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西师大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第一学期语文12月科学文化知识竞赛试卷C卷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11/20 10:46:07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西师大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第一学期语文12月科学文化知识竞赛试卷C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 语文知识积累 (共3题;共3分)

1. (1分)读下面的文字,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我们总是在走。我们随遇而安、落地生根;既来则定、四海为家。我们像一群新时代的游牧民族,一群永无归宿的流浪移民。也许我走过太多的地方,有了太多的第二故乡。然而在城市闷热zhì________息的夏日里,我时时想起北方的原野。那里的一切粗guǎng________而质朴。二十年的日月就把一个纤弱的江南女子,磨砺得柔rèn________而坚实起来。以后的日子,我也许还会继续流浪,在这极大又极小的世界上,寻mì________着、创造着自己精神的家园。

(张抗抗《故乡在远方》) 2. (1分)古诗文积累。

(1)树树皆秋色,________。(《野望》)

(2)________,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3)________,________;夕日欲颓,沉鳞竞跃。(陶弘景《答谢中书书》) (4)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________,________。(吴均《与朱元思书》) (5)________,________,盖竹柏影也。(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6)寄情于物,是诗歌的重要表现形式,亦如曹操在《龟虽寿》“________,________”一句中,借老马抒写了他老当益壮、自强不息的豪情,展现了生命的存在的意义;刘桢在《赠从弟》“________,________。”一句中,借一问一答咏叹松柏之刚劲坚强、坚贞不屈,展现生命的高贵品格。

(7)古往今来,每一个离家的诗人都有着自己的故乡情结。请从崔颢的《黄鹤楼》和李白的《渡荆门送别》中,任选一句直接抒发诗人对故乡情感的诗歌,(须是连续的两句)默写下来,并具体分析诗人的情感。

3. (1分)把“但是它不愿意。”这句话应该填入文章的哪一处?( )

①如果它早已变成漂亮的小湖,奇丽的深潭,也许早就免除了这“地下”的一切艰辛。②它懂得阳光虽然嫌弃

第 1 页 共 9 页

它,时间却是公正的,为此它宁可付出几万年的代价。③它在黑暗中苦苦挣扎向上,爱生命竟爱得那样热烈真挚。④尽管阳光一千次对它背过脸去,它却终于把粗壮的双臂伸向了光明的天顶,把伟岸的成材无私奉献给人们,得到了自己期待已久的荣光

A . ① B . ② C . ③ D . ④

二、 阅读理解 (共1题;共3分)

4. (3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好沉的一抔土 石英

①在这里,旧的皇历是更不是了。

②原本我以为,黄河口的土是粗糙的、贫瘠的。因为在我幼小时,大人们就告诉我:那是个盐碱沙荒、十年九不收的地方。

③但当我实地来到这黄河入海处,亲眼领略了它的豪迈气势和不凡的资质后,我便意外地发现:这里不仅地阔,而且土肥,攥在手里,酥细得像润了油,却又不腻而匀和;凑近鼻沟下一闻,别有一种清香。以我年轻时在老家从事农桑的经验,这样的土质,任管种蔬菜还是种庄稼都是很理想的。

④果然,在后首那块干松的地段,好一片秋禾!风过时,高粱擎起硕大的锣鼓槌相互撞击,没有敲出多大的声响,却惊起一对翠蓝色的珍鸟从深处腾出,在半空里飞旋两遭,没有树枝可依,又飘落在旁边的一片谷地,立在穗上颤颤悠悠,像一双新婚伉俪相对荡着秋千。那千支万条谷穗的金笔,在漫野里尽情描绘秋熟的图景。

⑤再往前,更接近河口的一片土地,许是刚冲积成不久,还没有好好利用。如此潮润的沃土,瞅着都会口舌生津,谅也不会长时被闲置的。

⑥我是个庄户底儿,颇有些“爱土成性”,走着走着,禁不住又珍惜地捧起一抔土来,觉得好沉重,真的——比一般的土要有分量。“你的手感不一样吧?”我们的老向导、四十年的治黄专家王总工程师看出来了,接着他以充满诗意的幽默口吻向我解释,“这土确实有点特殊:黄河口虽说在山东,这里的泥沙却不全姓鲁,它们有的姓甘,

第 2 页 共 9 页

有的姓秦,有的姓晋,有的姓豫,大都是外来户。你手里攥着九个省区呢,怎能不重?”

⑦我始而以为他是在开玩笑,再一琢磨,或许还真有道理,但究竟是科学上的依据,还是哲理上的深远含义?科学上的道理,土质的某种特殊性,还有待请教;引我深思的倒是他所说的“攥着九个省区”这句话,确实是够有分量的,其中不但有地理上的广阔,更有历史的重负,大河不舍昼夜滔滔奔流,融雪纳雨,诸种情味,羼和着千年万载艰辛的汗珠。经过漫长历史淘滤,轻浮的、劣质的分子被冲出河口,混杂于海水中;能够落下来的便执著地痴恋于河口,不肯随波逐流。这些分子多是精华,它们当然最凝重。

⑧这土,攥在手里是无声的,我却觉得它储留、凝结着我们这个民族苦难和奋起的回声。太遥远的且不说,七十多年前,就有黄泛区百姓流离失所啼饥号寒的哭泣,更有1947年6月30日刘邓大军强渡黄河的雄浑声浪……

⑨我更深深感悟到:我手里攥着的不是一抔普通的土,一时竟合不得扔弃它——它值得我珍惜并作为一种精神的动力。这时我不仅觉得它的分量沉重,而且攥得好苦!

⑩但不论是何种滋味,过去的毕竟已成为过去。现在,我闻到的是风赠秋熟的醇香;眼前,是驰向海口的两栖机动勘测船。王总兴致勃勃地向我透露:三年以内就将结束这里“有水无航,有油无厂,有口无港”的局面。“到那时,你再来看!”

?他的语气是那么坚定,那么充满信心;不需怀疑,他过去四十年间的治黄成绩就是金质“信用卡”。 ?至此,我可以愉快地松开手了。土,被攥成紧紧的一团,我随手把它揉碎,轻松地撒开去,土星儿均匀地铺在地面上,幻觉中,我的眼前仿佛展开了一幅新洲远景图……

(略有删改)

(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文章以“我”对黄河口的土的情感为行文线索,思路清晰。 B . 第⑥段王总诗意的话语,丰富了“我”对黄河口土的认识。 C . 文章使用“闻”“捧”“攥”等词语,写出“我”爱土成性。 D . 文章在叙事的基础上抒情、议论,语言朴素,充满哲理。 (2)第②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3)结合语境,按照要求赏析。

高粱擎起硕大的锣鼓槌相互撞击 , 没有敲出多大的声响,却惊起一对翠蓝色的珍鸟从深处腾出,在半空里飞

第 3 页 共 9 页

西师大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第一学期语文12月科学文化知识竞赛试卷C卷.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772y6988it2xn8u9whcj4n25q6ny0j004j0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