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答案
1.C
-1-1-1
【解析】A.1L0.1mol?L盐酸和1L0.1mol?L硫酸分别与1L2mol?LNaOH溶液反应,硫酸溶液中氢离子浓度大于盐酸溶液中氢离子浓度,反应速率不相同,故A错误;B.反应速率是指单位时间内物质浓度的变化,是平均速率不是瞬时速率,故B错误;C.盐酸和硝酸的氢离子浓度相同,则反应速率相同,故C正确.D.由于反应速率与反应现象没有必然的关系,反应速率是表示的化学反应相对快慢的,故D错误;故选C。 2.D
【解析】A.反应速率快的现象不一定明显,如NaOH与HCl的反应,反应速率慢的现象可能明显,如铁生锈,故A错误;B.化学反应速率为“0.8mol·L-1·s-1”所表示的意义是在1s内,某物质的浓度变化为0.8mol·L-1,故B错误;C.可逆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时,改变条件,正反应速率增大时,逆反应速率可能会增大,不变或减小,故C错误;D.对与任何化学反应,温度升高,反应速率加快,故D正确;答案为D。 3.B
【解析】①反应速率用于衡量化学反应进行的快慢,故①正确;②平衡状态是动态平衡,可逆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时,正、逆反应速率不为0,故②错误;③决定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是反应物的性质,故③正确;④适当增大反应物浓度,提高反应温度都能增大反应速率,故④正确;⑤催化剂具有选择,而且催化剂不可以使平衡移动,故⑤错误;⑥可逆反应A(g)B(g)+C(g),增大压强,物质A、B、C的浓度增大,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都增大,故⑥错误;⑦对达到平衡的一个放热的可逆反应,若降温,则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都减小,只是,逆反应速率减小的程度更大,故⑦错误。故选B。 4.D
【解析】A、化学反应有的快,有的慢,则使用化学反应速率来定量表示化学反应进行的快慢,故A正确;B、反应物本身的性质是决定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如火药爆炸、食物腐败,故B正确;C、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快,所以锌与稀硫酸反应时,适当提高溶液的浓度可加快反应速率,故C正确;D、化学平衡状态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但不等于0,故D错误;故选D。 5.B
【解析】决定化学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是反应物的性质,故选B。 6.C 【解析】A.一种元素和另一种元素的本质区别是质子数不同,即决定元素种类的是核内质子数或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可变化,可得可失,所以元素的种类不是由核外电子数决定,故A错误;B.化学键是存在于原子和离子间的作用力,而分子间的作用力不是化学键,故B错误;C.原子具有一定的质子数和中子数,则原子的种类由质子数和中子数决定,故C正确;D.化学反应速率决定反应的快慢,与反应的限度无关,故D错误;答案为C。 7.B 【解析】A.化学反应速率为单位时间内浓度的变化,可衡量化学反应的快慢,故A正确;B.可逆反应达到平衡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且不等于0,故B错误;C.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有内因和外因,内因为物质的性质,为影响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故C正确;D.增大反应物浓度,化学反应速率增大;升高温度,化学反应速率增大,故D正确;故选B。 8.C
5
【解析】A、化学反应有的快,有的慢,则使用化学反应速率来定量表示化学反应进行的快慢,A正确;B、化学反应速率常用单位时间内任何一种反应物物质的量浓度的减小或生成物物质的量浓度的增加来表示,因此在单位时间内某物质的浓度变化大,则该物质反应就快,B正确;C、化学反应速率常用单位时间内任何一种反应物物质的量浓度的减小或生成物物质的量浓度的增加来表示,C错误;D、反应速率单位是导出单位,浓度单位常用mol/L,时间单位常用s、min,化学反应速率的常用单位有mol?L-1?s-1和mol/(L?min),D正确,答案选C。 9.D【解析】由v=
?c?n=,由于V不定,所以无法确定。 ?tV??t10.D
【解析】升温会导致所有反应的速率加快;由于有气体参加反应,所以加压也会加快反应速率;充入H2O(g)会导致该物质的浓度增大,所以加入H2O(g)也会导致速率的加快;充入N2时由于密闭容器体积不变,各种气态物质的浓度不会改变,再加上N2和反应体系内所有的气态物质又不反应,此时反应速率不会受到影响。 11.B
【解析】由于改变压强对没有气体参加的反应的速率是不会产生影响的,所以应该选B 12.CD
