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 ………线…………○…………
绝密★启用前
甘肃省武威市第六中学2019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诊断考试考
试历史试题
试卷副标题
考试范围:xxx;考试时间:100分钟;命题人:xxx 题号 得分 一 二 三 总分 ……○ __○…___…_…___……__…:…号…订考_订_…___……___……___……:级…○班_○…___…_…__…_…___……:名…装姓装_…__…_…___……___……_:校…○学○……………………外内……………………○○……………………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I卷(选择题)
请点击修改第I卷的文字说明 评卷人 得分 一、单选题
1.根据《周礼》记载,每年正月初一,朝廷的司徒官向乡大夫讲授法律,乡大夫颁授给乡吏,乡吏立即返回对乡民进行宣讲,且往往和最隆重的祭祀活动同时进行,全民都要有组织地参加。这表明 A.西周开始出现文化下移 B.诸侯国争霸割据的局面出现 C.周王室直接控制了地方 D.分封制之中孕育着中央集权
2.《唐律疏议》是我国封建法典的集大成者,“德本刑用”、以礼为纲是其立法指导思想。由此可见唐朝 A.完成专制向法治转型 B.推崇仁政而排斥法治 C.重视法治与教化相济 D.主张法本而以礼辅之
3.两宋时期江浙地区是全国的粮食倚重之地,而到明清时期江浙不少地区粮食已不能自给,需从湖广一带输入,但“买不尽松江布,收不尽魏塘纱”的谚语十分流行。这种变化说明江浙地区 A.经济结构出现转型 B.商品经济取代自然经济
试卷第1页,总7页
………线…………○…………
C.农产品商品化加速 D.生产方式发生质的变化
4.在中国戏曲中,昆曲被称为雅乐正声,明万历年间更是被视为“官腔”。随着乾隆末年四大徽班进京,京剧的形成终结了长期以来的“花雅之争”,以昆曲为代表的“雅部”衰落了下去。清中叶以后昆曲没落的主要原因是 A.社会等级观念的弱化 B.统治阶层旨趣的变化 ………线…………○………… C.民众文化水平的下降 D.市民阶层发展的必然
5.读甲午战争后中国官办和商办企业情况表。据此表可知,1895-1913年间,民营企业
A.面临的发展阻力在逐渐减小 B.仍没有摆脱官办企业的束缚 C.成为当时近代化的主导力量 D.办厂规模逐渐超过官办企业
6.五四运动是广大人民群众直接参与的、毫不妥协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较辛亥革命有更广泛的群众基础。主要是因为 A.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 B.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C.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 D.新文化运动促进民众觉醒
7.据下表,可知中国共产党制定土地政策的主要依据是中国共产党土地政策演变表(建国前)
试卷第2页,总7页
……○ …※○※……题※……※…答…※…订※内订…※……※线……※…※…订…○※※○…装…※…※……在※……※装要…※装…※不……※……※请……※※…○○……………………内外……………………○○……………………………线…………○………… ………线…………○…………
A.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 B.农民的根本利益 ……○ __○…___…_…___……__…:…号…订考_订_…___……___……___……:级…○班_○…___…_…__…_…___……:名…装姓装_…__…_…___……___……_:校…○学○……………………外内……………………○○……………………C.马列主义革命理论 D.巩固和发展根据地
8.下面为1953—1985年我国农业总产值年均增长率示意图,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一五计划优先发展工业使①段农业发展放缓 B.农业合作化运动促使②段农业生产迅速发展 C.农民获得土地所有权促使③段农业有所发展 D.②④段农业生产的提高都是政策调整的结果
9.古代雅典法律明确规定,公民必须到公民大会就城邦事务进行投票;任何公民不能拒绝担任官职;发生争论时,公民不得中立,否则将予以严惩。这一规定 A.体现了轮番而治的原则 B.限制了雅典人的自由 C.强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D.以法律规范公民参政
10.美国1787年宪法赋予联邦征税权、外事权、战争权和州际贸易管理权等,州仍旧拥有对本州人民直接管理的权利等。1791宪法修正案规定:宪法既未授予合众国,也未禁止各州行使的各项权利分别由各州或人民保留。这些规定 A.是三权分立原则的重要体现 B.充分保障了人民自由民主权利 C.维护了国家长期统一和稳定
试卷第3页,总7页
…………○…………内…………○…………装…………○…………订…………○…………线…………○…………
D.体现了联邦制和人民主权原则
11.1923年秋苏联发生了“销售危机”:工业品积压、农产品收购困难。经济学家普列奥布拉任斯基认为危机的产生是由于“经济中的无计划性”,指出出路是加强经济中的计划原则来同小资产阶级自发势力作斗争。这一主张 A.适应国内外时局的需要 B.倡导建立计划经济体制 C.怀疑与否定新经济政策 D.有利于促进工业化进程
12.下表是1947—1988美国各产业劳动力分布情况,据此可知,当时美国
A.国家干预经济渐趋加强
B.产业结构不断调整,促进经济发展 C.已消除经济危机影响
D.“新经济”出现促进经济持续增长
试卷第4页,总7页
…………○…………外…………○…………装…………○…………订…………○…………线…………○………… ※※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 ………线…………○………… ………线…………○…………
第II卷(非选择题)
请点击修改第II卷的文字说明 评卷人 得分 二、材料分析题
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农村集市的发展,是明清时期经济发展中引人注目的现象。中国历史上农村集市大规模发展是在明中叶以后,万历年间已形成一个初具规模的农村集市网。明未清初……○ __○…___…_…___……__…:…号…订考_订_…___……___……___……:级…○班_○…___…_…__…_…___……:名…装姓装_…__…_…___……___……_:校…○学○……………………外内……………………○○……………………的战乱天灾使这一集市网遭到很大破坏,康熙、雍正年间逐渐恢复,乾隆、道光年间进入一个持续稳定的发展阶段。据统计,清代中叶,全国集市总数至少可达2万多个,集市密度大体在每100平方公里1-2集。农村集市网的形成,沟通城乡市场,使商品流通几乎可覆益全国的每一个州县,使地区之间分工互补,调整经济布局,优化资源配置成为可能。明清时期中国传统经济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没有重大突破的条件下,仍然保持着内在的动力与活力,主要就是市场机制在起作用。明清时期城、乡市场网络体系的形成,正是传统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化的一个重要标志。 ——摘编自许擅《明清时期中国经济发展轨迹探讨》
材料二 19世纪前期,美国经济中心一直在东北部一带,随着工业革命的深入开展,西部地区逐步发展起来,一批中小城镇迅速发展成为一个有联系而完整的城市经济体系,这一体系对周围地区形成巨大的吸引力和辐射力,从而带动整个地区乃至全国的经济发展和繁荣。到了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城市大多是大规模企业,能够更多地利用新技术、新产品。如,到1870年时芝加哥钢铁业平均雇佣人数是纽约的6倍。“卡耐基钢铁公司“在匹兹堡获得迅速发展,后与摩根的联邦钢铁公司合并,组成了美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超过10亿美元的大垄断企业。在公司规模化的基础上又使其向着专业化生产发展,在大城市周围又出现了许多著名的专业城镇。由于此时企业规模的增大,使企业面临着对管理体制的改革,相应地产生了公司制和经理制,在科学的管理下企业将快速发展,从而带动整个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
——摘编自赵明杰《浅析美国的工业革命与城市化进程》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清朝农村集市网形成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清朝农村集市网形成的作用。
(3)根据材料二概述城市化的扩展对美国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综合以上材料,阐述你对中国推进城市化的认识。
14.(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试卷第5页,总7页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