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施工方案与技术措施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11/17 12:09:52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根据锚入深度、钢板厚度、丝帽以及垫片厚度,螺杆长度为400mm。 5、配胶:

配胶应用精确的计量工具,用台秤,先秤甲组份胶,后称固化剂,称量器具应干净,配制用完毕后应清洗干净,双组份甲已胶称量后应搅拌均匀,一次配胶量不宜过多,以免时间过长结构胶初固化影响施工质量,一般一次配制的结构胶要在30分钟内用完。JGN-Ⅱ的配合比为重量比,甲:乙=4:1,工作温度60度以下。

7、孔道填塞结构胶锚栓:

配制好的结构胶可用粘胶灌注器或其它方法向孔内填塞,务必将结构填满孔内2/3,排除空气,然后用锚筋粘结构胶向孔内推进,并适当转动锚栓以利排除空气,将锚栓插到孔底。将多余的结构胶清理干净。对水平锚栓应注意外口流淌,用水泥将孔内封闭。

8、固化:

在结构胶没有固化以前,应对螺栓进行保护,不得对锚栓进行碰撞。现场温度(约3-4℃)因此12小时内不得扰动螺栓。拉拔试验必须在72小时以后。拉拔位置有甲方现场指定。具体数量见后表。

9、对偏位过大或现场情况无法达到锚固深度的锚栓,应通过设计进行补螺栓补强处理。

10、植螺栓数据表

规格 数量(根) 锚入深度(mm) 钻孔孔径(mm) 拉拔试验组数 M24 420 360 28 一组 (二)、质检验收: a、锚固用胶应有产品合格证,各项技术指标应达到规范规定的数值。 b、螺栓锚固工作完成后 ,自检合格,并做螺栓锚固拉拔试验。 4.2粘钢工程 施工工艺流程:

13

粘贴面处理 → 钢板加工吊装准备 →建筑结构胶粘剂配制 → 涂胶 → 钢板吊装加压→固化

(一)、粘钢施工工艺 1、粘贴面处理

1.1、混凝土面应凿除粉饰层,油垢、污物,然后用角磨机打磨除去1-2mm厚表层,露出砼结构层的坚实层,较大凹陷处用结构胶修补平整,打磨完毕用压缩空气吹净浮尘,最后用棉布拭净表面备用。

1.2、钢板粘贴面应用角磨机进行粗糙、除锈处理,直至打磨出现金属光泽,使用前若洁净、用干布擦拭即可。

2、钢板加工

根据植锚螺栓的位置加工好钢板,并先做吊装实验,保证钢板加工准确。 2.1、加压固定采用螺栓直接加压。 3、胶粘剂配制

3.1、建筑结构胶为甲、乙两组份,取洁净容器(塑料或金属盆,不得有油污、水、杂质)和称重衡器按4:1配合比混合,并用搅拌器搅拌至色泽均匀为止。搅拌前必须确定好钢板试吊装合格。搅拌时最好沿同一方向搅拌,尽量避免混入空气形成气泡,配置场所宜通风良好。

4、涂胶和粘贴

4.1、胶粘剂配制好后,用腻刀涂抹在已处理好钢板面或者混凝土表面,胶断面宜成三角形,然后将钢板吊装粘贴在混凝土表面,用丝帽均匀加压,适当加压,以胶液刚从钢板边缝挤出为度。

5.固化

5.1、结构胶在现场2-4℃的温度,十二小时内不得对钢板扰动。 5.2、成品保护对粘贴到位的构件做好标示工作以提醒其他施工人员。 (二)、验收标准:

1、撤除临时固定加压系统后,用小锤轻轻敲击粘结钢板,从音响板判断粘

14

接效果。如锚固区粘结面积少于90%,非锚固区粘结面积少于70%,则此粘结件无效,应拨下重新粘贴。

2、粘钢用胶应有产品合格证,各项技术指标应达到规范规定的数值。 质量保证措施:

1、材料的保证:结构胶选用本公司自主研制生产的凯华牌建筑结构胶。 2、人员的保证:选用经过技术培训,并有多年施工经验的技术工人上岗操作。

3、操作程序保证:结构加固施工时,必须严格遵守《混凝土结构加固技术规范》(CECS25:90)中相应加固方法的施工要求进行施工操作。

5.钢筋工程施工方案与技术措施

5.1钢筋工程施工技术路线

总技术路线:钢筋进场及复试——钢筋加工及配料——滚轧直螺纹连接及取样复试——钢筋保护层控制措施——钢筋施工相关工序穿插协调——清水混凝土钢筋施工

材料进场及复试

(1)为保证钢筋供应数量和质量,由我公司材料部门对钢筋统一采购、统一供应。钢筋供应根据工程进度提前半个月分批进场,确保工程施工均衡、连续。

(2)钢材进场需附带钢筋合格证及质量证明书,进场后按复试要求在有相应资质的实验室(现场试验室经监理工程师核定资质和能力)进行物理机械性能复测检验,并进行进场原材料报验制度。

(3)钢筋进场要按照进场批次和抽样试验方法做力学性能检测,检查合格证、出厂检验报告和进场复验报告,钢筋强度实测值要满足:钢筋的抗拉强度实测值与屈服强度实测值的比值不小于1.25,钢筋的屈服强度实测值与强度标准值的比值不大于1.3。

(4)钢筋进场要做外观检查,检查钢材表面质量,不能有油污、结疤、裂

15

纹、折叠和分层及颗粒或片状锈蚀等现象。

(5)钢筋堆放区要做好标识和识别标志。钢筋进场后必须严格按分批同等级、牌号、直径、长度挂牌堆放, 存放钢筋的场地为现浇混凝土地坪,并设有排水坡度。堆放时,钢筋下用枕木或混凝土墩,垫离地面2Ocm,以防钢筋锈蚀和污染。钢筋半成品标明分部、分层、分段和构件名称,同一部位或同一构件的钢筋要放在一起,并有明显标识,标识上注明构件名称、部位、钢筋、尺寸、直径、根数。

5.2钢筋加工及配料

(1)根据施工图纸和施工方法,提出钢筋翻样计划。

(2)钢筋配料原则:按照钢筋翻样料表上的钢筋级别、直径、外形、下料长度,将同规格钢筋按不同长度(9m、12m)分别进料,长短搭配,统筹排料,先断长料后断短料,以尽量减少短头,减少损耗。

5.3机械连接及取样复试

(1)钢筋机械连接工种必须组织培训,持证上岗。

(2)取样与试验:同一施工条件下采用同一批材料的同等级、同型式、同规格接头,每500个为一批,不足500个也作为一批,在工程结构中随机截取3个接头试件做抗拉强度试验,对接头等级进行评定。在现场取样时,切断的钢筋采用绑条单面焊连接。

5.4钢筋保护层控制措施

钢筋保护层采用马凳和与结构同强度等级混凝土垫块控制;框架柱钢筋保护层采用垫块、井字型水平定位筋配合钢管临时支架控制;梁板钢筋采用与结构同强度等级混凝土垫块及定型马凳控制。

钢筋进场,要按批进行检查和验收。每批由同牌号、同炉罐号、同规格、同交货状态的钢筋组成,重量不大于60t。允许由同牌号、同冶炼方法、同浇注方法的不同炉号组成混合批,但每批不多于6个炉号。每炉罐号含碳量之差不得大于0.02%,含锰量之差不得大于0.15%。检查内容包括外观检查和力学性

16

搜索更多关于: 施工方案与技术措施 的文档
施工方案与技术措施.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78pl89kqkl97tl27ll7l_4.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