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地理高考模拟卷-高中地理试题带答案-2015年景德镇市一模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7/26 3:20:05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答案】D

【命题立意】本题旨在考查读图分析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解析】湖水含盐量一般和湖泊水位成反比,故最低水位对应含盐量最高,读图可知大约为距今8300年左右,答案为D。

12.在距今7500~5000年间,青海湖水位变化特征是( ) A.逐渐上升 【答案】B

【命题立意】本题旨在考查读图分析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解析】距今7500~5000年间,含盐量呈波动下降趋势,水位变化就呈波动上升趋势。

读长江口分流沙洲洲头年平均5m等深线变化图(图5),完成13~15题。

B.波动上升 C.逐渐下降

D.波动下降

13.2004~2007年等深线位置不断变化,原因最可能是( )

A.上游过度砍伐 B.上中游大量修建水库 C.中游围湖造田 D.全球变冷,海平面下降 【答案】B

【命题立意】本题旨在考查等深线判读、人类活动对区域环境的影响,考查准确理解、判读和分析获取信息的能力。

【解析】等深线是从水底到水面的高度值,一般而言,越靠近陆地,等深线的数值越小,离陆地越远,等深线数值越大。影响河底深度的因素就是泥沙的淤积程度,泥沙淤积越少,等深线数值越大。看图得知,5米等深线是越来越靠近陆地(沙洲)部分的,说明泥沙淤积程度是越来越少,中上游大量修建水库可拦蓄泥沙,使下游泥沙淤积减少,故答案选B。 14.下列产业,不宜在图中沙洲发展的是( ) ..A.旅游休闲 B.生态农业 【答案】D

C.船舶制造 D.火力发电

【命题立意】本题旨在考查区域发展方式和方向,考查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解析】区域发展应该结合当地的资源条件,因地制宜进行开发。由图中可知沙洲缺乏煤炭,不适合发展火力发电。故选D。

15.2014年2月,长江口遭受史上最长时间咸潮影响。下列应对咸潮措施,最合理的是 A.加大地下水开采力度 B.申请三峡水库增加下泄流量 C.在入海口修建拦海大坝 D.投放化学药剂降低海水盐度 【答案】B

【命题立意】本题旨在考查应对咸潮的措施,考查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解析】当淡水河流量不足,令海水倒灌,咸淡水混合造成上游河道水体变咸,即形成咸潮。由咸潮成因可知三峡水库增加下泄流量是应对咸潮的合理措施,故答案为B。

年平均气温0℃以下地区有常年积雪分布,常年积雪下限称为雪线,雪线高度与气温和降水相关,气温的垂直变化与空气的干湿程度有关。图6是北半球某山地南坡和北坡年平均气温随海拔变化情况。读图完成16~17题。

16.读图可知( )

A.甲为阴坡 B.乙坡纬度低 C.甲为迎风坡 D.乙坡降水多 【答案】C

【命题立意】本题旨在考查地理环境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考查准确理解、判读和分析所获取信息的能力。

【解析】以山麓气温进行比较,读图可知山麓地带同海拔甲坡温度较乙坡高,故甲坡为向阳坡;山地在北半球,甲坡应该是南坡,纬度偏低。向阳坡雪线应该高,但图中雪线高度甲坡偏低,故甲坡可能是迎风坡降水多,造成雪线偏低。所以答案选C。 17.关于全球雪线海拔高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越往北,海拔越低 B.同一区域,7月高于1月 C.同一区域,南坡高于北坡 D.同一区域,降水多的区域海拔低 【答案】D

【命题立意】本题旨在考查地理环境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考查准确理解、判读和分析所获取信息的能力【解析】题干是全球雪线高度,而A、B、C只有在北半球才成立,故A、B、C错;降水多,雪线低,没有半球限制,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

图7甲中OM、OL分别为北半球某地树木一年中正午投影最短和最长的影子,ML与河流PQ段正好垂直。图乙为P、Q两水文站测得河流流量的年变化曲线。据此完成18~20题。

18.该地纬度为( )

A.23°26′N B.46°52′N 【答案】C

【命题立意】本题旨在考查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以及地理计算的能力。

【解析】据最短影长不为0,可以判断出此地无太阳直射现象,应位于北回归线以北; 由一年中正午投影最短可知夏至对应的正午太阳高度为3α,由一年中正午投影最长可知冬至正午太阳高度为α,由于北半球某地冬至日和夏至日的正午太阳高度相差46°52',等于2α,α为23°26'。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即为23°26',根据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公式H=90°-(当地纬度与南回归线的纬度差)=90°-(当地的纬度+23°26'),即可算出当地的纬度为43°08'N。答案为C。 19.图甲中河流PQ段的流向是( )

A.自西向东 B.自东向西 C.自南向北 D.自北向南 【答案】B

【命题立意】本题旨在考查地理方向判断和湖泊对河流的调蓄作用,考查准确理解、判读和分析所获取信息的能力

【解析】OM、OL分别为北半球某地树木OO1,一年中正午投影最短和最长的影子,那么L指示的是北方,由于ML与河流PQ段正好垂直,根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方向判断,Q

C.43°08′N D.66°34′N

为西,P为东。根据该河流的P、Q两水文站测得河流流量的年变化曲线,Q流量平缓是经过湖泊的调节作用,就可以判断,P位于湖泊的上游,Q位于湖泊的下游,河流的流向由东向西流。答案为B。

20.当该树木正午投影为OL 时,江南丘陵( )

A.天干物燥 B.阴雨绵绵 C.烈日炎炎 D.山花烂漫 【答案】A

【命题立意】本题旨在考查为区域气候特征分析,考查准确理解、判读和分析所获取信息的能力。

【解析】由题意可知树木投影为OL时,应是北半球冬至日,江南丘陵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冬季低温少少雨,A选项符合题意。

图8为我国西部某省人口数据统计图,近年全国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5%左右。据此完成成21~22题。

21.该省十年来常住人口(实际居住在当地半年以上的人口)数量减少,其原因最可能是( ) A.自然灾害增多 C.劳务输出数量增加 【答案】C

【命题立意】本题旨在考查人口数量变化的影响因素,考查阅读图表获取正确信息的能力。 【解析】人口数量变化,一是人口自然增长状况,取决于人口自然增长率。二是人口机械增长,取决于人口迁移。该省人口自然增长率虽降低,但仍为正值,人口数量应增加。因此导致该省常住人口数量减少的主要原因,应为人口迁出。故C正确。 22.2000年至2010年,该省( ) A.人口数量下降 C.人地矛盾日趋缓和 【答案】C

【命题立意】本题旨在考查人口、城市相关知识,旨在考查读图分析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B.出生率低于死亡率

D.城市人口比重提升依靠人口自然增长 B.省级行政区域缩小 D.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

地理高考模拟卷-高中地理试题带答案-2015年景德镇市一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77yas4g3674mu7526k929d31q9p6am00e8m_2.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