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分析习题精解(156-160)
1【例题】根据下列材料回答1-5题
2007年上半年某镇完成工业总产值66625元,比去年同期增长32.7%,增速提高12.7个百分点。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产值56869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43.9%,占全年工业总产值计划的45.3%。完成工业增加值22177万元,同比增长26.2%,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19270万元,同比增长47.9%。
骨干企业群体壮大,对经济增长的带动作用明显,上半年,全镇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有3家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超过5000万元,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28501.8万元,同比比增长48.9%。有10家企业产值同比增加额超过1000万元,比去年增加3家,共完成工业总产值18852.7万元,同比增长88.1%。这13家骨干企业拉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经济增长20个百分点。
10个行业大类中,服装行业实现价值3.01亿元,同比增长84.9%;机械行业实现产值2236.8万元,同比增长49.5%,酒业完成价值1284万元,同比增长118.7,童车行业实现产值1107.2万元,同比增长19.3%,五金机械行业完成价值377.3万元,同比增长34.4%;箱包行业实现产值1363.2万元,同比增长31.7%;羊毛衫行业实现产值1.75亿元,同比增长11.6%;有机化学行业实现产值792.7万元,同比增长16.4%;纸制品行业实现产值1713万元,同比增长7.0%,砖瓦行业由于今年砖窑厂数量的减少,实现产值329.5万元同比下降64%。 1.2006年上半年,该镇工业增加值中由规模以上企业实现的比例约为
A.5.02亿元 B.3.95亿元 C.1.75亿元 D. 1.3亿元 2.2006年上半年,该镇工业增加值中由规模以上企业实现的比例约为
A.74.1% B.78.8% C.85.4% D.86.9% 3.2007年上半年该镇有10家企业产值同比增加额超过1000万元,这10家骨干企业的产值较去年同期增长 A.0.38亿元 B.0.41亿元 C.0.88亿元 D.1.0亿元 4.2007年上半年,该镇完成的工业总产值约占全年工业总产值计划的
A.17.7% B.45.3% C。53.1% D.无法计算
5.由上述材料可知
A.2007年上半年,该镇10个行业大类对全镇工业产值增加的贡献率相同 B.2007年上半年,该镇10个行业大类中有6个行业产值的同比增长率超过20% C.2007年上半年,该镇10个中有8个行业产值保持增长 D.2005年上半年,该镇完成工业总产值约为4.18亿元 2【例题】根据以下资料,回答1~5题。
国家工商总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09年第一季度,全国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共查处各类违法违章案件68202件,同比下降29.98%;其中立案查处案件49654件,同比下降32.26%。案件总值33.57亿元,同比下降21.26%,罚没金额3.33亿元,同比下降39.49%。
从违反法规看,违法企业登记管理法规案件9216件,同比下降38.54%;违反产品质量法规案件6760件,同比下降27.51%;违反反不正当竞争法规案件4944件,同比增长6.51%;违反商标法规案件4119件,同比下降21.93%;违反广告法规案件2141件,同比下降24.27%;违反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案件1644件,下降13.66%;违反合同法规案件156件,同比下降57.02%。
从违法主体看,在立案查处的案件中,个体工商户案件22142件,同比下降22.73%;自然人案件12472件,同比下降49.04%;公司案件6521件,同比下降21.37%,私营企业案件3957件,同比下降22.27%;集体企业案件728件,同比下降45.26%。
1.若保持同比下降率不变,预计2010年第一季度全国立案查处案件数将:
A.接近4.8万 B.接近3.4万 C.接近1.6万 D.接近2.1万 2.2009年第一季度,违反产品质量法规案件减少量是违反商标法规案件减少量的几倍?
A.1.25 B.1.56 C.1.77 D.2.22
3.2009年第一季度,各类违法主体占立案查处案件比重的最高值与最低值相差多少?
A.43.13% B.36.62% C.31.40% D.26.67% 4.下列说法与资料相符的有几个?
