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组织:移动互联网下的组织管理变革
移动互联网下其实所有的商业信息都是被革新的。以前传统企业胜在信息的不对称。 举个例子,你在黑龙江我在杭州,把黑龙江的产品引进到杭州来,信息的不对称会导致价格差,从而导致商业利润的产生。
PC互联网行业解决了信息的对称问题。举个例子,智联解决了用人单位和找工作的人之间的信息对称;淘宝解决了买家和卖家之间的信息对称;58同城解决了二手货这样的生活信息的信息对称。
在互联网的信息对称下,传统企业的管理方式,其实已经开始有些变化。它要求组织的创新性更强,用户思维更强,相应会增加一些在传统企业里没有的部门,随之管理也会发生一些变革。
而在移动互联网下,解决了信息的即时对称。从理论上讲,我们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获取任何区域的任何产品。这个时候你会发现当商品在理论上被百分百满足的时候,人们需要的不再是商品的基本满足,而是更具个性化更符合自己特点的产品。
这样商业就有了三个要素的变化:
第一,产品由丰富化向极致化转变,产品的经营元素变化了。 第二,极致化导致供应链环节由批量生产向小量多批次转变。
举个例子,以前我在工厂里生产一款产品,一万件起步,而现在20-30件就开始制作,供应链由流水线作业变成了柔性面儿的方式。
第三,营销由企业主导向用户主动传播转变。
以前,我们采用的是产品价格渠道促销的营销方式,现在是喜欢的用户在微博、朋友圈进行主动传播,并形成链式传播的效应。
当商业的三个元素,产品元素、生产及供应链元素以及营销元素,都发生变化时,组织一定发生变化。因为管理本身是为了与商业匹配,数据业务匹配才能增进他的生产效能,才能解决他的商业价值促进的问题。
不可否认,互联网改变商业的同时,也对管理的结构产生了颠覆。“阿米巴”小型组织、员工自我管理模式、取消大量中层、跨界员工群组等前所未闻的组织形态出现,管理变得快速,以节点为代表的网络化时代、网络化的特性需要网络化组织和管理思路来匹配。一切商业都将互联网化。
我们过往的传统管理方式,是自上而下的管理,信息是自上而下的流动,高层制定战略,中层和一线员工的能力主要表现在解读战略和执行战略,执行战略是核心。而在互联网中,以用户为核心的管理方式正好和传统企业相反,是成倒三角形的结构。它要求离用户最近的一线员工,拥有快速解读用户的能力。而中层管理层和高层管理者,所做的不再是战略的制定,而是对一线员工反馈的用户信息给予支持和响应。
外部是用户,那么一级经营体由一线员工组成,并协同一致与用户零距离。无论是营销,研发,制造都在以用户为导向创造价值。而内部里面二级经营体也就是中层,三级经营体也就是高层。其实变成了内部是协同优化作用,搭建了一个以用户为导向的资源平台。
一个企业要想完成移动互联网下的转型,就要完成自组织。
“自组织”是指在外部环境无序化的状态下,组织能够自动感应外部的变化,并做出正确的反馈。自组织具体表现就是:自创新、自驱动、自运转。以员工为小单位单元,来进行的经营方式。
拿韩都衣舍为例,韩都衣舍今年已经是4冠王了,旗下有几十个品牌。韩都衣舍本身有240个供应商,如果用户需要一款衣服50件以上,就可以起订,交货的平均周期只需要20天,有超过3万款同时在销售。这在传统企业中,是不太可以想象的。
这就是稻盛和夫提出的“阿米巴经营”。阿米巴经营:划分为“小集体”,像自由自在的重复进行细胞分裂的“阿米巴”,以各个“阿米巴”为核心,自行制订计划,持续自主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