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祖道一听说后,就 叫自己的一位学僧前去问法常: “你在马祖那里学习,都悟到了 些什么啊? ”他回答道:“‘即 心是佛’,所以,我就来这里讲 解佛法了。”学僧说:“可是, 最近大师讲‘非心非佛’。”他 听了,微微一笑,说:“这老汉 还在迷惑扰乱人。他说他的,我 讲我的就是了。”学僧回去一一 报告给大师,大师听了,拊掌大 声称赞说:“大梅山的梅子熟了 啊。”意思是说,法常已经真正 悟道了。正是坚定,使他赢得了 成长、声誉,否则,他就会沦落 为一个没有主见的人。
③坚定,要依据事实,要在对事实正确理解、科学分析、综合评估的基础上做出判断。《容斋随 笔》中就提到这样一件事。当年,隋文帝进攻陈朝,大军已经来到 江边,而陈朝的都官尚书孔范对陈后主说:“长江是天然屏障, 自古以来分隔南北方,今天敌军难道能够飞渡吗?”陈后主认为他说得正确,也就没有严加防范,结果兵败亡国,孔范也流落到偏远地方。孔范的错误,就在于脱离事实,自以为是,盲目坚定。可见,对没有把提的事情,不要随意判断,轻易下结论。盲目的坚定,只能害人害已。
④坚定,需要独立的人格,在该坚定的事情上,必须坚定。当年,林肯竞选总统时,几
个朋友从某个会场给他发来电报,告诉他当总统还差两票,但只要他在当选总统后能给他们两个人在国会中谋个位置,那么票数即可领满。他回答道:“这不是交易,我绝不许可。”
如果没有这样的坚定,他也不会成为一个受人敬仰的总统,他的名字也不会在美国历史上熠熠生辉。
⑤如果在该坚定的事上,不能做到坚定,那么这样的人就会变得不再完整。也许有人会 说,管他完整不完整,只要自己的利益不受损失就行了。这种利益至上的人,十有八九是一 些名利之徒,在他们的世界里,根本没有什么真理,如果有,那也是关乎利益的东西。说实 话,这样随意改变自己做人的原则、底线的人,他们早已游离在真、善、美的世界之外,甚 至已经游离在人的意义之外,算不上真正意义上的人,这样的人,自然没有什么境界了。
⑥著名作家张炜说:“写作是一种心灵之业,要始终听从内心的指引,更是追求真理的 一种方式。”坚定也是这样,源于心灵,听从心灵,更是对真理和世间美好的捍卫。有了这 样的坚定,不管是怎样的私心杂念还是五彩缤纷的诱惑,都不能改变它,因为有它当关,万 夫莫开。
⑦由此可见,坚定就是生命的黄金,有了它,我们的生命会变得更美好,更高贵,也更 有价值和意义。
(选文有删改)
12.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大梅山的梅子熟了”这句话含意丰富,表面上是说梅子成熟了,实际上是说法常已经悟道并有了独立
5
的见解。
B.第③段引用孔范的事例,论证了要多做有把握的事情,对没有把握的事情要正确理解、科学分析和综合评估的观点。
C.第④段举出林肯竞选总统的事例,旨在阐明在应该坚定的事情上,一定要坚持原则,坚守底线,保持独立的人格。
D.利益至上的人大多是名利之徒,为了利益,可以随意改变做人的原则和底线,是游离在真善美之外的没有境界的人。
13.下列与文中“坚定是生命的黄金”这个观点不相符的一项是(3分)
A.战国时期的屈原,能够在浑浊的世道中不随波逐流,“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其人格和行为的真实写照。
B.《我最好的老师》中的怀特森老师曾说:“每一个人都应该具有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事物真伪的能力,同时也应该具有怀疑的能力。”
C.文天样被俘后,抵制各种诱惑,在《正气歌》中写下“是气所旁薄,凛烈万古存。当其贯日月,生死安足论”的句子,以表明心志。
D.“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王羲之自幼酷爱书法,坚持刻苦研习,正如他自己所说:“务斯道,废寝忘餐。”最终成为一代书法大家。
14.文章第⑦段,作者为什么说“坚定就是生命的黄金”?请结合全文回答。(4分)
(四)(17分)
灯如红豆 侯志明
①纪昀有言:“灯如红豆最相思。”
②夏日炎炎的夜晚,我经常会在夜深人静后走向阳台,看城市迷人的夜光。那夜光是由无数盏灯组成的。望着望着,有时会掉下眼泪来。
