愚公移山
课 题 22愚公移山 1.积累文言文常用的实词和虚词,辨析一词多义。 教学目标 2.了解寓言的特点。 3.学习愚公精神,正视成长道路上的艰难险阻,勇往直前。 1.反复朗读课文,把握文意,探究文章的内涵,培养文言文自读能力。 重点难点 2.把握愚公这一人物形象,体会对比、衬托手法的表达效果。 课 型 新授课 策略方法 朗读法、师友合作探究法。 教具准备 教学课件 教学时数 2课时 1.了解列子及写作背景资料。 2. 自学生字词: 万仞(rèn) 冀州(jì) 惩(chénɡ) 塞(sè) 迂(yū) .....课前导学 荷(hè) 箕畚(jī běn) 孀妻(shuānɡ) 智叟(sǒu) .....始龀(chèn) 穷匮(kuì) 亡以应(wú) 厝(cuò) ....陇(lǒnɡ) 朔(shuò) ..教 学 流 程 第 一 课 时 教学环节 交流感知 教学内容 一、导入新课,检查预习 1.作者以及背景资料。 2.生字、生词的读音和释义。 二、读课文,整体感知 全文一共四段,勾画了几幅图画?是哪几幅图画? 教师活动 导入新课:多媒体播放江涛演唱的学生活动 《愚公移山》后引入课题:这首歌1.学生交流作者的写作背景和生平。 源于一个古老的寓言故事——《愚 公移山》,“听起来是奇闻,讲起来 是笑谈”,却昭示我们没有比脚更 长的路,没有比人更高的山,要不2.师友互相检查基础知识掌握畏困难勇于前行。今天我们就来认情况。 识这个千百年来让炎黄子孙为之 感叹的愚公,见识他的移山壮举。 3.自主思考,然后全班交流。 . 组织全班交流预习内容。 教师适时引导 教师选点精讲,进行学法指导。 1.师友讨论明确:可用课文原句,也可用自己的话概括 2.全班交流。 三、研读课文: 1. 愚公移山的原因是什 研读共品 么?愚公移山的目标是什么?愚公移山的方法是什
么?(用原文回答) 2. 移山非移物,在挖山过程中有哪些困难? 四、课堂总结 1.师友归纳,总结知识: 总结提高 2.总结收获,点拨提升。 五、布置作业: 1.抄写课后生字词 2.思考课后习题。 教师点评,作重点强调。 教师总结提升。 教师活动 提出问题,导入新课 师友共同总结本课的知识点。 师友谈收获。 学生评选出最佳师友 第 二 课 时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学生活动 师友回顾交流 师友讨论共品。 全班交流 一、复习导入:回顾上节内 容,引入本节课内容。 交流感知 二、明确本节课学习目标 三、探究学习 1. 对于愚公移山的想法和 行为,众人和邻居有什么态研读共品 度?“其妻献疑”是不是不愿移山? 2. 智叟对待愚公移山的态度如何?试结合其语言分析。 3. 愚公之妻和智叟对愚公移山的态度一样吗? 4. 愚公是怎样驳斥智叟的? 5. 愚公和智叟的看法最大的不同在什么地方? 6. .操蛇之神和天帝对待愚
教师适时引导 教师选点精讲,进行学法指导。
公移山是什么态度?有何作用? 四、交流疑点,互相解答。 掌握学情,及时解惑。 互助释疑 五、 全班交流,解决疑难。 六、迁移拓展 巩固拓展 运用烘托渲染的手法,描写 一个场景,表现事物的特点。 教师出示问题,适时引导 七、课堂总结 1.师友归纳,总结知识。 2.总结收获,点拨提升。 八、布置作业: 教师引导学生课后完成本课时对应练习,并预习下一课时内容。 教师总结提升 布置作业 师友交流,不明白的地方可以请教其他师友 师友交流,解决不了的问题在班上提出。 师友相互讨论谈感受。 全班交流,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师友共同总结本课的知识点。 师友谈收获。 学生评选出最佳师友 总结提高 板书设计 补充修正 教学反思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