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图,两开关都闭合时,电源短路,不正确;
D图,当开关S1闭合时,蜂鸣器响起,S2断开时,蜂鸣器仍响,不正确. 故选B.
点睛:应熟悉电路的控制方式,但在设计电路中,不能出现电源短路的情况,电源出现短路一定是错误的. 5.D 【解析】 【分析】 【详解】
由图知,R1、R2串联,电压表V1测电源电压,电压表V2测R2的电压,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 A、向右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P,R2接入电路的阻值变大,总电阻变大,根据I=即电流表A的示数变小,故A错误;
B、R2接入电路的阻值变大,由串联分压原理可知,R2的电压变大,即电压表V2的示数变大,故B错误; C、R2的电压变大,由串联电路的电压特点可知,R1的电压变小;电压表V1示数与电压表V2示数的差值等于R1的电压,所以该差值变小,故C错误;
D、向右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P的过程中,电流表示数减小,电压表 V1测量电源电压,其示数不变,所以电压表V1示数与电流表A示数的乘积减小,故D正确. 故选D. 6.B 【解析】 【分析】 【详解】
根据牛顿第一定律可知,正在运动的物体,所受的外力如果同时消失,物体将保持外力消失瞬间的速度和方向永远运动下去;当小球被抛出后运动到最高点b时,小球在水平方向上有一定的速度v,所以,若小球在b点受到的所有力都消失时,由牛顿第一定律可知,小球将会沿水平方向(即轨迹2)做匀速直线运动. 7.A 【解析】 【详解】
A.用超声波能把人体内的“结石”打碎,说明声波能传递能量,故A正确;
B.由于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所以不能利用超声波来测量地球到月球的距离,故B错误;
C.安装噪声监测器只会测出噪声的大小,但不能减弱噪声,所以,在教室内安装噪声监控装置不可以避免学生受周围噪声的干扰,故C错误;
D.将正在发声的手机悬挂在密闭的广口瓶内,抽出瓶内空气的过程中听到声音变小,故D错误.
U知电路中电流变小,R8.D 【解析】 【详解】
A.智能机器人受到的重力与“风火轮”的压力,作用在不同的物体上,且方向相同,不是一对平衡力,故A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B.智能机器人在跳舞的时候滑动,不能立即停下来,是由于具有惯性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 故B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C.智能机器人脚踩的“风火轮”,舞动起来,相对于“风火轮 ”的位置不变,是静止的,从故C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D.智能机器人在地面上进行匀速的转向,其运动方向发生了变化,则运动状态发生了变化,故D说正确,符合题意。 9.D 【解析】 【详解】
因为由气敏电阻的阻值随天然气浓度变化曲线可知,气敏电阻的阻值随天然气浓度的增大而减小,所以当天然气浓度增大增大时,串联电路中的总电阻减小,由I=
U可知电路中的电流增大;由U=IR可知,定R值电阻R0的电压增大,即天然气浓度增大电压表示数增大;由 P=UI可知,电路消耗的总功率变大;电压表与电流表示数的比值等于R0的阻值,是不变的.故选D. 10.C 【解析】 【详解】
小敏家中所用用电器同时工作时的总功率为:
P总=150W+300W+100W+2200W+250W+800W+40W×8=4120W;
A.电能表的最大功率:P=UI=220V×5A=1100W<4120W,故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B.电能表的最大功率:P=UI=220V×15A=3300W<4120W,故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C.电能表的最大功率:P=UI=220V×20A=4400W>4120W,故该选项符合题意; D.电能表的最大功率:P=UI=220V×30A=6600W>4120W,太大,故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二、多选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12分) 11.ACD 【解析】 【详解】
