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1
国旗敬注目礼。在初步认识国旗的基础上,教师播放国歌,有条件的可以播放天安门广场 的升旗仪式,让全体学生起立伴随着国歌向国旗敬注目礼。并告诉学生中国就是中华人民 共和国。可以引导学生说一说:我们的祖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
2. 了解中国是多民族国家,了解自己民族的特点,增强民族自豪感。引导学生看图 了
解中国有 56 个民族。重点启发学生说说自己是什么民族的,自己民族有什么特点。也 可以引导学生说说自己民族的服装、节日等,激发民族自豪感。还可以引导学生看图说说 自己知道的其他民族的特点。
在看图交流的基础上,从图画中感受各民族小朋友团聚在一起的快乐,从中体会我们 每个中国人都爱自己的国家。教师带领学生有感情地读一读:我是中国人。
教学中,注意在引导学生观察图画、了解祖国的一些相关知识的过程中,体现语文 性,充分进行听、说、读的语文实践活动。如,能跟着老师说说:“我是中国人。”“我们 的祖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我们的祖国有 56 个民族。”
教学资源
4
课文插图说明。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有汉族、蒙古族、回族、藏族、维吾尔族等 56 个民族。
各民族有不同的生活习惯和民族服饰。
111
1111
教学设计举例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1. 播放歌曲《大中国》,提问:这首歌唱的是什么?引导 学生说:中国是我们的家。
从通俗易懂的 歌曲入手, 结合图
2. 出示插图,提问:图上这些小朋友都是中国人吗?为 画进行教学, 易调 什么他们穿的衣服不一样? 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讲解:我们的国家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一共有 56 个民 族,其中汉族人数最多。虽然民族不一样,但我们都是中国 人,是一家人。
3. 讲解不同民族的故事,引导学生认识壮族、回族、满
族、藏族等。
我上学了
5
111
1111
二、看图说话,听读句子 1. 引导学生观察画面中的远景,说一说看到了什么。
通过看图说话, 让学生初步了解天安 门等中国的标志,增 强“我是中国人”的 自豪感。
(1)引导学生看图简单介绍天安门。(红的墙、黄的瓦) (2)引导学生认识五星红旗。五星红旗是我们的国旗,是 我们伟大祖国的象征。 出示天安门前升国旗的图片或录像,
加深对国旗的认识。 2. 提问:天安门是中国的象征,是我们国家的代表性建 筑,你还知道我们国家的哪些代表性建筑?(教师事先可准备 相关图片进行展示
,如故宫、长城。) 3. 教师带读句子:我是中国人。
三、唱一唱,跳一跳 师生一起唱《我们的祖国是花园》。
四、朗读儿歌,激发情感
1. 朗读儿歌。
我爱鲜花, 我爱白鸽, 我爱万里长城, 我爱长江黄河, 我是中国人, 我爱我的祖
国。
2. 跟读句子。
教师:我们为自己是中国人而感到自豪。 齐读:我是中国人。
6
111
刚入学的孩子 注意力集中的时间 比较短, 中间穿插 和学习内容有关的 课间操, 不仅能缓 解学生的疲劳, 还 能激发学生继续学 习的热情。
通过朗诵儿歌, 激发学生热爱祖国 的情感。
(徐玮 杭州市长寿桥小学)
1111
我是小学生
教材解析
本课呈现了一首流行于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儿童歌曲《上学歌》,它曾伴随一代又 一代的小学生走过童年时代。歌词通俗易懂,曲调简洁欢快,凸显“我是小学生”这个主 题。图画中红红的太阳挂在天空中,小鸟在欢快地飞翔,同学们背着新书包三两成群,有 说有笑地走在上学的路上,表达了小学生快乐上学的情绪与乐观向上的态度。画面正上方
配有文字“我是小学生”,鲜明的角色定位,让学生知道快乐的小学生活开始了。
“我是小学生”既点明小学阶段快乐的学习旅程的开始,又借助儿歌提示做一名小学 生“不迟到、爱学习、爱劳动”等一些基本要求。通过图片观察、儿歌听读,学生可以初 步感受同学间的纯真友情,激发成为一名小学生的自豪感。
教学目标
1. 观察图画,听读儿歌,初步感受成为小学生的喜悦。
2. 认识同桌、周围同学及老师,熟悉教室,参观校园,感受同学的友爱、教师的亲 切、校园的美丽。
3. 初步了解做一名小学生的基本要求,建立小学生的角色认同感。
【教学重点】 认识同学和老师;参观校园,熟悉教室;初步感受成为小学生的喜悦。 【教学难点】 初步了解做一名小学生的基本要求。
教学建议
本课以“我是小学生”为主题,《上学歌》简洁欢快,贴近生活。建议教学时,采用 多种形式听读、跟读,让学生感受儿歌的韵律,体会上学后的变化。
1. 激发学习兴趣,感受上学的喜悦。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按照一定的顺序观察图画,说说同学们是怎样的,感受同学间的友
我上学了
情与共同学习的快乐。还可以引导学生联系自己,说说第一天上学自己是怎么做的,心情
7
111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