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第6课《变色龙》同步练习D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 基础知识 (共9题;共11分)
1. (1分) (2015七上·邗江期中) 下列加横线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 A . 憧憬(chōng) 黝黑(yòu) 归省(shěng) 白痴(chī)
B . 凫水(fú) 擂鼓(léi) 栖息(qī) 茅塞顿开(sè) C . 嘈杂(cáo) 安恬(tián) 呜咽(yàn) 挑剔(tì) D . 积攒(zhǎn) 镌刻(juān) 水泊(bó) 诠释(quán) 2. (1分) (2019九上·江海期末) 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①如今却只见他生命的静流随着季节的起伏而piāo yì________。 ②有句谚语说得好:国王的礼貌是kè shǒu________时间。
③范进道:晚生jiǎo xìng________,实是有愧。却幸得出老先生门下,可为欣喜。
④有人是这样回答的:富有创造性的人总是zī zī bù juàn________地汲取知识,使自己学识渊博。 3. (1分) (2019七上·广州期中) 下列句子中,划线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放假了,美丽的校园一片寂静,人迹罕至。 B . 春节前,菜市场一片人声鼎沸;购买年货的人很多。
C . 班主任很善于发扬每个同学的长处,大家各得其所 , 各尽所能。 D . 最近小明买了一个创新玩意,我拿在手里翻来覆去看了半天,感觉很有趣。 4. (1分)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 两会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今年年内将全部取消手机国内长途和漫游费,降低国际长途电话费,引发现场热烈反响。
B . 大剧《三生三世十里桃花》昨日已盛大收官。截至目前,该剧全网播放量逼近大约300亿。
第 1 页 共 12 页
C . 《中国诗词大会》的热播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积累了经验,探索了路子。
D . 随着世界对中国的兴趣日益广泛,让中国出版“走出去”的路越走越宽,早已超越了传统文化、文学作品和汉语教材的“老三样”。
5. (1分) 下列依次填入文段画线处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 )
中国茶有红、绿、青、黄、白六大类2000多种,外形千姿百态,香气各具特色,滋味风格迥异,效能各不相同。________。________,它是茶叶品质的综合表现。________,它是茶叶品质的综合反映。________。
①香气高、滋味醇、叶底匀、汤色清,是好茶,反之则劣
②所谓外形是指干茶的芽叶比例、有无锋苗以及老嫩、松紧、整碎、净杂、鲜暗等的程度 ③条索紧、嫩度好、峰苗多、色泽润,是好茶,反之则劣
④所谓内质是指香气肇高低、冬杂、长短,滋味的浓淡、强弱、鲜淳、苦涩,叶底的嫩度、色泽、净匀度,汤色的鲜活、明亮程度
⑤不管差别多大,选择茶叶的方法是相同的,都离不开看外形、晶内质。 A . ②③④①⑤ B . ②③④⑤① C . ⑤②④①③ D . ⑤②④③①
6. (1分) 契河夫以“变色龙”作为小说题目的用意是什么( ) A . 说警官奥楚蔑洛夫像变色龙一样,一会脱下大衣,一会又穿上大衣。 B . 讽刺沙皇制度下,统治阶级的走狗奥楚蔑洛夫趋炎附势,狡诈多变的性格。 C . 讽刺奥楚蔑洛夫一会儿怕狗的主人,一会儿又不怕狗的主人的多变性格。 D . 说明当时的社会制度迫使人们不得不经常改变自己的态度。 7. (1分) 体会下列句子在文中的作用。
(1) 水珠子从花苞里滴下来,比少女的眼泪还娇媚。
第 2 页 共 12 页
(2) 远远地望过去,收割过的田野变得很亮,没有叶的枝干、淋着雨的草垛,对着瓷色的天空,像一幅干净利落的木刻。
(3) 当田野染上一层金黄,各种各样的果实摇着铃铛的时候,雨,似乎也像出嫁生了孩子的妇人,显得端庄而又沉静了。
8. (1分) 杜牧是________(朝代)诗人,与________并称“小李杜”。诗中提到的 ________被称为“亡国之音”,它涉及的历史人物是________。
9. (3分) (2019九下·广州期中)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定义:非物质文化遗产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所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体系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
保护非遗,最根本的是保护传承实践,保护传承能力,保护传承环境。一个非遗项目是否得到有效保护,可以主要从以下六点加以判断:实践活动是否持续并富有活力;基本实践方式,如手工技艺之于某些传统工艺项目,是否得到保持;基本文化内涵是否得到尊重;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是否得到弘扬;相关社区、群体和传承人的保护、传承及再创造权利是否得到尊重;传承人群是否得到保持乃至扩大。
非遗保护工作有一个重要理念:见人见物见生活。中国剪纸技艺列入非遗代表作名录,不是因为历史上留下了许多剪纸图案,而是因为剪纸深深融入了中国老百姓的社会生活和情感表达,成为很多地方社区和民众生活的一部分。厘清了这一点,就不难把握非遗保护的对象,以及政府在剪纸项目保护中的角色定位,即保护和培育这种大众文化生态,支持开展剪纸活动的习俗和社会实践,让剪纸传统及其技艺在当代生活中得到延续和发展。至于是沿用过去的图样,还是创作新的题材,是传承人或爱好者在公序良俗规范下的文化表达权利。
(摘自项兆伦《用大历史观看非遗》)
材料二:四批国家级非遗名录中少数民族非遗名录的统计情况
类别 民间文学 民间音乐 民间舞蹈 数量(项) 66 72 90 省份 云南 新疆 贵州 数量(项) 79 69 63 第 3 页 共 12 页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