由电路图知道,若只闭合S1 ,则R1 和变阻器的串联,电流表测量电路的电流,电压表测量的是滑动变阻器两端电压,当滑片P向右滑动时,接入电路的电阻变大,电流减小,滑动变阻器分担的电压变大,则
电压表示数变大,电流表示数变小,故A正确;
若S1、S2、S3 都闭合时,则R1与L并联,滑动变阻器被短路,由并联电路总电阻最小及P=U2/R知道,在电压不变的情况下,电阻越小,功率越大,所以电路总功率最大,故B错误;
当滑片P置于最左端时,变阻器不接入电路中,先闭合S1 ,再闭合S2 ,此时R1与L并联,电压表测量的是变阻器两端电压,所以电压表示数为0,电流表测量总电流,所以电流表示数变大,故C正确; 当只闭合S1时,则R1 和变阻器的串联,电压表测量的是滑动变阻器两端电压,由串联电路的电压特点知道,滑片P向左滑动,电压表示数的变化量等于电阻R1 两端电压示数的变化量,设电压变化前后,电路中的电流分别是I1、I2,由于滑片P向左滑动,接入电路的电阻减小,则电流增大,此时电压表的变化量是:△U=I2 R1 -I1 R1 =(I2-I1 )R1 =△IR1,即△U/△I=R1 ,所以,电压表示数的变化量与电流表示数变化量的比值等于定值电阻R1,故D正确,故选ACD. 12.ACD 【解析】 【详解】
A. 汽车玻璃起“雾”,是车内水蒸气遇到冷的汽车玻璃液化形成的小水滴,故A正确;
B. 冬天排气管冒出的“白气”是排气管中热的水蒸气遇到冷的空气液化形成的小水滴,故B错误; C.水中加入适量酒精可以降低水的凝固点,水结冰密度变小体积变大,降低水的凝固点还可以防止水结冰体积变大胀破水箱,故C正确;
D. 空调制冷时,制冷剂在室内循环时汽化吸热,在室外循环时液化放热,将车内的“热”“搬”到车外,故D正确。 13.BC 【解析】
A中的磁感线在S极上有进有出,是不对的;B、C是正确的,它满足在磁体外,感线外从N极出发,回到S极的规律;D中的磁感线有的是N极进入的,故不正确. 考点:磁场中磁感线的方向.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10分) 14.变暗 增大 【解析】 【详解】
由图示可知,变阻器与灯泡是串联的,电压表测变阻两端的电压,滑动变阻器滑片从左向右滑动的过程中,电阻变大,电流变小,灯泡变暗,灯泡两端的电压减小,所以电压表的示数变大. 15.铜球 不变 变小 【解析】 【分析】
单位体积的某种物质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与状态无关;密度是物质
本身的一种特性,与状态和温度有关,与质量、体积无关. 【详解】
由公式m=ρV可知,体积相等的实心铝球和实心铜球,?铝??铜,所以m铝?m铜,铜球的质量大;冰103kg/m3,它表示的物理意义是体积是1m3的冰,质量为0.9×103kg;冰熔化成水时,它的的密度是0.9×
质量不变,密度变大,由公式V=16.静止 100 【解析】 【详解】
[1]小谦同学骑自行车行驶过程中,以自行车为参照物,小明同学的位置不变,是静止的; [2]由v?17.52.4 【解析】 【分析】 【详解】
由图可知,标尺的最小分度值是0.2g,所以玩具的质量是:50g+2.4g=52.4g. 18.分子的无规则运动越剧烈 虚 音色 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解析】 【详解】
闻到花的香味,是花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运动到空气中被人们闻到了香味,这种现象叫扩散现象,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越剧烈,随着气温的升高,花香越来越浓;
鱼反射的光线由水中进入空气时,在水面上发生折射,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折射光线进入人眼,人眼会逆着折射光线的方向看去,看到的是比真实位置要浅的鱼的虚像;
不同发声体的音色不同,小明突然听到有人在背后喊他的名字,他没有回头看就确定是小华,他是通过声音的音色来判断的;
自行车轮胎上布满花纹,是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的。 四、计算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29分) 19.(1)750J(2)300N 【解析】 【详解】 (1)由??m知,体积变小; ?ss500m?100s。 得,小谦同学骑自行车匀速行驶时间t??tv5m/sW有用W总?100%可得,力F2做的功为总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