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学科核心素养引领下信息技术与化学教学的融合创新
作者:李新义 夏建华 蒋蓓蓓 来源:《化学教学》2017年第09期
摘要:以“乙烯”为例,运用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在课前微课学习的基础上,课堂上利用AR技术建构乙烯结构、数字化实验引领学生开展科学探究,数据分析功能优化教学决策、促进及时反馈等,做到了信息技术与化学教学的融合创新,促进了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升。
关键词: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信息技术;翻转课堂;数字化实验;科学探究 文章编号:1005–6629(2017)9–0040–07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是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战略选择。信息技术与化学教学的融合创新为中学化学教学改革注入了勃勃生机,翻转课堂[1]、智慧课堂[2]、数字化实验[3]等以信息技术为支撑的教学形态已深刻地影响着中学化学教学。笔者认为,面对课堂上纷繁呈现的信息技术,需要从学科核心素养的角度审视其在促进学生发展方面的价值,评价其对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方面的贡献。本文拟以人教版化学2“乙烯”的课堂教学为例,在学科核心素养引领下,探索信息技术与中学化学教学的融合创新。 1 教材分析及教学流程
本节课是在学生掌握甲烷为代表的烷烃的结构和主要化学性质,对有机物中结构决定性质的特点有了初步认识的基础上进行乙烯教学的。通过乙烯的教学为不饱和烃学习奠定基础,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乙烯是最简单的烯烃,是烯烃的代表物,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乙烯以及乙烯的产品已渗透到人类生活的若干领域。从学习环节上来考虑,乙烯的学习为学生建立了物质结构与性质之间的关联,深化了“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用途”的观念;有利于学生掌握有机物性质及其变化的规律,培养学生宏微结合、证据推理、科学探究等化学学科核心素养。 本节课用到的信息技术有翻转课堂教学模式、AR技术、数字化实验、思维导图和相关课堂管理与互动技术,其宗旨是运用信息技术促进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其教学流程如下: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