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检修库智能化与安全防范
一、前言
随着铁路运输的快速发展,对车辆检修作业的要求也相应提高,车辆检修库作为检修作业的硬件基础,需要适应新形式下的生产需要。同时,随着社会发展和技术进步,建筑智能化已逐渐走进生活和生产。但目前我国铁路系统的车辆检修库均是传统建筑,其结构简单、功能有限,难以达到高效、安全的生产目的。 二、现代智能化车辆检修库与安防系统的应用特点 最近几年,我国建筑智能化系统与安防系统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其技术手段也得到进一步的提升与发展,为保障人们生命财产安全和企业高效生产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建筑智能化有以下多个方面的体现:
(一)建立先进的自动化系统来实现安全防范功能 如安防SAS、消防FAS等等,可随时对一些不利用建筑安全因素做出防范,一旦出现突发状况,就可以采取预先安全防范措施来有效遏制事态如起火、设施质量问题等发展,并消解这些问题所带来的危害后果,降低生产场所内部各项资源的损耗。因此,SAS和FAS在现代建筑智能化安防系统中地位不可动摇,能够有效控制多个不利安全因素。
(二)利用远程红外线发射接收装置
采取先进的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电子眼系统、综合布线技
术等来布置生产场所,尤其对一些重要位置要强化监控力度,对一些有价值的信息数据定期进行收集、接收、处理,确保生产场所的安全性与可靠性。
(三)数字化、规范化、自动化发展
当前随着网络技术以及电子工程技术的不断进步,我国智能化建筑的安防系统正在朝着数字化、规范化、自动化方向发展,进而提高了生产场所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取得高效和安全的效果。
三、车辆检修库智能化设想 1.检修基地管理系统
通过系统的运行实现对车辆检修工作整个流程的管理,包括各个环节的指挥调整,以及根据检修计划对整个检修过程进行合理安排。同时对于车辆维修相关信息负责登记,以及各环节维修情况要给予记录。整个系统对于全部的设施配备都要负责做好管理工作,对于远程信息的传送也要及时的进行。
根据系统需求分析,系统设计目标为建立一个车辆检修信息系统,通过手持设备录入车辆的运转和检修信息,实现查询、数据录入、信息传递和管理的电子化。工作人员到现场检修车辆时可以在移动状态下,手持移动设备,查询相关资料、记录检查结果和维修情况、记录设备运行情况、上传数据、进行信息传递等工作,并可通过网络查看车辆的检修工艺、流程、标准、以及相关技术档案等。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减少工作人员的
工作量,实现设备检修管理的信息化。 2.视频监控系统
这个系统是要完成基地安全的实时监控,对各个场地区域所发生的事件进行视频的传送,确保整个基地的设备及工作人员的安全问题。整个系统包括前面部分以及摄像分控点、主控点共同组成。
车辆检修库视频监控系统利用先进的图像数字编解码技术、智能化视频技术和宽带无线传输技术相结合,实现监控的全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摄像机的图像除了能在局域网内的网页监看,还需要满足长时间录像和高清晰度记录取证的要求,并可以通过宽带无线传输系统有选择的实时将图像和数据传送至所要求的地点如监控室、警务室等。
为避免数据量过大,部分摄像头采用移动侦测模式,只有在有人经过附近时才进行摄像和传输,这可大大减少硬件的配置和查看视频的工作量。另外,系统需在后端智能处理分析图像信息并自动传送至报警系统,通过联动相关安全报警设备实现治安防范所需的准确性、及时性和可靠性。 3.办公自动化系统
包括各个管理人员的办公区域以及指挥人员的办公区域都实现办公的自动化。通过先进的设备,完成基地内部人员相互之间或者是和外部之间的信息文件传送,实现信息的及时交流、提高生产效率。
(一)发文管理模块:发文管理即各个部门提交报文,文件不指定路线,由发文的个人制定流程,报文以附件方式传送,每个用户只需要选择“转呈”下拉菜单中的下一转呈人,该公文就会自动流转到下一个处理人手中,由每个客户端成员查看文件,履行相应动作,并继续流转。管理员进行最后的处理。 (二)收文管理模块:收文管理模块显示了所有需要签收的公文记录,处理人只要点击查看,并进行相应的动作,公文就会按照流转路线向下一个处理人传递。
(三)公文跟踪模块:公文跟踪管理功能提供对单位内部所有在流转公文状态的跟踪、查询,根据工作的实际需要可以对这些功能进行催办、删除和改变流程负责人等功能。 4.安防管理信息系统
通过这种系统的运行,实现安全数据的收集整理工作,访问相关的档案文件,完成安防信息沟通的快捷化。
(一)运用RFID技术,以RFID标签为备件标识手段,以RFID阅读器为数据采集工具,开发接口软件,与现有备件管理系统进行数据接入,实现备件管理系统的升级,提高管理效率,提升管理水平;
(二)在区域出入口、办公区、生产区、作业区、生活区、安全疏散区、重要道路位置安装固定式RFID阅读器,实现人员、车辆、作业安全管理和应急指挥管理功能;
(三)运用有源RFID标签,实现人员安全监测、人员位置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