(1)2009年第一季度,罚没金额同比下降率大于案件总值同比下降率 (2)2008年第一季度,违反合同法规案件为353件
(3)2009年第一季度,公司案件数大于私营企业案件与集体企业案件数之和
A.0 B.1 C.2 D.3
5.根据上述资料,以下描述不正确的是:
A.2009年第一季度,自然人案件与集体企业案件同比下降均超过40% B.2009年第一季度,违反广告法规案件占各类违法违章案件的比重为3.14% C.2009年第一季度,违反各类法规案件与去年同期相比均有下降
D.2009年第一季度,违反反不正当竞争法规案件数量大约是违反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案件数量的3倍 3【例题】根据以下资料,回答1~5题。
2009年11月我国规模以上港口旅客吞吐量(万人)
1. 2009年1-11月我国规模以上港口中旅客吞吐量达到去年同期水平的旅客吞吐量之和占全国港口旅客吞吐量的( )。
A. 35.0% B. 48.7% C. 43.3% D. 54.3%
2. 2009年1-11月规模以上港口的旅客吞吐量占全国港口旅客吞吐量的( )。 A. 83.5% B. 70.4% C. 90.9% D. 65.1%
3. 2008年1-11月规模以上内河港口旅客吞吐量占所有内河港口旅客吞吐量的( )。 A. 74.7% B. 66.3% C. 70.8% D. 84.3%
4. 2009年1-11月规模以上沿海港口中平均每月旅客吞吐量大于11月当月吞吐量的有( )。 A. 7个 B. 8个 C. 9个 D. 10个 5.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2009年1-11月规模以上内河港口的旅客吞吐量约占内河港口旅客吞吐量的75% B. 2009年1-11月我国港口旅客吞吐量约是去年同期的97%
C. 2009年1-11月规模以上沿海港口中北方港口旅客吞吐量所占比例不足10%
D. 2009年11月多数规模以上港口旅客吞吐量没有达到各自2008年前11个月的月平均水平 4【例题】根据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2006年末与2002年末相比,全社会主要运输方式完成客运量由1608150万人增加到2024158万人,年均增长5.9%;旅客周转量由14126亿人公里增加到19197亿人公里,年均增长8.0%;货运量由1482737万吨增加到2037892万吨,年均增长8.3%;货物周转量由50543亿吨公里增加到88952亿吨公里,年均增长15.2%。
2002年到2006年是建国以来我国铁路建设投资最多的时期,特别是2006年我国铁路基本建设投资达到1553亿元,比2002年增长了149.0%,年均增长20.4%,比“七五”和“八五”十年完成投资的总和还要多。2002年到2006年,国家铁路正线延展里程由8.4万公里增加到9万公里,增长了7.3%;国家铁路复线里程由2.3万公里增加到2.5万公里,增长了9.1%。截止到2006年底,全国铁路营业里程达到7.7万公里,位居世界第三,比2002年末增加了0.5万公里。
2006年末,我国高速公路里程达4.5万公里,比2002年末增加2万公里,增长80.4%,年均增长15.9%。截止到2006年底,全国除西藏自治区外,各省(区、市)都建有高速公路。由于农村公路建设的飞速发展,2006年末我国公路密度达到36公里/百平方公里,比2002年末增长95.8%,年均增长18.3%。
2006年末,全国私人汽车保有量已达2333万辆,占全部民用汽车保有量的63.1%,比2002年末增长140.8%,年均增长24.6%。
截止到2006年底,全国民用飞机架数达1614架,比2002年底增长45.1%,年均增长9.8%。截止到2006年底,民用航空航线里程为211.3万公里,比2002年底增长29.1%。
2006年末,全国输油(气)管道里程为48226公里,比2002年增长62,0%,年均增长12.8%;管道输油(气)能力为66948万吨/年,比2002年增长68.4%,年均增长13.9%。 1.2006年末的旅客周转量约为2002年末的几倍?( )
A.1.26 B.1.29 C.1.32 D.1.36 2.2002年,我国的铁路基本建设投资为( )。
A.624亿元 B.642亿元 C.1042亿元 D.1024亿元 3.2002年到2006年末,下列项目年均增幅最大的是( )。
A.铁路复线里程 B.高速公路里程 C.私人汽车保有量 D.民用飞机架数
4.若2002年到2006年,私有汽车保有量占全部民用汽车保有量的比重没有变化,则2002年底,我国的全部民用汽车保有量为( )。
A.968.9万辆 B.1666.4万辆 C.2641 万辆 D.l535万辆 5.根据材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2006年与2002年相比,单位货物周转距离变长 B.2006年与2002年相比,我国铁路营业里程增加了6.5%
C.2006年与2002年相比,公路密度与私人汽车保有量的比值变小了 D.2002年,我国输油(气)管道的里程约为29769公里
1【解析】
1. D。由“2007年上半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19 270万元,同比增长47.9%”可计算出2006年上半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的增加值为19270÷(1+47.9%)≈13029万元≈1.3亿元。所以选D。
2.A。根据1题的计算,可知2006年上半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的增加值为13 029万元,由资料“2007年上半年,完成工业增加值22 177万元,同比增长26.2%”可知2006年上半年,完成工业增加值为22177÷(1+26.2%)≈17573万元,所以由规模以上企业实现的比例为13029÷17573≈74.1%。
3.C。由“有10家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18 852.7万元,同比增长88.1%”可算出较去年同期增长18852.7-18852.7÷(1+88.1%)≈8830万元≈0.88亿元。
