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完整word版)高中地理气候知识点总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7/9 14:41:55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纬度越高正午太阳高度的年变化越大,昼夜长短的年变化越大,因而气温的年较差越大;低纬相反。

B.离海越远气温年较差越大,原因是:

陆地比海洋的热容量小,夏季升温快温度比海洋高,冬季降温快, 温度比海洋低,因而气温年较差比海洋大,沿海受海洋的影响较大,比内陆年较差小。

C.气温的日较差:

①纬度越高越日较差越小,原因是:主要是太阳高度的日变化小。 ②气温日较差与天气的关系为:阴天比晴天日较差小 ③气温日较差与海陆的关系为:内陆比沿海日较差大 ④山顶的气温日较差比山下平原小,年较差也小。

D.青藏高原比我国同纬平原、盆地比较:气温年较差较小,原因: 低纬的大高原,夏季因其海拔高较凉;冬季因纬度低,且受高大地形的影响南下的寒冷气流影响不到,气温不太低;日较差大,原因:海拔高大气密度小,大气的保温作用及削弱作用低,因此白天升温快,夜晚降温快。

⑿我国气温、太阳辐射和降水最高值:

A.我国夏季是最热的地方———吐鲁番盆地,成因:

①海拔为-155米,是我国地势最低的地方,周围地形闭塞,热量不易散发;②降水稀少、空气干燥、日照强烈。B.我国“火炉”———如:重庆、武汉、南京----成因:

①梅雨过后,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北移,长江中下游地区位于该高压脊线控制之下,空气以下沉气流为主,难以成云致雨,形成伏旱,天气干旱清朗,烈日烘烤土地,气温升高;

6 / 16

②位于长江沿岸河谷中,海拔较低,地形闭塞,热量不易散发; ③这里河湖密布,烈日照射下水分蒸发旺盛,空气湿度大,人出汗后不易散发,会有热而闷之感。

C.吐鲁番盆地夏季最热原因:

①夏季正午太阳高度较高;②白昼长,日照时间长; ③多晴天,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少,太阳辐射强;

④盆地地形,不易散热,且外边气流越过山地下沉时,增温作用强,形成焚风;⑤沙漠广布,增温快。

D.青藏高原是我国太阳辐射最强的地区的原因:

①青藏高原海拔高,大气稀薄洁净,云量少,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

②海拔高,太阳辐射穿越大气层的路程也短,削弱作用也小; ③海拔高,日照时间长; ④纬度较低,太阳辐射强。

E.我国西北内陆太阳辐射强的原因:位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区,气候干旱,降水稀少,晴天多,日照时间长;

F.我国年降水量最多的地方———台湾火烧寮

①火烧寮位于台湾山脉东北端,除西南方海拔较高外,其西、北、东、东南等地势逐渐向外倾斜,有利于地形雨的形成,每年夏、秋季的台风,冬季的东北季风、夏季的东南季风都会在这里形成地形雨;②火烧寮是夏季风必经之路,深受夏季风的影响。

⒀主要气候类型的特点、分布和成因:

7 / 16

①热带雨林气候:分布:大致在南北纬10°之间,主要位于非洲刚果河流域、南美亚马孙河流域和亚洲印度尼西亚等。

成因、特点:终年受赤道低压控制,对流旺盛,终年高温多雨。

特例:远离赤道的热带雨林气候——“来自海洋的信风+地形迎风坡+沿岸暖流”

远离赤道的地区,只要气温、降水量等达到一定数值也可以形成热带雨林气候。即非洲马达加斯加岛东部、澳大利亚东北部、巴西高原东南部和中美洲东北部。

成因:主要是来自海洋的信风带来暖湿气流,受地形(山地)的影响,在东南信风的迎风坡,其次沿岸有暖流经过。

②热带草原气候分布:大致在南北纬10°至南北回归线之间,如非洲中部大部分地区澳大利亚大陆北部和东部,南美巴西等地。

特点:处于赤道低压带和信风带交替控制地区,干湿季节交替明显。 特例:赤道地区的热带草原气候——“地势高”

赤道穿过东非高原,本地区理应为热带雨林气候,但由于东非高原地势较高,改变了此处的气温和降水状况,从而形成热带草原气候。(简化:地势较高,气温低,对流弱,降水少,不具备形成热带雨林气候的条件.)

