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随州市2019-2020学年中考四诊地理试题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我国幅员辽阔,东西相距5000多千米,跨经度60多度,这就造成了( )
A. B.
C. D.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我国东西跨经度广是造成东西部晨昏差异的原因;我国最西端在帕米尔高原,最东端--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的汇合处;东西跨经度大约60度,跨5个时区;因此,当我国的乌苏里江上酒满阳光的时候,帕米尔高原处于繁星满天的景象。同一座山不同景观是由于海拔高度的不同使得山麓和山上的温度和降水不同,造成不同的景观。同一个季节,不同衣着是因为两地的纬度不同。同处平原,不同耕作是由于南北方气候的差异造成的。因此C正确。故选 C。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我国的地理差异及其影响。
2.在日本行的过程中,小明发现有些地区聚集着日本主要的工业区,下列四幅图能正确反映日本工业分布特点的是()
A. B.
C. D.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
日本是一个矿产资源缺乏,国内市场又小的国家,工业主要分布在海运便利的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与图中②所示的分布相符,故选B。 【点睛】
本题考查日本工业的分布以及知道其形成的原因。
3.以下四位学生对家乡因地制宜利用土地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我家住在山区,这里地形崎岖,适宜种植业的发展 B.我的家乡在内蒙古高原,这里土壤肥沃,是重要的青稞产区 C.我家在华北平原,这里热量条件好,甘蔗是这里主要的糖料作物 D.我的家乡在新疆,这里的绿洲农业发达,瓜果特别甜 【答案】D 【解析】 【分析】
我国各地区土地资源的质量差别很大,对农业分布的影响也很大,东部季风区,雨热同期,土壤肥沃,生产力高,集中了全国90%左右的耕地和林地,其中,北方平原广阔,耕地多,但热量较低,降水较少,以旱地为主;南方多丘陵、山地,但热量高,降水丰沛,以水田为主,西北内陆光照充足,热量较为丰富,但干旱少雨,水源不足,以草地和荒漠为主,畜牧业发达,青藏高原区光照充足,但热量不足,土地生产力较低,以畜牧业为主。 【详解】
山区地形崎岖,适宜林业的发展,种植业适宜在地形平坦的地区发展,故A错误。内蒙古高原草场广阔,是我国重要的牧区,畜牧业发达,青藏高原是青稞的产区,故B错误。华北平原地势平坦,热量条件好,小麦、棉花是这里的主要作物,甘蔗主要分布在华南地区,故C错误。新疆气候干旱,缺少灌溉水源,不利于种植业发展,但在灌溉水源充足的绿洲地带农业发达,瓜果特别甜。故D正确。故选:D。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我国农业的分布和农作物的分布,牢记即可。
4.如图示意“地球公转”,据图完成下面小题。
1.遵义市的王军同学凌晨起床,收看了在德国柏林(52°N,12°E)当地下午举行的一场足球赛现场直播。造成两地时间差异是因为( ) A.地球的公转 C.地轴指向北极星
B.地球的自转 D.地球斜着身子公转
2.我国国庆节那一天,地球运行在图中的( ) A.①段
B.②段
C.③段
D.④段
3.元旦那一天,遵义市的昼夜状况是( ) A.昼长夜短 C.昼夜等长 【答案】1.B 2.C 3.B 【解析】 【分析】
地球绕地轴不停转动,叫地球自转。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自转的周期是一天。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是昼夜交替、日月星辰东升西落和时间差异。地球公转的周期是一年,方向是自西向东,公转的中心是太阳,公转产生的现象有季节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五带的产生、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等。 1.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意义除了昼夜交替之外,还有时间的差异。随着地球自西向东自转,同一纬度地区,东边的时间早于西边的时间,遵义市的王军同学凌晨起床,收看了在德国柏林(52°N,12°E)当地下午举行的一场足球赛现场直播,造成两地时间差异的原因是地球的自转。故选:B。
2.国庆节是10月1日,此时地球运行在秋分日(9月23日前后)与冬至日(12月22日前后)即③段,此时太阳直射南半球,北半球昼短夜长。故选:C。
3.地球公转到①段为春分与夏至之间,日期在3月21日前后至6月22日前后;②段为夏至与秋分之间,日期在6月22日前后至9月23日前后;③段为秋分与冬至之间,日期在9月23日前后至12月22日前后;④段为冬至与春分之间,日期在12月22日前后至3月21日前后。当地球公转至①段和②段时,北半球昼长夜短,当地球公转至③段和④段时,北半球昼短夜长,元旦是1月1日,处于冬至与春分之间,即④段。日期在12月22日前后至3月21日前后。此时北半球遵义昼短夜长。故选:B。 【点睛】
B.昼短夜长 D.出现极昼现象
本题主要考查地球公转时产生的时间差异、地球公转时产生的昼夜长短的变化和地球公转图的判读,理解解答即可。
5.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西侧山脉和东侧河流构成了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东侧可能为( ) A.黄河
B.淮河
C.长江
D.珠江
2.下列数据,有可能为正常年份甲地1月平均气温的是( ) A.5℃
B.8℃
C.-4℃
D.16℃
3.下列数据,有可能为乙地多年平均降水量的是( ) A.890mm 【答案】1.B 2.C 3.A 【解析】 【分析】
1.与秦岭大致一致的是位于同一纬度的河流--淮河,秦岭与淮河横亘于我国东部地区的中部,在它的南北两侧,自然环境、地理景观和居民的生产生活习惯有明显的差异,秦岭与淮河构成了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故选B。
2.秦岭-淮河线是我国东部地区最重要的地理分界线,秦岭沿线1月份的平均气温约为0℃,甲地位于该线以北,因此甲地1月的气温应低于0℃,故选C。
3.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东部地区重要的分界线,该线是我国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的分界线,是我国800mm等降水线通过的地方,该线以南的南方地区,纬度低,热量充足,降水丰富,年等降水量在800mm以上,从图中得知乙地位于秦岭-淮河线以南,其年降水量大于800毫米.故选A, 【点睛】
本题考查的是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
6.七大洲中,跨经度最多,跨纬度最多的大洲组合是( ) A.亚洲、非洲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世界上跨经度最多的海洋和陆地是位于地球两极的北冰洋和南极洲,因为所有的经线都要汇聚在南北两
B.北美洲、亚洲
C.南极洲、亚洲
D.南美洲、欧洲
B.30mm
C.680mm
D.420mm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