4.C。由“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产值56 869万元,占全年工业总产值计划的45.3%”可计算出2007年全年的工业总产值为:56869÷45.3%,所以2007年上半年,该镇完成的工业总产值约占全年工业总产值计划的66625÷(56869÷45.3%)≈53.1% ,所以选C。
5.D。材料中并没有提及2007年上半年该镇10个行业大类对全镇工业产值增加的贡献率,所以A项错误;由材料最后一段可知2007年上半年,该镇10个行业大类中只有5个行业产值的同比增长率超过20%,该镇10个中有9个行业产值保持增长,所以B、C项错误;由材料第一段第一句可算出2005年上半年,该镇完成工业总产值为66625÷(1+32.7%)÷(1+32.7%-12.7%)≈41839万元≈4.18亿元,所以D项正确。 五 无 4【解析】
1.D。2006年末与2002年末相比,旅客周转量由14126亿人公里增加到19197亿人公里,可知二者的比值是:19197÷14126≈1.36,本题选D。
2.A。由“2006年我国铁路基本建设投资达到1553亿元,比2002年增长了149.0%”可知,2002年,我国的铁路基本建设投资为:1553÷(1+149%)≈624亿元,本题选A。
3.C。铁路复线里程的总体增幅是9.1%,则年均增幅必然小于9.1%,高速公路里程的年均增幅是15.9%,私A汽车保有量的年均增幅是24.6%,民用飞机架数的年均增幅是9.8%,本题选C。
4.D。2002年底,我国私有汽车保有量为:2333÷(1+140.8%)≈968.9(万辆),占全部民用汽车保有量的比重是63.1%,则2002年底,全部民用汽车的保有量是:968.9÷63.l%≈1535(万辆),本题选D。
5.B。货物周转量一实际运送货物吨数×货物平均运距,2006年与2002年相比,货运量的年均增长率8.3%小于货物周转量的年均增长率15.2%,可见A正确;2006年与2002年相比,我国铁路营业里程增加了0.5÷(7.7-0.5)×100%≈6.9%,B不正确;2006年与2002年相比,公路密度的年均增长率18.3%小于私人汽车保有量的年均增长率24.6%,故比值变小了,C正确;2002年,我国输油(气)管道的里程约为:48226÷(1+62%)≈29769(公里),D正确。本题选B。
资料分析习题精解(161-165) 1【例题】根据下表回答1-5题。 城镇新就业人数 单位:万人 项目 总计 一、就业人员主要来源 城镇劳动力 农村劳动力 大学、中专、技校学生 其他 二、就业人员安置去向 全民所有制单位 城镇集体所有制单位 从事个体劳动 1978年 544 276 148 37 83 392 152 1979年 902 690 70 33 109 567 318 17 1980年 900 623 127 80 70 572 27949 1981年 820 536 92 107 85 521 268 31 1982年 665 409 66 117 73 409 223 33 1983年 628 407 68 93 60 373 171 84 1984年 721 450 123 81 67 415 198 108 1.下面四个年份中的哪一年里,城镇新就业人数比上一年有所增加( )。 A.1981年 B.1982年 C.1983年 D.1984年 2.下面四个年份中的哪一年里,城镇新就业人数比上一年减少了,但新就业者中来自农村的劳动力人数却比上一年增加了( )。 A.1981年 B.1982年 C.1983年 D.1984年 3.从1979年到1982年,哪一类人的就业人数增减变化与城镇新就业人数的增减变化趋势恰好相反( )。 A.城镇劳动力 B.农村劳动力 C.大学、中专、技校毕业生 D.其他人 4.城镇新就业者中从事个体劳动的人数增减率变化最大的是( )。 A.1980年 B.1981年 C.1983年 D.l984年 5.与1978年相比,1984年全民所有制单位安置的城镇新就业者的人数比例大约减少了多少个百分点()。 A.8 B.14 C.20 D.26 2【例题】根据以下资料,回答1~5题。 2008年以来,面对国内遭遇历史罕见的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国际次贷危机不断蔓延和加深的严峻复杂形势,通过采取措施,有效应对,国民经济保持了平稳较快发展。 初步核算,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61491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10.6%,比上年同期回落1.1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720亿元,增长2.8%,回落1.6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30778亿元,增长11.5%,回落1.7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25993亿元,增长10.9%,回落0.4个百分点。 国内市场销售增长加快,城乡消费均保持快速增长。一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5555亿元,同比增长20.6%(3月份增长21.5%),比上年同期加快5.7个百分点。其中,城市消费品零售额17377亿元,增长21.2%:县及县以下消费品零售额8178亿元,增长19.3%。分行业看,批发和零售业消费品零售额21490亿元,增长20.4%;住宿和餐饮业3687亿元,增长23.6%。限额以上批发零售贸易业大类商品零售中,汽车类、石油及制品类、家具类和金银珠宝类均增长30%以上。 价格总水平处于高位,房屋销售价格继续上涨。一季度,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8.0%(3月份同比上涨8.3%,环比下降O.7%),涨幅比上年同期高5.3个百分点。其中,城市上涨7.8%,农村上涨8.7%。分类别看,一季度,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