③我总会想到童年、少年时陪伴我的那盏小煤油灯。 ③我总会想到金年、少年时陪伴我的那盏小油灯。
④那是一盏自制的、简单的煤油灯。一进腊月,母亲就要夜夜坐在小油灯前,赶做新衣或者浆洗旧衣。
6
白天辛苦一天,晚上还要干活到下半夜。有一天,我睡醒一觉,发现母亲还在灯前纳鞋底做新鞋,腿上盖着被子,身上披着棉衣。一手拿着鞋底,一手交替拿锥子和针线。先用锥子扎,再用针穿线,再在膝盖上使劲地勒紧。我看着看着,忽然看见她浑身一抖,把手里的东西一扔,然后用左手紧紧地攥住右手的食指,斜倚在了窗台上。过了五六分钟吧,她又坐了起来,拿起没做完的活儿。我想过去搂住她看看扎伤的手,想劝她去睡觉,但我一张口,说出的却是“妈,我要尿尿”。妈没有抬头,只是说“灯亮着呢,去吧”。尿完尿,我回转身,站在那儿,盯着母亲,希望她看我一眼,等来的却是“冷,快去睡,感冒了过不好年”。她仍没有抬头。“那你怎么还不睡?”“快完了,一会儿睡。”在母亲的心里,赶制孩子过年的新衣新鞋,这些活儿不但是定了量的,而且也是限了时的。年年如此。
⑤直到今天,在我心中,那盏小小的油灯从没有熄灭。它渺小像母亲,它柔弱像母亲,但它明亮也像母亲。母亲积极面对生活的态度,照亮了我们艰难生活的每一天。
⑥后来,我们家又有了另一盏油灯。那是一盏玻璃底座,玻璃肚子,带了玻璃灯罩的油灯。它不但比我家原有的那盏灯好看,而且也明亮。更主要的是它有个调整亮度的开关。这是父亲做了生产队会计,村里给买的。自从有了这盏灯,我们总希望父亲天天计工分,天天整理账,天天点亮这盏灯。那样不但整个家里会明亮很多,而且我们可以蹭亮光看书写作业。
有一年的年底,父亲又点亮那盏灯,开始给人们算账,我又蹭光写起作业,写完我就去睡了。但我睡醒一觉,发现父亲仍然在翻本子打算盘。“爹,咋了?”“没咋。”他没有看我。“没咋,那咋不睡?”我又问。这时他转过脸,看着我说:“有两毛钱,对不上账。”“多了还是少了?”我接着问。“多了。”他说。“多了,那好呀!”我说。他又转过头并拧小灯火,走过来坐在炕沿边摸着我的脸:“不知道给谁少算了。两毛,一个壮劳力两天才能挣到。”
⑦在我心中,那盏小小的油灯也从来没有和父亲分开过。它教给我认真、公道、善良地 对人对事,遇有疑难、面对选择时推己及人。
⑧后来,我上了高中。为了在教室关灯后能多学习一会儿,我备了一盏小油灯。多少次, 在寒冷的冬天,我的手冻得不能拿笔想放弃的时候,是这盏小小的灯给了我些许的温暖。尤 其难忘的是,有一个冬天的早晨,我带了灯去教室背书,可是只过了一会儿就油尽灯灭,正 在我不知如何是好时,一个与我坐得不远的女同学将她的灯推到了我的面前,自己站起来走 出了教室。这一举动是我万万没想到的,因为在那个年代,男女同学是连话都不说的。何况 这个女同学是我们男生认为最丑,而且她也应该是意识到了的。那一刻,我懂得了什么是真 正的美。
⑨几十年来,陪伴我的大大小小、形态各异的油灯,都已难得见到了,但它照耀我前行 的路却是那样的明亮宽展,给我的启迪又是那样的深刻受用。
7
⑩“灯如红豆最相思”的前面还有一句,是“书似青山常乱叠”。把灯和相思联系起来 的这位诗人,升华了我对灯相思的境界和品位。
(选文有删改)
15.文童重点写三盏“小油灯”,它们都给了“我”启迪。结合全文,填写表格。(4分)
“小油灯” 第一盏 第二盏 第三盏 相关人物 母亲 父亲 女同学 给“我”的启迪 积极面对困难,生活的道路会越来越明亮。 ① ② 16.第②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4分)
17.品味下列加点的词语,分析其表达效果。(4分,
(1)(她)把手里的东西一扔,然后用左于紧紧地攥住右手的食指……(2分) .
(2)我想过去搂住她看看扎伤的手,想劝地去睡觉。(2分) .
18.文章以“灯红如豆”为题目,有什么妙处?((5分)
三、作文(50分)
19.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作。 (1)瞬间,也拥有丰盈的过去。
(2)突破,意思是打破,如困难、限制等;突破,是做不敢做、不愿做或没做过的事情: 突破:是破茧成蝶。
请根据上述文字的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写一篇文章。
8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