【解析】A. v(A)=(1mol/2/2)mol·L-1·s-1=v(C)=v(D)=0.25 mol·L-1·s-1,故A正确;B. C的体积分数为1/(4-0.5)=28.6%,故B正确;C. B的转化率为1.5/3=50%,故C不正确;D.因为 v(C)=v(D),所以z=2, 13.CD
【解析】这是一个可逆反应,A选项不可能完全反应,放出的热量不可能达到905.9 kJ,所以A错误。B、可逆反应达到平衡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用O2研究,则v正(O2)=v逆(O2),而v逆(O2)/5=v逆(NO)/4,所以v正(O2)/5=v逆(NO)/4,B错误。C、正反应为气体体积增大的反应,平衡后降低压强,化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气体物质的量增大,平均摩尔质量=m/n将减小,C正确。D、对于放热反应(ΔH=-905.9 kJ/mol<0),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NO含量降低,D正确。 14.A
【解析】从平衡状态的两个重要特征判断:①v(正)=v(逆),②混合物中各组成成分的百分
含量不变。①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O2的同时生成2n molNO2,v(正)=v(逆),符合;②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O2的同时生成2n molNO,v(正)=v(正),不符合;③用NO2,NO,O2表示的反应速率的比为2:2:1的状态,仅说明了反应中各物质的转化量的关系,不符合;④NO2是红棕色气体,颜色不变时说明NO2的浓度保持不变,符合;⑤在恒容密闭条件下,ρ始终保持不变,不符合;⑥反应前后气体的化学计量数之和不相等,
6
当达到平衡时,气体的物质的量不变,则混合气体的平均分子质量不再改变,符合,①④⑥正确。答案选A。
15.C
【解析】P1时,根据先拐先平衡,温度高,则T1>T2,升高温度,Z的物质的量增加,平衡正向移动,则正反应为吸热反应;T1时,根据先拐先平衡,压强高,P1<P2,增大压强,Z的物质的量减小,说明平衡逆向移动,故m+n<p;故答案为C。
16.D
【解析】可逆反应3A(g)+ B(g)
C(s)+ 4D(g)是反应前后气体体积不变的放热反应,曲线b变为
曲线a,平衡状态相同,只是缩短了达到平衡所用时间,即反应速率加快,则A、增大B的浓度,平衡正向移动,A错误;B、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相应的,B错误;C、增大容器体积,容器压强降低,反应速率减小,反应前后气体体积不变,平衡不移动,增加了达到平衡所用时间,C错误;D、加入催化剂,反应速率加快,平衡不移动,D正确;答案选D。
17.(1)增大反应物浓度;t1时刻ν逆在原来的平衡上逐渐加大且ν逆<ν正;
(2)增大体系的压强;t1时刻ν正和ν逆都瞬间增大且ν逆<ν正 (3)升高温度,t1时刻ν正和ν逆都瞬间增大且且ν逆<ν正
(4)使用催化剂,反应物气体的系数和生成物气体的系数不相等且ν逆和ν正同倍数增大
18.(1)T2>T1,T2先拐先平数值大;<,T1到T2过程是升高温度C%逐渐减小说明逆反应方向是吸热反应则正反应方向是放热反应;减小,因为该反应是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常数减小;逆向,升高温度C%逐渐减小平衡向逆向移动
(2)p1>p2,p1先拐先平数值大;逆向,增大压强C%逐渐减小 19.(1)逆向移动,随着压强的增大C%逐渐减小;
(2)正向移动,因为T2>T1,随着温度的升高C%逐渐增大。 20.I反应开始至2 min时,不能用C的浓度变化来计算反应速率,因为体积未知,无法求出浓度变化值。
II: 由图知t2时刻,V(正)不变,V(逆)增大,表明增大生成物的浓度,即增大生成物N2O4的浓度;t2时刻,V(正)、V(逆)均减小,但V(正)<V(逆),表明反应速率减小,平衡逆向移动,可以是降低压强;t4时刻V(正)、V(逆)同等程度的增大,说明使用催化剂。 21. 1.(1)平衡时各物质的浓度为: C(SO2)=(4-2)mol/4L=0.5mol/L C(O2)=(2-1)mol/4L=0.25mol/L C(SO3)=2mol/4L=0.5mol/L
(2)平衡时SO2的转化率为:(2/4)×100%=50% (3)K=4 【解析】
试题分析:在一定温度下,将4mol SO2与2molO2放入4L的密闭容器中,c(SO2)=1mol/L,c(O2)=0.5mol/L,设转化的氧气的物质的量为x,则
7
平衡时混合物总物质的量为5mol, 所以4-2x+2-x+2x=5,解得x=1mol, (1)SO2、O2、、SO3平衡时的物质的量分别为2mol、1mol、2mol,平衡时各物质的浓度为: C(SO2)=2mol/4L=0.5mol/L C(O2)=1mol/4L=0.25mol/L C(SO3)=2mol/4L=0.5mol/L; (2)平衡时SO2的转化率为2mol×100%=50%; 4mol(3)平衡时c(SO2)=0.5mol/L,c(O2)=0.25mol/L,c(SO3)=0.5mol/L,
2SO3?0.5mol/L????反应的平衡常数K==4L/mol。 22?SO2??O2??0.5mol/L??0.25mol/L2
8
相关推荐: