量
2、 徐悲鸿为什么能成为这么了不起的大画家,能画出气势如此雄壮,如此栩栩如生的骏马呢?文章最后一段已经告诉了我们原因“功到自然成,徐悲鸿终于获得了成功”,“功到自然成”是什么意思?徐悲鸿都下了哪些功夫?
A、默读课文第2段,静静地体会他为了画好马是怎样做的?
第一句说他常常跟在马后边观察马,“常常”可体会到观察马的次数特别多。第二、三两句讲徐悲鸿观察马摔伤了,他全然不顾,说明观察时的仔细认真。
B、默读课文第3段,静静地体会他为了画好马是怎样做的?
从“整天”“几乎”体会画马的专心,从“贴满”中感悟他画马的数量多。 (读)读出徐悲鸿为了画好马,如痴如醉地观察和画马时的专注和痴迷。 3、小结
2
徐悲鸿之所以能成为举世闻名的画家,之所以能创造出世界公认的艺术品是与他仔细观察,勤学苦练分不开的,这也就是我们说的“功到自然成”。
三、拓展延伸
师:那么徐悲鸿的成功会给你怎样的启示呢?课文我们已经读完了,你有什么感受,或者你想对徐悲鸿说点什么?
四、课后作业
收集名人刻苦努力的故事,讲给同学听。
板书设计:
徐悲鸿画马
功 举世闻名的画家 到自
然成 勤学苦练 世界公认的艺术品
仔细观察
3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