③热带季风气候:

分布:大致在南北纬10°至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大陆东岸,以亚洲中南半岛、印度半岛最为显著。

特点:受季风影响突出,终年高温,具有明显的雨季和旱季。

④热带沙漠气候:分布:大致在南北回归线至南北纬30°之间的大陆内部和西岸,如非洲北部大沙

漠区、亚洲阿拉伯半岛和澳大利亚大沙漠区。

8 / 16

特点:在副热带高压带或信风带控制下,盛行热带大陆气团,常年高温,干旱少雨。日照强烈,气温日较差大。

⑤亚热带季风气候:分布:主要分布于南北纬30°~40°之间的大陆东岸,如我国秦岭以南,北美大陆、南美大陆和澳大利亚大陆东南部等地。

特点:夏季受海洋气团影响,高温多雨;冬季受大陆气团控制,温暖少雨。

⑥地中海气候:

分布:主要分布于南北纬30°~40°之间的大陆西岸,如地中海;沿岸,南北美洲

大陆西部沿海,澳大利亚大陆和非洲大陆西南角等地。

特点:夏季受副热带高压控制,炎热干燥;冬季受西风影响,温和多雨。 ⑦温带季风气候:

分布:主要分布于南北纬40°~60°之间亚洲大陆东部,如我国的华北、东北,俄罗斯远东地区,日本和朝鲜半岛。

特点:夏季受海洋气团影响,高温多雨;冬季受大陆气团控制,寒冷干燥。

⑧温带大陆性气候:

主要分布于南北纬40°~60°之间的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的内陆地区。受大陆气团控制,冬冷夏热,常年干旱少雨。

特例:西风带内的温带大陆性气候——“西风带内安第斯山脉的背风坡”南美巴塔哥尼亚高原位于安第斯山脉东侧,并处于西风带内,但该地处于安第斯山脉东侧的背风地带,受山地阻挡而降水稀少,因此形了干燥少雨的温带大陆性气候。

⑨温带海洋性气候:

9 / 16

分布:主要分布于南北纬40°~60°之间的西欧、北美和南美大陆西岸狭长地带。特点:终年受盛行西风控制,终年温和多雨。

⑩极地气候:终年受极地高压控制,常年酷寒,干旱少雨。 ⒁地域分异规律:

①纬度地带性:即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 各自然带大体呈东西延伸,南北更替。以热量为基础。 ②经度地带性:即由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 各自然带大体呈南北延伸,东西更替。以水分为基础。 ③垂直地带性:各自然带从山麓到山顶呈垂直变化。 基带植被与山地所在地域一致。以水分、热量的变化为基础。 ④非地带性:(影响因素如洋流、地形等) ⒂几种特殊自然现象

①非洲缺失温带海洋性气候的原因:非洲同纬度是海洋---非地带性现象②南半球缺失苔原带的原因:南半球同纬度是海洋-非地带性现象

③天山南坡有无林带,原因为:地处来自大西洋和北冰洋水汽的背风坡,降水量少;而北坡地处来自大西洋和北冰洋水汽的迎风坡,降水量多。④亚寒带针叶林在大陆东岸南缘偏南的原因:

主要是东岸为寒流,西岸为暖流;其次东岸受来自大陆内部风的影响,西岸相反。

⒃影响雪线高低的因素(雪线是指存在冰雪下线的海拔高度),主要影响因素有:

一是气温(阳坡气温高,阴坡气温低,阳坡雪线高于阴坡;

10 / 16

搜索更多关于: (完整word版)高中地理气候知识点总 的文档
(完整word版)高中地理气候知识点总.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78a5x5e3pb3ef8l940oa3cwgi893hn006c1_2.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