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参考资料
可行性研究报告
信息镇河道治理工程 . .
第一章 概况
第一节 自然概况
一、地理概况
XX关区位于XX省东北部,XX市南部山区,地处长江上游,金沙江中游东岸。地理座标:东经102°53′~103°27′,北纬26°32′~27°25′。全县土地总面积3245km2,地处金沙江与牛栏江两江交汇间的三角地带,县域南北长98km,东西宽57km,,每平方公里人口密度159人,在总土地面积中,有耕地578.95km2;林地1163.62 km2;草地215.73 km2;荒山荒坡862.03 km2;其它用地373.67 km2。人均占有林地3.8亩、牧地0.7亩,低于全省平均水平;人均耕地1.9亩,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人均荒山荒坡2.8亩,土地资源并不丰富,但开发潜力较大。
二、气候和地形、地貌
巧家属于云贵高原季风气候,干湿季节分明,上年11月至来年5月为旱季,降水约占全年的14%;6至10月为雨季,降水量占全年的86%,降水十分集中;降水年分布极不均衡。全县东、西、北三面为金沙江、牛栏江所环绕,中部受荞麦地河、马树河侵蚀切割为凹陷谷地。整个地势呈由北向南降低之势,最高点是药山之巅,海拔4041m,最低点金
参考资料
. .
沙江与牛栏江交汇处最低侵蚀基准面,海拔517m,相对高差3524m。工程枢纽区地处巧家后山古崩塌大滑坡堆积体的前缘部位,属滇东北高原北部乌蒙山北缘斜坡地带。XX关区由于地形地貌十分复杂,海拨高差悬殊,气候变化比较突出,属亚热带和温带共存的高原立体气候。具有“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的山区立体气候特点,全县气候类似全国缩影,具有高寒、温暖、干热三类气候。
第二节 项目区概况
一、自然概况
药山镇地处XX市XX关区境腹地,药山南麓,位于东经103°00′~103°07′、北纬26°58′~27°29′处,距离县城62公里,东与六合乡、新店乡接壤,西与大寨镇、巧家营乡交界,北与东坪乡、小河乡相邻,南与铅厂乡、中寨乡毗邻,共计有九个乡镇与其接壤,巧大公路横穿其间,有13个乡镇的公路经过药山镇,交通十分方便,是XX关区的交通枢纽和重要的物资集散地。
二、社会概况
全镇总面积384km2,下辖17个村委会45个自然村,有汉、苗、彝、回、布依、白等民族,总人口46599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906人。镇政府驻药山,现状人口约2500人,
参考资料
. .
海拔高程2200m。
药山镇是XX关区的一个高寒山区贫困镇,主要粮食作物为马玲薯、玉米、荞麦等。境药山南麓盛产中草药数百种,广阔的天然牧场和高山牧地使该镇的畜牧业在XX关区占有重要的地位。近年来,该镇逐步发展以萝卜为主的绿色食品产业,萝卜种植面积达1800余亩;同时,加快发展中草药的种植。畜牧业、绿色食品产业和中草药种植逐步成为该镇的支柱产业。
三、发展规划
XX关区政府、县发改局和药山镇党委、政府根据当地的资源条件、区位优势,将药山镇作为XX关区的第二中心集镇。为加快中心小城镇的发展,XX关区政府、县发改局和药山镇党委、政府提出了药山镇中心小城镇综合开发项目,从集镇新兴路、集贸市场、供水工程等项目的建设着手,充分发挥药山镇的中心地带、交通枢纽和物资集散地的优势,带动邻近村镇的快速发展,为提高全县的城镇化水平、推动城乡一体化进程、促进XX关区的经济发展作出贡献。
二十一世纪,党中央、国务院提出了“小城镇、大战略”的战略决策,XX省委、省政府对城乡结构调整和城市化问题也给予了极度大的关注,作出了“关于加快城镇建设的决定”,XX省计委、XX省建设厅以云计投资[2002]59号文发出
参考资料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