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
第1讲 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
测控导航
考点 荒漠化及其防治 水土流失及其治理 一、选择题
(2019·江西宜丰月考)鄂尔多斯高原处在草原与荒漠的过渡地带,高原上有许多绿色斑驳的小沙堆,让原本平坦的荒漠逐渐变得波澜起伏、充满生机。油蒿和羊柴为鄂尔多斯毛乌素沙地的共生优势物种,某研究小组将玻璃房中的油蒿和羊柴混合种植在花盆中,根据当地的降雨量变化,设置低水、中水和高水三个水分处理组合,低水和高水分别相当于当地的低降雨量和高降雨量,得出了油蒿和羊柴生物量的相对竞争系数(如图所示),系数越低,竞争力越强。据此回答1~3题:
题号 1、2、3、4、5、12、13 6、7、8、9、10、11
1.鄂尔多斯高原上荒漠“波澜起伏”的原因是( ) A.高原高低起伏,地表不平 B.风力侵蚀作用形成连绵的洼地
C.固沙植被令风沙减速后沉积 D.人类过度放牧,破坏地表 2.据材料可知( ) A.羊柴竞争力始终比油蒿强 B.低水条件下羊柴竞争力强 C.中水条件下羊柴竞争力强 D.高水条件下羊柴竞争力强
3.实验在玻璃房内进行的主要原因是( ) A.避开天然降水 B.减弱气温变化 C.防止风沙掩埋 D.控制光照强度
解析:1.C 2.B 3.A 第1题,根据材料信息“原本平坦的荒漠”分析A项错误;由“绿色斑驳的小沙堆”分析B项错误;由“荒漠逐渐变得波澜起伏、充满生机”可推知生态环境在向好的方向发展,D项错误;“绿色斑驳的小沙堆”是固沙植被令风沙减速后沉积的结果,C项正确。第2题,低水条件下,羊柴的竞争系数较低,竞争力强,B项正确;中水条件下,羊柴的竞争系数较高,竞争力弱,C项错误;高水条件下,羊柴的竞争系数高,竞争力弱,D项错误;羊柴的竞争力在不同水分条件下不同,A项错误。第3题,人为设置了低水、中水和高水三个水分处理组合,观测不同水分条件下油蒿和羊柴的竞争强度,故在玻璃房内进行的主要原因是避开天然降水对实验的干扰,A项正确。 读“土地及草地退化状况比较图”,回答4~5题:
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甘肃省沙漠化占土地总面积比例最大 B.内蒙古水土流失的面积与宁夏一样多 C.西北地区各省区沙漠化的自然原因主要是干旱
D.云南、贵州两省水土流失严重的人为原因主要是过度放牧 5.保护和恢复西北地区的生态环境,可采取的措施有( )
①把生态建设放在首位 ②提高沿途城镇的天然气使用率,减少对林草的开发 ③生态重点地区实行严格的退耕还林还草 ④从根本上减少对自然资源的开发以保护生态环境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解析:4.C 5.A 第4题,据图可知,新疆沙漠化占土地总面积比例最大,A项错误;内蒙古和宁夏水土流失所占比重大致相同,但由于内蒙古的土地总面积远大于宁夏,故B项错误;西北地区位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区,气候干旱,形成大面积荒漠,C项正确;云南、贵州水土流失严重的人为原因是乱砍滥伐,过度破坏植被,D项错误。第5题,由于西部地区生态环境脆弱,因此应把生态建设放在首位;保护植被,减少对薪柴林的破坏,实行退耕还林还草,提高天然气的使用率;我国目前能源消费仍以煤、石油、天然气为主,无法从根本上减少开发自然资源。在保证
环境不被破坏的情况下,可对资源进行适度开发,可持续利用,所以A项正确。
(2019·山东枣庄模拟)元阳县地处云南省南部、红河南岸的哀牢山脉南段,素有“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之称,光、热、水、矿产资源丰富,水土流失严重。表为元阳县水土流失强度变化情况统计。读表,回答6~8题: 侵蚀 强度 等级 低度 侵蚀 轻度 侵蚀 中度 侵蚀 强度 侵蚀 极强度 侵蚀 剧烈 侵蚀 1999 面积 /km2 187.81 比例 /% 8.58 2005年 面积 /km2 153.70 比例 /% 7.02 2010年 面积 /km2 95.82 比例 /% 4.38 1 202.09 54.89 793.70 36.24 723.75 33.05 601.11 27.45 621.62 28.39 685.90 31.31 169.77 7.75 348.89 15.93 377.33 17.23 27.98 1.28 230.73 10.54 264.01 12.06 1.12 0.05 41.25 1.88 43.07 1.97 6.2005~2010年元阳县水土流失增长速度最快的侵蚀强度等级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